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咏柳》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咏柳》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咏柳》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咏柳》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参考资料,少熬夜!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自读第三、四句。(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3.全班齐读。4.能背的站起来背。四、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2.指名说。3.和同桌说。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五、布置作业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2.背熟古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1.开火车背。参考资料,少熬夜!2.指名有感情的背。3.全班背。二、讲评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三、指导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四、板书设计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案点评: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咏柳》教案2一、课文简析《村居》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咏柳》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三、二类字组词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求认识、会注音。四、《村居》1.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散学:放学。纸鸢:指风筝。2.古诗大意: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五、《咏柳》注释:咏:用诗词等来叙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是满、全、整个的意思。万条:许多条绦:编织成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似:像。2.古诗大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六、反义词早——晚、细——粗、归来——离去、忙——闲、垂下——举起七、多音字1长:[cháng]长度、长沙;[zhǎng]长大、生长。2.散:[sàn]分散、散步;[sǎn]松散,散文。八、课文提问1.《村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青草、黄莺、杨柳、春烟。2.《咏柳》诗中的“碧玉”是指什么?——柳叶。3.《咏柳》“绿丝绦”是指什么?——柳条参考资料,少熬夜!4.《咏柳》诗人把“春风”比作什么?——剪刀九、练习给下列词语注音:碧玉、雨丝、村子、剪刀。《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黄莺、______和杨柳。《咏柳》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作者把“碧玉”比作______,把“绿丝绦”比作______。《咏柳》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理解字词,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交流欣赏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难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诗的意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向来以诗为自豪,在几千年的文化,唐代的诗歌成就,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代的诗人特别多。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多人。他们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为后人所传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简介作者。:教参14页。理解题目。用赞美的语气读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二、理解词句,感悟诗意。1、初读古诗,圈出生字。2、理解词语。(结合书下注释或查工具书,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碧玉妆绿丝绦裁学生交流。把柳树说得像玉石一样绿,仿佛是碧玉装扮的美女,谁来读读这句,你有什么感受?万条真是有一万条吗?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仿参考资料,少熬夜!佛看到了什么?(婀娜多姿多姿的柳条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你认为是谁的功劳呢?所以书上说(二月春风似剪刀)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4、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5、用赞美的语气来读古诗。师小结:作者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三、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找一名同学读这首诗,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闭眼倾听,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把柳树写得如此之美,那么是谁给了柳树婀娜多姿的身姿?(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不能不让人惊叹,那么,诗人是借赞美柳树来赞美谁呢?再读这首诗,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感受呢?(表演,为柳树或春天写几句话,画画,朗读)四、总结全诗,回忆学法。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比喻,写出了柳树的美,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让我们不禁想到大自然这位能功巧匠,也让我们体会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五、课堂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六、布置作业。背诵古诗。搜集描写柳树或春天的诗。板书设计:咏柳参考资料,少熬夜!学法指导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写法持点运用比喻托物抒情大胆想象《咏柳》教案4活动目标: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2.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3.《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活动过程: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2.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参考资料,少熬夜!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咏柳》教案5一、设计理念:小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古诗是有困难的,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
本文标题:《咏柳》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8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