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解读
第1页(共9页)《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解读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赵玉峰2008.2.18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前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先生曾说过“教师、教材和教具是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实验室的条件和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方式,营造适于学科发展的实验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实验室装备的目标。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适当降低了难度,动手、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比重大大增加。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改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形式正在发生悄然无声却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大力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继续加强我省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厅依据部颁标准,结合我省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布了《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包含了《河南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初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高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河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河南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以下简称“配备标准”)。它与国家教育委员会1993年12月下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下简称“配备目录”)在仪器配备的指导思想和配备要求上有重大变化。现将我在2007年8月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举行的《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习培训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指导思想上的差别。原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小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体例方面也按国家标准的写法要求进行了编写。第2页(共9页)配备标准基于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要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也考虑到当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状况,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多种版本(人教版、湘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需要,以及学校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法的实际情况。二、配备标准编制科目设置:《河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按照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编制的、《河南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按照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数学五个学科编制的。配备数量分为“基本”和“选配”两种配备要求。三、配备标准体现的特点:1、配备标准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性。新课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配备标准则强调结构,将中学理科目录分为初中理科标准和高中理科标准。国家标准设置了初中科学标准,配合综合课程科学课的开设。省教育厅则根据国家配备标准,结合我省初中实际开课情况,制定了《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2、配备标准体现新课程的均衡性。新课程的均衡性首先体现在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受教育者享有同等的权利。配备标准的均衡性体现在现行目录的中学二种、小学三种配备方案,设立了“基本”配备栏目,将基本的条件作为学校办学的必要条件,凡是受教育者都能享受到基本技术物资条件。保证受教育者的权利一律平等,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同时配合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为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3、配备标准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三级课程、校本特色、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特色。配备标准以选配栏目的形式来满足教材的多样化,一主题形式的仪器来适应不同教材,达到最佳的配置方案。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仪器和不同档次的仪器,使分组实验更具灵活性。4、配备标准体现新课程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理念。配备标准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鼓励师生在实验室中采用计算机、传感器、多媒体软件,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紧密新课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莱联系。新课程鼓励师生用身边的物品、用生活中的物品做实验。配备标准中配备必要的工具和增加自备器材小类,为师生自制教具提供方便。三、配备标准与配备目录比较1、配备标准与配备目录的品种差异第3页(共9页)配备标准与配备目录在体例、配备方案、品种、数量、分类、编号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品种的差异比较明显,这是源于新课程要求“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将实验仪器界定为课程资源,与教材具有同等的地位。新课程加强了实验的地位,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2、横向栏目设置的比较(见表一)A.在配备标准中取消配备目录中初中的三种配备方案和小学的四种配备方案,取消“可代用仪器”栏目。配备目录基于上世纪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指导思想上承认差别,照顾差别,分类配备。配备目录把初中仪器配备分为三种配备方案,第一种方案为较高配备,第二种方案为基本配备,第三种方案为最低配备(小学第四种方案为最低配备标准)。配备目录把上述要求放在“配备数量”栏目中。配备标准的配备要求从政策规定上取消了中学三种配备方案和小学四种配备方案,并把这种要求明确为“配备数量”栏目,初中采用两种配备方案,小学采用三种配备方案。配备标准要求市(县)直属初级中学按照初中方案一配备、乡(镇)初级中学按照方案二配备,市(县)所在地小学及直属小学按照方案一配备、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学按方案二配备、村完全小学按方案三配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县)所在地初中按照配备标准中方案一配备,其它初中按方案二配备;市(县)所在地小学及直属小学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学按配备标准中方案一配备,村完全小学按照配备标准中方案二配备。在2007年郑州市教育局已配备的5所中学(轩辕中学、八千二中、薛店一中、孟庄一中、郭店一中)仪器已达到一类标准配备。经过2007年“迎国检”活动开展,个别学校的部分仪器已达到配备标准中的一类配备。B.配备标准增加“执行标准代号”、“分类与代码”栏目。配备标准中的“执行标准代号”栏目主要对仪器设备的执行标准作了规定,有利于贯彻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有的仪器设备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将其执行标准代号列入;有的仪器设备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则参照企业标准;有的器材尚不成熟或尚待开发,则根据教学需要,规定了关键性的尺寸规格、材质,或描述功能,或不作规定。C.配备标准在“规格型号”栏中增加“功能”描述。对于没有“规格型号”的仪器,特别是新产品,对其主要功能作简单描述后,以便供需双方有所第4页(共9页)了解。D.配备标准在“配备数量”下设“基本”、“选配”栏目。“配备数量”栏目中不加括号的数字为“基本”要求,加括号的数字为“选配”要求。“基本”栏目所列的内容是小学、初中理科实验室和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常规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药品、材料、工具和必要的安全器材,是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应达到的最基本的配备要求,所有初中、小学均应努力达到该栏目的配备要求。也就是说“基本”是不存在选择性即无论何种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条件下都必须配备的品种,或者形象的说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选配”是依据所选用的教材、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仪器的多种类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配备相应的仪器品种;是为适应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仪器的多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别而设立的,该栏目包含功能相近的仪器、不同性能和价格档次的仪器、部分教材特别需要的仪器、不同教学方法所需的不同类型的教具。E、配备标准中的“备注”栏目主要指配备中的注意事项,请注意选择。配备标准中的“备注”栏目则专用于注释。配备目录把“执行标准代号”放在“备注”栏中。3、纵向分类的比较A.配备标准中配备标准分为通用、测量、专用、模型、标本、教学软件(挂图、软件及资料)、玻璃仪器、药品、实验材料和工具九大类。B.配备标准中在通用类中增加“视听、计算机”小类,原配备目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归入通用视听类。C.配备标准中计量仪器类改为测量类,并在测量类别中增加“力”、“其它”两个二级小类。D.配备标准中模型大类中增加了“物理”小类;生物模型调整了三级小类的名称,分别是:植物模型、动物模型、人体及生理模型、生物其它模型。E.配备标准中标本大类细分为:化学、生物、地理、小学科学。生物标本调整为:生物浸制标本、生物干制标本、玻片标本。玻片标本调整为:植物玻片标本、藻类霉菌类生物玻片、动物玻片标本、组织与生理玻片标本、其它玻片标本F.配备标准中挂图类改为“挂图、软件及资料”类,包含教学挂图(图片),投影片,幻灯片,教学VCD、DVD,多媒体教学软件,图书、手册5个小栏目。G.配备标准中在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栏目中,将“演示实验材料”、“分第5页(共9页)组实验材料”合并为“实验材料”,增加了“安全防护用具”、“自备器材”小类。H.配备标准中根据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分类及标志》的规定,调整了药品大类中化学危险品的分类。4.目录编号的调整(1)配备标准编号采用5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配备目录编号采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2)配备标准中第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九个大类别:“0”通用、“1”测量、“2”专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软件及资料、“6”玻璃仪器、“7”药品、“8”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配备目录中第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九个大类别:“0”计量仪器、“1”通用仪器、“2”专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3)二级小类的划分与编号:A、配备标准“0”通用:视听00;计算机01;一般02;支架03;电源04“1”测量:长度10;质量11;时间12;温度13;力14;电15;其它16“2”专用仪器:数学20;力学21;振动和波、热学22;静电、电流23;电磁、电子24;光学、原子物理25;化学26;生物27;地理28;小学科学29“3”模型:数学30;物理31;化学32;生物33;植物330;动物331;人体及生理332;生物其它333;地理34;小学科学39“4”标本:化学42;生物43;生物浸制标本430;生物干制标本431;植物玻片标本432;藻类霉菌类生物玻片433;动物玻片标本434;组织与生理玻片标本435;其它玻片标本436;地理44;小学科学49;“5”挂图、软件及资料:数学50;51物理;化学52;生物53;地理54;小学科学59;“6”玻璃仪器:计量60;加热61;一般62;容器63;材料和配套用品64;“7”药品、一般无机(一)70;一般无机(二)71;一般有机、指示剂72;易燃液体、低(中、高)闪点易燃液体73;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74;氧化剂75;有毒品76;腐蚀品77;“8”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实验材料80;工具81;安全防护用具82;自备材料83第6页(共9页)B、配备目录“0”计量仪器:长度00;质量01;时间02;温度03;电04“1”通用仪器:一般10;支架11;电源12“2”专用仪器:力学21;振动和波、热学22;静电、电流23;电磁和电子24;光学、原子物理25;化学26;生物27;“3”模型:化学31;生物32;人体解剖33;地理34;数学30“4”标本:化学40;生物41;玻片4243;“5”挂图:物理51;化学52;生物53;地理54;“6”玻璃仪器:计量60;加热61;一般62;容器63;材料和配套用品64;“7”药品:一般无机(一)70;一般无机(二)71;一般有机、指示剂72;易燃液体、易燃固体、低闪点易燃液体73;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74;氧化剂、毒害品75;腐蚀品76;“8”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
本文标题: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