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音乐教案【第一篇】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彩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小渔篓》;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二、表演《小渔篓》:“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多媒体播放歌曲)。1、完整初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三、编创与活动:“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参考资料,少熬夜!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1、划分小组进行讨论。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1、完整地聆听歌曲。师:“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3、再次复听。让学生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四、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参考资料,少熬夜!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2、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五、课堂小结《采松果》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二)讨论探究1、提出问题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参考资料,少熬夜!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1、第1题(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生:19-9=10(颗)。2、第2题(出示情境图)。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生:25-2=23(米)。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积极举例:(1)34+5=39,5+34=39;(2)21+7=28,7+21=28;(3)83+4=87,4+83=87;参考资料,少熬夜!(4)52+7=59,7+52=59;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生1:47+68=,68+47=生2:395+126=,126+395=生3:1000+800=,800+1000=(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教材分析:【第三篇】《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XXXX、XXX、XXX”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做梦都要笑出声音来。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生动形象,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歌曲。《采松果》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养成教育训练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景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探索算法,掌握规律1、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式子。(学生提出的算式如有超出所学范围,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中,以后再解决)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汇报交流。4、用小棒摆一摆验证自己算的结果,小组内再说说怎样算出得数。5、小结规律: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通过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三、巩固练习,熟练计算。1、看图列式解决问题(第1题)。先看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要多给机会学生提出问题)2、想一想,填一填。先让学生讨论,再总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3、计算(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汇报算法。(进一步体会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4、独六完成第4、5题。四、板书设计:采松果25+4=29(个)25-4=21(个)4+25=29(个)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减。教学反思:《采松果》一课的目标主要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在上学期已经接触到,这次是超过20的算式,但是我感觉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少数孩子对简单的加减法还是不熟练,这很头疼,上课的时候多提醒他们,多提问他们吧。
本文标题:音乐课《采山》教学设计【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39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