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日月明》教学设计通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日月明》教学设计通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日月明》教学设计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日月明【第一篇】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预设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2、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放在字音及会意字构字特点上,理解字意教学准备1、课件2、师生共同制作构成本课会意字的那些独体字的卡片,主要为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3、其他独体字卡片,信封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新字明: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朋友。我们先来看几个老朋友。(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课件出示:一双手)这双手表示什么?2、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课件出示)3、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用明组什么词语?(随机出示卡片:明白明月)4、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它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二、学习鲜1、另外有两个老朋友听说日和月交了朋友,它么也飞了出来,(出示课件)一个是鱼,一个是羊。这个字念什么?2、你们以前有没有看到过鲜?我们可以组什么词?(组词)(随机出示卡片:秋日中秋)3、你们发现鲜合起来的两个字:鱼和羊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鲜美了。三、举一反三,自学生字1、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自学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2、请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随机出现课件)参考资料,少熬夜!四、诵读韵文,巩固认字1、学生自由读2、同座位用对口令方式读3、边拍手边读五、扩词造句,拓展认识1、刚才学的字,你们记住了吗?(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语,课件出示)2、本课生字扩词或造句。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4、自由组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六、巩固练习1、还有许多字,也是由两个字组成。请小组长打开信封,拿出纸片,大家合作,看哪个小组拼的字多,注意笔画的变化,用水彩笔修改。2、小组活动3、展示,汇报(备注:拼字材料中出现的是独体字,一部分是本课中出现的,另一部分是学过的字或认识的字,如:木、羊、几、玉、禾、口、中。)七、练习写字1、学生自己描红,了解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请学生做小老师来说说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的地方。3、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与目中的的不同。《日月明》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力、手、水”3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读准字音,正确书写3个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做“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颗苹果树,把写有“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的“苹果卡片”贴在上面,指名把认识的字摘下来,贴在黑板另一侧。)这些生字宝宝都觉得很孤单,他们很想交朋友。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帮帮忙,介绍他们互相认识,成为好朋友吧!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形象感知,学习“明”字: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2.(课件出示月升)说说看到的景色。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4.认读“明”。5、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三、读韵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3、跟老师读,注意节奏。4、通过开火车读、男女同学对读等方式把韵文读正确、流利。5、分别出示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字卡,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认读。四、识记字形,理解字意1.看图猜字:看看图,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课件演示:灭:这一横就像灭火的树枝;尘:尘土飞扬;男:男人在田里出力;休:人要变成“亻”人靠在树下休息。林:捺要变成丶2.看字想画面:出示“鲜、尖、从”,自由选择来说。师点拨:鲜——我想起了一首儿歌: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你能根据这个字编个小故事吗?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从——皇帝出行时,都有很多随从。3.猜字谜: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你能给“众”也编个字谜吗?五、巩固练习1、“找朋友”游戏:把“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这些卡片发给学生,请同学帮助找朋友。2、读韵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请选择其中1—3个字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2、出示“我会读”的词语,用不同的方式认读。二、找规律参考资料,少熬夜!1、认真观察这些生字,看看能发现什么?(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2、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3、自由读课后“读读想想”中的内容,再跟老师读。4、想一想:你还认识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吗?(把学生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三、课外拓展1、根据课文的形式,把自己认识的字试着编成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2、交流自创儿歌。四、书写指导“力、手、明”三个字笔画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重点突出钩的运笔,并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横折钩与“月”中的横折钩的不同。五、作业布置:1、背熟韵文。2、收集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或儿歌。日月明【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汉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参考资料,少熬夜!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1、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四)汉字的书写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课后词语。(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2)指名读词语。(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4、读读想想。(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2)跟老师读。(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参考资料,少熬夜!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二)自创儿歌。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2、交流。(三)课外拓展。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三、设计理念: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参考资料,少熬夜!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
本文标题:《日月明》教学设计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5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