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音乐教案【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七年级音乐教案【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七年级音乐教案【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七年级音乐教案【第一篇】欣赏《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爷爷?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爷爷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爷爷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爷爷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爷爷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爷爷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二、欣赏《春天的故事》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三、当堂总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歌颂祖国的歌词,你能唱唱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吗?七年级音乐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2、学唱歌曲《无锡景》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三、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二、引出课题——《无锡景》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三、新歌教唱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生:12356.没有4和7.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有“呀”“么”等衬词。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参考资料,少熬夜!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五、教学反思七年级音乐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挣的最强音)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2.教师范读课文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机音乐会的情形。二。研读与赏析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参考资料,少熬夜!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好比一个人好”?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理清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认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明确:对不幸命运的抗挣。3.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三。小结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创那已经死亡的世界,重创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力,只要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进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二。研读课文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导学生朗读。2.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讨论明确: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三。体验与反思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朗读6、7、8、9段2.教师点拨: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3.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钟人物速写,所刻画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论其写法的得失。4.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这次访问的收获。5.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并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明确;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音。6.拓展作业a.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修养。b.将外貌速写整理出来,写在作文本上。c.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七年级音乐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日出》,感受、体验单簧管、英国管、长笛所代表的音乐形象以及单个乐器和乐队和奏所带来不同效果。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组曲的知识,了解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教学难点:标题性作品的特点。教前分析:启发学生“聆听音乐,发挥想像”。这首乐曲都是标题性作品,富于描写性。教师在开始时仅提出一个大概的命题和提示,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倾听之后谈谈自己所想像的“画面”,允许、鼓励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二、导入课师:听一段音乐片段(日出的主题音乐),谈谈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音乐在描写什么?三、新课教学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美国作曲家格罗非创作于1931年《大峡谷组曲》第一乐章《日出》的主题音乐。1、背景资料。大峡谷是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中游的游览胜地,峡谷长350公里,深600至1800米,宽8至25公里,河谷的谷底宽度不足1公里,两侧谷壁呈阶梯状。191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大峡谷的景观宏伟雄壮,气势磅礴。《大峡谷组曲》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日出》、第二乐章《赤色的。沙漠》、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第四乐章《日落》、第五乐章《暴风雨》。2、唱主旋律。师:下面我们把日出的主旋律再来熟练一下。学生来一句句的跟唱。边唱边划拍。再完整一遍结束。3、师:完整欣赏一遍作品。同时边听边思考: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大峡谷日出升起是一种什么景象?(壮观、美丽)师总结:同学们刚才讲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的感受一下音乐是如何来表现渐渐升起的日出?四、分段欣赏乐曲师:下面来分段欣赏。首先欣赏的是引子部分。要注意听出现的每一种突出的乐器是什么?1、引子(先将引子部分完整听一遍)。师:思考:这部分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或想法?师:音乐在表现大峡谷的什么景象?(宁静、空旷)用什么乐器?
本文标题:七年级音乐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9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