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灯光》语文教案(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灯光》语文教案(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灯光》语文教案(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灯光》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教学难点: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2.:农民的家那么远,我会去上门服务吗?我又是怎样找到那个求诊人家的呢?这节课让我们来探讨吧!二、探究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6自然段。(1)农民是用怎样的方法让我顺利地到达他家的?(让沿途的农家开亮电灯,顺着灯光开车,找到他家)(2)那些沿途的农家是怎样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沿途农家全都把灯开亮了,一路的灯光指引我,顺利到达求医的人家)学生自由交流体会。(虽然他们平时很节约,可有人相托,他们还是很守信)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7-8自然段。(1)讨论:①我回家时,那些农家又是怎样做的?从中你有怎样的体会?②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我有怎样的恐惧和忧虑,.?结果怎样?③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我什么不孤独?是谁给了我温暖和力量?(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归纳。(课件出示)①我回家时,沿途的灯都依然开着,等我开过后才熄灭。这些农民都十分守信、友善。②因为我一个人在寒夜回家,心里肯定感到害怕。我担心自己在回家的骂上会遇到麻烦,或不认得回家的路。③因为有那么多的农家为我开灯引路,所以我感到不孤独,他们时支善、证信给了深夜回家的我许的力量与温暖。3.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谁能够较快地背诵这一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全文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说说这寒夜的灯光有怎样的深意。3.教师全文。课文讲的是为了让我在寒夜顺利地到达求医的人家和安全地回家,沿途农家都开灯给我照路和温暖的故事,颂扬了那些农家人友善、守信的美好品质。4.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四、课堂学生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方法。《灯光》语文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的写法,能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积累美好的语言。3、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学习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三、授课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MV《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偏僻提防穹隆引擎猝不及防辽阔无垠启程领悟婉言谢绝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事件)2〉读了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三、研读赏析1、导学: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本文以“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实指,只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参考资料,少熬夜!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相互关爱,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温暖了夜行人的心,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2、自主探究: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2〉细读文章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分组讨论:这些描写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外,还有怎样的作用?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有什么作用?1〉加拿大西部的小镇虽然荒凉、偏僻,天气寒冷,却拥有淳朴而真挚的情意,这情意让荒凉的小镇和寒冷的冬夜洋溢着无限的温馨和暖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和温暖。2〉文章写到小镇的荒凉,实际是为了和小镇上人们的热情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更好的表现主题,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一个“冷”字和一个“暗”字,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3〉从内容上说,进一步升华、概括了文章的主题。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这与文章主题是一致的。从结构上说,这首诗与文章第一段首尾呼应。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从表达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这几句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四、语言积累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积累了许多爱心方面的格言警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收录在集锦本中。五、作业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你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么?以此为中心,写1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灯光》语文教案【第三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读写12个生字。2.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熄灭、哀鸣、碾雪”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那些农民的友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沿途的农民点灯给“我”温暖和力量的友善,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教学重点: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教具:投影仪(片)、生字卡教学方法:引读法,读读议议相结合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在寒冷的夜晚,四周漆黑一片,寒风呼呼地吼着,你一个人开车行走在乡间的路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当这寒夜的灯光在你最需要的是时候打开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件温馨的故事——《寒夜的灯光》。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圈出生字、生词。(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按自学提示独立思考。4.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自学成果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再练习读课文。3.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4.汇报思考的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感知当时情况。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感知当时情况的特殊?(1)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学生自由交流。四、抄写生字生词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生词。11.寒夜的灯光第二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吧!二、品悟农家人的守信、友善1.指名读课文第3—8自然段,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质疑。2.教师归纳、整理,投影出示:(1)在出诊和回家的过程中,“我”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2)“我”的情绪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3)“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这句话怎样理解?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1)“我”的情绪变化:壮着胆子——忧虑——不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2)投影出示句子。①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②注意体会“依然”的意思,说说从中感悟到了些什么?③想一想,这些农家为什么会那样做?(3)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讨论:①“我”为什么不再孤独?②“我”为什么在寒夜里感到“温暖”与“力量”?(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试着背诵。三、再读课题,感悟爱的力量1.学生再齐声读课题。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寒夜的灯光给了“我”怎样的力量?四、拓展延伸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课外多读一些充满爱心的故事。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小结一下吧!《灯光》语文教案【第四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板书课题)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a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4.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4.集体交流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本文标题:《灯光》语文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39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