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1一、古诗导入。3分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鹤楼送别》。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李白在黄鹤楼送别了孟浩然后,将自己的满腔真情化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千古传唱。出示古诗:指名一人读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二、精读第一、二段。8-10分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多么美的景色啊!再看看书上的插图,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2、多美的词多美的景,让我们把这种美景读出来吧。齐读第一段3、面对这样的美景,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怎能有心欣赏?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再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他们的心情是——板书:依依惜别之情4、这种依依惜别之情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来呢?而是——深深的藏在心底这个藏用的得实在太好了,他们是怎样藏的?两个一会儿正是告诉了我们,两位友人正在借欣赏景物来隐藏内心的离别之情呢。5、指导朗读。: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流露出两位诗人深深地情谊。让我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三、精读第三自然段。15分1、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的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请一个同学嘟读读李白的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2、自己再轻声读读李白的话?读完后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敬仰和依依惜别)(1)学生谈到兄长和老师时补充:当时孟浩然早已诗名远扬。李白比孟浩然小,结束江南之游后特来拜访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所以参考资料,少熬夜!李白称他是兄长和老师。(2)学生谈到人品令人敬仰时补充:李白曾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红颜弃轩(xuān)冕(miǎn),白首卧松云。”赞誉孟浩然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爵车马,有了成就后又归隐山林与青松白云相伴的高洁品质。)(3)学生谈到诗篇誉满天下时补充。什么是誉满天下?哪首诗誉满天下《春晓》(4)谈到:何日才能再见面: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这次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呀!3、指导朗读(1)李白的话中前两句主要表达了敬仰之情,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所以读前两句时,我们的语气要高昂些。读前后句时,我们的语气要低沉些。谁来试试。(2)志同道合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谁再来试试。读出李白的敬仰与依依惜别。(3)李白举起的酒杯中难道仅仅是酒吗?杯中还有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和敬仰。请把把这种敬仰与不舍读出来吧(齐读)4、过渡:相见时难别亦难,李白的心情,孟浩然能不理解吗?但是他把这种眷恋深深地藏在心底,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反而好言宽慰李白。他是怎样宽慰李白的的?自己读读孟浩然的话,多读几遍,看能否读懂。(自由读)“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品析:(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的意思你理解吗?孟浩然此时引用这句诗,就是想告诉李白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引读(2)孟浩然忍住离愁宽慰李白李白,真不愧是——兄长,是老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安慰安慰李白。(指名读)5、一个满怀仰慕,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意深长。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指名2对表演)。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二两组读李白,三四两组读孟浩然感受两人是如何通过对话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齐读。四、讲读第四自然段。5分1、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孟浩然他得走了。人有情,景也通情,你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引读这段),2、“伫立”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3、李白久久的伫立在江边,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船,慢慢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它带走了李白的对孟浩然的牵挂和祝福,留下了李白的回忆与思念。此时的李白外表是平静,可内心却如这浩荡的长江水一样,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呢?可以回忆他们一起把酒谈心的美好时光,也可以回忆孟夫子昔日的悉心指导;可以抒发对孟夫子的牵挂,也可以写写对孟夫子的祝福……写一写。五、讲读第五自然段,理解诗意。5分1、过渡:此时此刻的李白再也按捺不信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视频出示范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学完课文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能说出诗的一二两句对应的是课文哪几自然段,诗的三四两句又是对应的是课文哪几自然段吗?3、联系课文想想:故人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谁?孤帆又是什么意思?4、长江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应该是白帆点点千帆竞发的,却为什么李白眼中却只有孤帆呢?情到深深处,眼里心里只有对方,只有对对方深深地情谊。谁来读读这首诗,读出李白深深的情谊。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诗中没有出现一个情字,却处处藏着——李白对孟浩然深深的情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齐声诵读。六、积累拓展,情感迁移。5分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谁来展示一下。2、你能背出里面的名句吗?3、课后把你制作的送别书签送给你的朋友,表达你的真情。4、今天我们学习的《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再现了故事背后的故事,帮我们理解乐诗意,品位了诗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一首送别诗,查阅资料,将他改写成一个美丽的故事。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2一、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唱队?2、了解声部的划分。避免学生觉得低声部是唱得不好或声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加入的。3、按照上一课的理论要求进行发声练习。4、粗排二声部合唱《送别》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了解合唱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考资料,少熬夜!2、知道各个声部在合唱队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声部平等的地位。3、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发声。4、分声部粗排《送别》三、教学步骤和方法:(一)介绍什么是合唱团1、什么是合唱团?不是任何一个集体歌唱的组织都可视为合唱团,偶然或骤发性的集体歌唱只能叫做群众歌咏活动,二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演唱水平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前者的歌唱行为表现为艺术追求,后者的歌唱行为则是以集体歌唱为特定表达手段的社会活动。合唱团是那样一个集体,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合唱团是按声部来建构合唱组织系统,声部则是依据嗓音个性特征即音域的宽广来划分的。2、声部的划分:高声部、低声部(二)粗排《送别》1、分声部教唱乐谱。2、学唱歌词。《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会认“鹤、浩、故、辞、州、唯”6个字。2、熟读古诗、背诵课文,3、图文结合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雄浑开阔的意境,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导语:背诵《静夜思》,回忆诗人的名字,简介李白:人们尊称他为“诗仙”,写过学多优秀的诗篇,其中他写了很多和朋友离别的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板书课师,指名读诗题,注意“鹤、孟、陵”的读音。3、解题:“之:去,离开。”的意思。说说诗的题目的意思:(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广陵。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2、汇报检查自学情况。三、自读感知,品读课文。1、课件出示注释:参考资料,少熬夜!广陵:郡名。即今江苏扬州市。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烟花:指春暖花开时美丽的春天景色。辞:告别,离开。孤:孤单。唯:只。天际流:流向天边。2、借助注释,小组自学诗句,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3、教师大体讲解全诗的大意:老朋友将在这春暖花开的春天在黄鹤楼和我分别,就要离开我前往扬州去了。他的船在碧空中渐渐消失,只见滔滔长江水在天边奔流。4、反复诵读,升华情感师: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在写这首诗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眷恋、依依不舍、祝愿和企盼)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6、反馈:指名朗读背诵此诗。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推荐送别诗,体会送别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课前准备1、学生:⑴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⑵读熟课文。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揭题、解题(2分钟。)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三、理解诗意(15分钟。)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⑴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学讲解古诗;⑵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四、体会诗境(6分钟。)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14分钟。)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参考资料,少熬夜!脚本。
本文标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0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