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舌下腺囊肿诊疗指南(2022年版)
1舌下腺囊肿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舌下腺囊肿常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可以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主要病因为舌下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二、适用范围各种类型的舌下腺囊肿,局部无感染、无溃疡、无全身手术禁忌证。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单纯型舌下腺囊肿: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囊肿常位于口底一侧,有时可扩展至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前。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言语及呼吸困难。2.口外型(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囊肿主要表现为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3.哑铃型舌下腺囊肿: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二)专科检查2舌下腺囊肿常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由于囊壁菲薄并紧贴口底黏膜,囊肿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物稍有增大。(三)辅助检查1.穿刺检查: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2.影像检查:B超检查为囊性影像,可分辨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CT或MRI有利于评估囊肿的类型、范围及与周围结构位置关系。(四)诊断标准1.临床检查:临床检查可见口底浅蓝紫色囊状肿物,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表现为颌下区肿物。2.穿刺检查: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五)鉴别诊断舌下腺囊肿需与口底皮样囊肿及颌下区淋巴管畸形(大囊型)相鉴别。1.口底皮样囊肿:位于口底正中,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黏膜及囊壁厚,囊腔内含半固体状皮脂性分泌物,因此触诊有面团样柔韧感,无波动感,可有压迫性凹陷。肿物表面颜色与口底黏膜相似而非浅紫蓝色。2.颌下区淋巴管畸形(大囊型):常见于婴幼儿,穿刺检查见囊腔内容物稀薄,无黏液,淡黄清亮。四、治疗3(一)治疗原则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于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可全部切除舌下腺后,将囊腔内的囊液吸净,在颌下区加压包扎,而不必在颌下区做切口摘除囊肿。(二)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用局麻或者全麻。1.切口:用开口器维持开口状态,用压舌板压舌向对侧,显露患侧口底。在舌下皱襞的外侧,沿导管走行方向,前自下颌尖牙相对部位,后至第一磨牙远中相对位置,做一弧形切口。牙龈侧黏膜应保留0.7cm以上,以便创口缝合。2.显露舌下腺:用文氏钳于黏膜下仔细分离,舌下腺前份有小分泌管通向黏膜表面及颌下腺导管,用眼科剪剪断。在黏膜创缘与舌下腺(和囊肿)之间行钝性分离,以显露舌下腺和囊肿。3.分离:舌下腺显露后,先分离舌下腺和囊肿之外侧部和前部,即从下颌骨内侧分离舌下腺,逐渐游离舌下腺的外侧部与底部。接着在其内侧部和后部仔细分离。因舌下腺内侧与颏舌肌之间有颌下腺导管、舌神经以及舌深动/静脉等重要结构。故术中需光线充足,术野清楚,在明视下细心找出颌下腺导管,剪断舌下腺前份小分泌管,同时保护好颌下腺导管、舌神经等重要结构,用组织钳夹住舌下腺前端并将其提起,用文氏钳沿舌下腺内侧面分离,直达下颌舌骨肌后4缘。4.摘除:此时舌下腺已基本游离,最后在颌下腺深份的后端将舌下腺全部分离,完整切除舌下腺和囊肿。5.缝合:以生理盐水冲洗创口,仔细结扎出血点。最后,由后向前缝合口底黏膜切口,并于创口内放置橡皮引流条,预防血肿。(三)其他治疗方案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做简单的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即袋形缝合术,切除覆盖囊肿的部分黏膜和囊壁,放尽液体,填入碘仿纱条。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5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五、主要并发症及处理1.血肿: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特别是在分离舌下腺后内方深面时,舌下动静脉的分支处理不当引起出血。故术中止血应十分仔细,切口缝合宜稀松以利于引流。2.颌下腺导管阻塞:术中将颌下腺导管结扎或缝扎,唾液排出受限,术后数小时即可发生急性颌下腺肿胀。应将可疑缝线拆除,松解被结扎的导管。3.舌神经损伤:引起舌麻木,如未切断舌神经,多可恢复。术中应注意颌下腺导管与舌神经的解剖关系,仔细操作可以避免损伤。因此术者必须熟悉手术区的应用解剖,并应强调术中光线充足、术野清晰,同时在妥善保护好颌下腺导管、舌神经5和舌深动/静脉的前提下,细心分离舌下腺的内侧和舌部。其次,术中应注意减少创伤,彻底止血。最后,缝合创口黏膜时要避免将颌下腺导管缝扎在一起而导致导管阻塞。六、随访及预后评估1.观察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术后口底、咽侧壁肿胀、口咽部分泌物积存以及颈部不适当的加压包扎等可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导致上呼吸道梗阻,故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一旦发现上呼吸道通气不畅,应紧急处理。2.注意伤口出血现象:密切注意术后伤口出血现象,如纱布渗血量、口底肿胀程度、口底黏膜颜色改变情况、舌体位置以及舌体运动是否受限等。必要时手术探查止血。术后24~48小时抽除引流条。3.伤口感染: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无效腔存留。因此,术末放置橡皮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于口底区,并适当加压包扎以消灭无效腔是非常必要的。6附舌下腺囊肿诊疗指南(2022年版)编写审定专家组(按姓氏笔画为序)组长:张益成员:安金刚、朱洪平、刘树铭、何伟、苏家增、单小峰、郭玉兴、贺洋、彭歆、蔡志刚
本文标题:舌下腺囊肿诊疗指南(2022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1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