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游山西村教案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游山西村教案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游山西村教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游山西村教案1自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3、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学习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理解诗句中所含哲理,并能联系实际谈体会。学习课时:1课时教具:课件学习方式1、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2、诵读法,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课前自学检测案※自学一:自读古诗,学习字词1、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a.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诗文注音读准生字新词腊酒浑()足鸡豚()疑无路()b.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文注释或联系诗文理解词语腊酒浑:_____疑无路:_____2、查阅作者陆游的有关资料。3、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诗意:※自学二:自主学诗,读悟诗文1、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2.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2、结合有关诗人的背景“资料袋”,领悟三四句诗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朗读全诗。※自练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1、背诵古诗;2、搜集蕴含的哲理的诗句(即面对困境,遭受挫折,永不放弃,心存希望诗句);参考资料,少熬夜!3、想象训练:假如你家来客,你会说什么?会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4、拓展朗读《过故人庄》过①故人②庄(唐:孟浩然)故人具③鸡黍④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⑤青山郭⑥外斜⑦xiá。开轩⑧面场圃⑨把酒话桑麻⑩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⑾菊花。注释过:拜访,探访,看望。2、故人:老朋友3、具:准备。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5、合:环绕。6、郭:指村外。7、斜:(xiá)8、轩:窗户。9、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10、话桑麻:谈论庄稼。11、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解读诗题(一)紧扣诗眼“游”,导入课题。1、师谈话引入:宋朝有一位诗人在游玩山野乡村,领略田园风光时作了这样一首诗——游山西村。2、板书课题,注意“游”的书写(右边不是“反文”而是“卧人下子”)3.生读题,读出游的味道。(二)解诗题(先质疑——再结合注释解疑——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1、设疑: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知道山西村在哪?是怎么知道的呀?2.读注释总结学诗方法:借助注释学诗法。(三)知作者(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阅读资料袋——小结学诗方法二:看料资料)1、学生汇报课前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参考资料,少熬夜!2、师出示陆游简要的生平资料,学生阅读。文字媒体: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处于金兵入侵、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时期,他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留下上万首诗篇,他的诗歌大部分抒写爱国之情,豪迈奔放;也有的描写田园风光,清新自然。3、小结学诗方法二:看资料袋。(说明:这首诗属于后者,写的是诗人罢官闲居绍兴老家时的一次邻村之游。见文字媒体:整首诗)二、初读古诗,读通读准1、自由读古诗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汇报自读诗句、学习生字的情况。第一步:出示生字,多方法认读生字:①比较法辨析生字的读音②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③替换词语理解运用识记生字④在语言运用中理解生字词。即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腊酒”、“腊酒浑”的含义。并结合诗句语“田舍家家藏家酿,驿路处处飘酒香”称赞绍兴人家的酒。第二步指名读诗,相机正音。3、点拨评议,小结。三、再读古诗,读出诗味1、师引言:读古诗,要慢慢地,有轻有重地读,读出诗的韵味。还要抓重点词读。2、师范读,生练读(学生有的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有的读得琅琅上口,韵味十足。)3、师生合作读(说发现——结合读音了解押韵——注意诗的韵味——练习合作读诗:如引读前四字或接读后三字。)4、放唱诗儿歌,学生拍掌吟唱诗。5、多次读诗,你们感受到诗人这一趟山西村之游心情如何呀?四、自主学诗,读懂诗意,品悟诗境过渡语:让我们跟着诗人一块来到山西村,看看那儿的农家是怎样待客的?(一)出示学习要求文字媒体:1、读:借助注释,自读理解诗意。2、想: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3、说:小组内交流诗意及问题。(二)先自学:默读古诗,借助注释,读懂诗意。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再小组内互学交流:汇报说诗的大意及其体会。(四)然后全班汇报。1、品读汇报一二句。汇报内容:①读一读,理解诗句;②说一说,说其体会;③品一品,扣重点字词(莫笑”和“足”,体会农家的热情、好客。)④想一想,结合丰年的场景。⑤悟一悟,吟诵一二句。2、同法品读汇报三四句。①读一读,理解诗句;②说一说,说其体会;③品一品,扣重点字词;重点理解“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换词理解柳绿花红;④想一想,结合景物描写词想象情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万紫千红,柳荫深深、鲜花簇簇。⑤悟一悟,体会不同的心情,读出两种不同的心情(怀疑、着急——高兴、惊喜)。3、读资料袋,出示资料袋:陆游20岁就定下报国之志。30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遭投降派打击,被除名。40岁左右,受朝廷重用,北伐失利后被削职还乡。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fěibàng),被罢官。65岁最后一次任史官,又因痛诉时局黑暗,再次被罢官。84岁诗人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志,临终之前写下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①了解诗人相关背景,领悟诗句所蕴含的哲理。a.结合诗人的处境、坎坷来谈。例如:诗人陆游一次又一次被罢官,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就好像诗中所写的到了“……”的境地。b.赞美陆游的心境。在人生的道路上,陆游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的遭受挫折……面对这样的困境,陆游是怎么样?他始终心存希望,相信总有一天会:柳暗……c.这两句诗哪仅仅是在写景啊,原来是他生活的哲理呀;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要怎样?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学会运用“山重……,水复……”。例:a.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心灰意冷时,我们就可以参考资料,少熬夜!给自己鼓鼓劲,说:―――――b.当我们的同学遇到困难,垂头丧气时,我们也可以用这两句诗来鼓励同学,那就是——c.当我们正视困难,不断努力,走出困境的那一瞬间,我们也可以感叹道:这真象是——③齐读最后两句诗。是啊,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是诗人要与我们分享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全班起立诵读全诗。(配乐诵读,鼓励学生上台挑战读,还可加上动作。)5、背诵全诗。六、品味升华,拓展延伸1、链接相关诗句,朗读诗句。a.引语:这样的千古名句怎么来的,不是陆游凭空创作出来的。从古至今,巳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有过这样相似的感慨:(出示图文并茂的诗文)b.读资料袋,出示资料袋:唐朝王维在《蓝田山石门精舍》中写道:遥看云木秀,初疑路不通;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就在陆游作此诗大约一百年前,宋朝王安石在《江上》吟出: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就在陆游作此诗大约数年前,宋朝强彦文也说: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1167年,宋朝的陆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写出了超越前人的诗——《游山西村》2、拓展朗读《过故人庄》。结束语:课虽止,境无止,我相信:博览群书的爱国诗人陆游,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永留我们心中;他写下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远激励我们永不放弃;我们还会铭记他要求孩子们多读课外书的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参考资料,少熬夜!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生字。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生字。二、读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三、再读诗,感语交流。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四、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五、检查反馈。1、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2、检查生字识记情况。3、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六、作业布置1、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2、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游山西村教案3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参考资料,少熬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2、同样,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和写作背景。(课件出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二、自学,交流。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1)对题目的理解;(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莫(不要)、浑(浑浊不清)、足(充足、备足)、豚(猪)疑(以为,怀疑)(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三、难点点拨1、师点拨: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特别是哪个字看出丰盛(足)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2、第三、四句写什么?(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这又一村指什么?(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3、正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民风如此淳朴,使作者深受感动。四、拓展思考1、三、四两句连起来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但同时,也蕴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使人增加参考资料,少熬夜!了信心。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五、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2、完成《课堂作业》3、选做题:(1)选一首古诗,改写成1篇游记。(2)针对两首古诗中的名句,选择一句,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受。游山西村教案4一、导入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二、读读讲讲问问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
本文标题:游山西村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8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