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范例通用3篇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范例通用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范例通用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公司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保持客车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客运车辆的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特制定本制度。二、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客运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三、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公司内部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四、责任单位应管好、用好、维护好车辆,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五、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归安全科负责管理考核。六、各专线公司负责本单位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第二章管理职责一、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上级发布的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二、由公司安全科负责制定公司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和制度以及技术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并负责组织实施。三、由分管副经理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各专线分公司、修理厂应配备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公司各单位车辆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四、各单位要健全车辆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车辆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作用,保持队伍相对的稳定。五、各专线分公司要正确处理运输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关系,保持运输车辆状况良好。六、公司对年度车辆更新改造资金和大修的费用必须按核定指标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他方面。七、各专线分公司要加强日常车辆专项检查记录的基础资料登录工作。严格按规定里程或时间对车辆进行强行二级维护和年检保养。做好修理、保养技术资料的存档工作。八、修理厂负责加强车辆维修出厂检验制度,不符技术要求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九、修理厂、各专线分公司要要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十、各专线分公司要要组织职工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爱车、护车和故障排除的能力。十一、各专线分公司要要开展各种爱车、节油、减少轮胎损耗等专业技术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第三章车辆管理一、本公司所有营运客车应当符合下列技术条件:(一)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二)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的要求(三)燃料消耗量应分别满足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要求。二、选型及使用前期管理1、公司应根据运输任务和经营范围的不同,合理配备大、车辆,以充分发挥车辆座位利用率。2、选购车辆时,应对车辆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积极性及维修方便性进行选型论证,避免盲目购置。3、接受新车时应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货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新车投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并根据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确保技术状况良好。4、新车投用前,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配备必要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新车应严格执行走合期的各项规定,做好走合维护工作。5、严格按制造厂技术要求使用。车辆发生损坏,应及时作出技术鉴定,属制造厂责任,按规定程序向制造厂索赔。三、车辆基础管理1、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应系统记入车辆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记载及时、完整、准确。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配件更换情况,检测和使用记录以及事故处理记录。3、按时参加年检和车辆技术状况的等级鉴定。4、做好车辆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按规定上报各种数据。5、折旧资金应用于车辆的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第四章车辆使用一、新车、大修车的走合期必须遵守如下规定1.走合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2.在走合期内,应减载20%,时速不超过40公里/小时。3.在走合期内,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严禁拆除发动机限速装置。4.在走合期内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检查、紧固各部外露螺栓螺帽,注意各总成温度变化和声响,及时进行调整。5.走合期满,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其作业项目参照制造厂要求进行。二、燃油、润滑油的使用规定1.燃料油、润滑油的选用必须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2.不同种类、牌号的燃油、润滑油不得混合使用。3.根据季节变化,更换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并做好清洗工作。4.认真做好废旧油料的回收工作。三、特殊条件下使用规定车辆在高温、高寒、高原、山区、风沙等特殊条件下使用,应当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1.冬季应采取防冻、防凝、保温措施,使用前应预热。2.更换冬季润滑油。柴油机使用低凝点柴油。3.在冰雪路上行驶时,也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滑安全措施。4.夏季加强冷却系的维护,保持良好的冷却效果。更换夏季润滑油。保持电瓶电解液密度,液面高度和通气孔畅通。5.行车中经常检查轮胎温度和气压,不得采取放气或冷水浇泼方法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6.爬长坡、陡坡注意提前换挡。下长坡、陡坡前检查制动系工作状况,禁止熄火空档滑行。7.车辆涉水后,要低速行驶,轻踏制动,待制动性能完全恢复后,再转入正常行驶。8.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客车驾驶人的培训,提高驾驶人员的素质,使其熟练掌握车辆技术性能,正确、规范使用车辆,认真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验工作,.加强车辆日常检查维护,发现故障或不符合技术规定的问题,要立即修复。并作记录。第五章车辆强制维护各专线分公司应当依据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客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客车日常维护周期为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客车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周期按车辆使用说明书或维修手册规定的行驶间隔里程或时间确定,使用说明书或维修手册未明确规定行驶间隔里程或时间周期或虽已规定但不易执行的道路运输车辆,按以下规定执行:1、中型客车一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7500公里或不超过25天;二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30000公里或不超过90天。2、大型或特大型客车一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10000公里或不超过25天;二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40000公里或不超过90天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规定执行。公司统一编制客车二级维护计划,各专线分公司应严格按照确定的二级维护周期安排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要将车辆二级维护情况记入车辆技术档案,并将维护作业单、竣工检测检验单和竣工出厂合格证存入车辆技术档案二、修理厂必须认真按规定项目维护作业,维护实行漏报不漏修,确保维修质量。车辆维护后,应将维护级别、项目填入车辆技术档案,并签发合格证。三、车辆修理作业范围分车辆大修、总成大修、小修和零件修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四、车辆维俢竣工后,修理厂必须按程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签发出厂合格证,并将有关资料和合格证移交各专线分公司。五、车辆大修或发动机大修出厂时,应安装限速装置,并配齐安装装备。六、各专线分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应对应出厂车辆进行验收,发现有不符合竣工要求情况时,修理厂应立即查明、及时处理。七、各专线分公司必须严格执行车辆走合期规定,在保证期内因修理质量发生故障有修理厂负责免费修理。如违反使用规定,由各专线分公司追究责任人责任,修理厂负责修复。八、公司按规定提取车辆大修理基金,只用于保证车辆正常大修。第六章车辆检测公司统一编制车辆二维检测计划,定期安排公路客运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以下简称车辆检测),并结合车辆检测,对申配发《道路运输证》的车辆进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以下简称车辆评定)和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以下简称客车类型等级评定)。车辆技术等级每半年评定一次。各专线分公司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提前安排车辆做好维护,在规定时间内安排车辆上线检测,并及时做好相关签章手续。各专线分公司要认真记录检测及等级评定情况,建立规范的台账,妥善保管有关资料,完善技术档案。第七章车辆更新与强制报废1.更换在用车辆,必须以安全第一、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为原则,并符合国家及公安、交通运输管理规定。2.公司根据在用车辆使用状况,按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80万千米的规定编制年度车辆更新计划,积极组织落实。3.更新下来的运输车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处理后的变相现收入只能用于车辆更新,不得挪作他用。4.报废程序为各专线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安全科进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告总经理审批。5.公司报废车辆严禁向其他单位和个人转让,车辆报废回收证明一律存档备查。报废车辆残值收入应作为车辆更新资金,不得挪为他用。第八章奖励与处罚一、凡做出下列成绩之一的,根据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规定对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1.推行现代化车辆技术管理,使车辆技术状况不断改善,取得显著成就的。2.发现车辆维修的工艺、技术方面具有推广价值,并取得显著成效的。3.在车辆维修的工艺、技术方面具有推广价值,并取得显著成效的。4.正确使用车辆节油、节胎、节约维修费用成绩显著的。二、凡有下列行为之一,根据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规定对各单位或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1.由于超负荷运行,严重失保、失修等原因造成车况显著下降或造成重大机械事故的。2.违反驾驶操作规程,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影响运输生产的。3.技术管理混乱、玩忽职守、职责不清或无人管理对车辆损坏不做及时处理,造成车辆技术状况严重下降的。4.对车辆机械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5.违反检验维修规程、降低标准,以致维修质量低劣,造成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的。第九章附则公司各单位的车辆技术管理,按规定执行。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生效。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1、各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在每一项基建、生产、科研技术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应归档的科技资料必须归档,没有完整、准确的科技资料归档不算完成任务。2、为了保证案卷的质量和有利于查阅,归档工作要由各单位的经办者承办,因为他们熟悉文件材料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和保存价值,他们担负起归档工作才能更有利。3、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做到齐全、完整、准确,按保管期限要求组成保管单位(卷、册)交档案室验收归档。4、科技档案归档的时间。各单位在施工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在单位工程竣工、整体工程竣工后,新装机组投产后两个月内归档,科研技术方面的科技文件材料在取得成果一个月内归档。5、归档的文字材料必须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否则档案人员不予验收。6、文件材料归档时,应由归档单位编制移交目录,按目录要点归档,双方在归档单上签章。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一、总体要求工程分公司负责各井队原始资料的验收和检查工作。并且经常检查督促钻井队搞好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严格细致认真验收井队上交的资料,定期归档。各钻井队工程技术员负责本队基础资料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要求原始资料填写的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书写认真整齐,一律用蓝黑钢笔,工程班报和泥浆班报由技术员和泥浆大班检查验收、审定签字。在检查和验收过程中要按照iso-9002标准要求运行。对本队各项基础资料及上交资料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二、钻井队基础资料明细项目1、钻井工程班报表2、钻井泥浆班报表3、井史4、钻井液完井总结5、钻井液使用情况记录6、钻井单井卡片7、钻头卡片8、记录仪卡片9、钻具记录10、套管记录11、钻具台帐12、钻开油气层申报审批记录13、井控例会记录14、干部24小时值班记录15、井控逐级汇报记录16、技术交底记录17、工程地质设计18、坐岗观察记录19、起下钻灌泥浆记录上墙内容:20、钻井工程设计大表21、钻井施工运行大表(四条曲线)22、九项制度三、基础资料填写要求1、钻井工程班报和泥浆班报、按两班制填写,即零点到12点,12点到
本文标题: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范例通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09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