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例【通用4篇】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例【通用4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例【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一篇】产业发展滞后,与产业扶贫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全覆盖要求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没利用好贫困户的资源资产资金,以及对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二)对产业扶贫重视不够。三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计33736个,共投资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仅万元,仅占总投资额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产业扶贫见效慢、难度大,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大、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有限。(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2017年,全市有102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38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贫困户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促进对接工作欠缺;主体带动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四、整改目标任务要认真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抓落实、促攻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全市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指导和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工程,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五、主要整改措施(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支持安排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能稳定增收的产业。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山场、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县扶贫办要逐村逐户把贫困村、贫困户确定发展或参与发展的产业及时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精准落实支持政策、项目资金、指导服务等提供依据。(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县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三)逐村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一村一品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以县为单位逐村编制实施产业规划特别是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三县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在大力支持各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市农林委各专项工作组分别选择1个村,指导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于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初稿。(四)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积极培育带动主体。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带动贫困户能力。支持贫困村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引进牵动性强、关联度大的企业,带动本地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经营主体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为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提高贫困户参与度,使贫困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2.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对接。鼓励和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以及贫困村的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合作社。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力争每个特色种养业扶贫户都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有效带动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主导产业成熟、产业链完善的地区要推广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帮扶+扶贫金融,资源相对不足、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要推广返乡能人+土地入股+小额贷款,拥有特色资源的地区要推广特色资源+合作组织+担保+保险,拥有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的地区,要推广龙头企业+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入股分红。要对带动主体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作出部署,推介利益联结模式,加强合同约束,确保合作各方互惠共赢。要组织开展带动成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与对带动主体的支持挂钩。(五)加强农业科技服务。1.加强科技培训。针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干部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培训。将贫困户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遴选条件的,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要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着重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2.继续推进包村联户服务。各级农林部门服务力量要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每名农技人员要联系服务12个村,指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并引导科技示范户对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开展技术帮扶。3.强化信息服务。积极搜集并向贫困户发布扶持政策、产品需求、市场预测、灾害预报、技术要点等信息,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1.定期调度。研究制订年度扶贫清单,明确目标,分解到村到户。市农林部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度。2.加强督查。全面督促各项政策、措施、项目、资金落实到位,督查比例不少于10%。3.建立机制。各县农林等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善于协调,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对于有生产条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持措施,实现产业扶持项目、资金、政策全覆盖,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探寻致富道路的内生发展动力,使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收入稳定增长,按期达到脱贫标准。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在脱贫攻坚期间,根据乌兰察布市“1+10”政策体系,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2016年—2019年脱贫攻坚规划、“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新思路,带领群众摸索出了一条助推脱贫的发展路径。1选题源由察哈尔右翼后旗位于乌兰察布市北部,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贫困带。全旗区域面积391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乡镇、87个嘎查村、667个自然村,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村牧区人口万人,有蒙、汉、回、满等9个民族。年均降水量320毫米左右,人均水资源335立方米。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广种薄收,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1986年,该旗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2014年察哈尔右翼后旗旗政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67户16508人,其中享受政策7108户14717人。因病因残致贫5465人、因学致贫1618人,分别占%和11%。同时察哈尔右翼后旗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在教育保障方面,察哈尔右翼后旗按照贫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职生、专科以上学生每人每年补贴2190元、2460元、4850元、4350元、10000元的标准,2019年上半年发放补助资金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77人。在医疗保障方面,全旗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报销,2019年,报销685人次473万元,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贫困人口每人100元商业补充保险、110元新农合医保补贴和免费体检,同时还建立了大病慢病爱心救助基金。2019年上半年全旗累计核准患病贫困人口4828人,已为363名大病患者联系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其中61名大病患者完成救治,并纳入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产业发展方面:其一通过养殖业带动增收。全旗购置肉牛556头、生猪3269口、鸡禽6892只,建设棚圈4456平米,预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二通过农企联结带动增收。采用土地租赁、托管代养、入股分红、订单种养、就业务工等方式,分别与4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17家小型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计划覆盖贫困人口2764户,户均增收1100元。2019年上半年全旗66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脱贫人口6778户14249人,未脱贫人口1089户225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降至%。虽然贫困发生率有了很大幅度地降低,但从整体数据来看,大部分贫困户主要靠政策的帮扶而使生活宽裕起来,而通过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虽然政府投入力度比较大,但农民参与度低,实际效果不理想。这样的现实情况引发本人深度思考察哈尔右翼后旗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将以此为研究方向探究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2察哈尔右翼后旗产业扶贫现状扫描党支部带领农民脱贫察哈尔右翼后旗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为扶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成为攻坚动力,引领扶贫。8名连乡常委任苏木乡镇党委第一书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保证苏木乡镇出列、所包嘎查村成为脱贫样板村;其他20名旗级包村领导保证所包嘎查村退出。全面加强嘎查村党支部队伍建设,择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134人,鼓励大学生、创业带头人等142名优秀人才回村任职、返乡创业,7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把一批有见识、有闯劲、能够推动脱貧攻坚的人才吸纳到基层组织队伍当中。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做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探索建立村内产业与村外就业互补、资产入股与合股联营结合的增收模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长效增收。本地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在旗政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本地的民营企业踊跃地参与到产业扶贫的队伍中,使得察哈尔右翼后旗形成了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三个优势产业,建成了汽贸物流园、商贸城、农贸市场、民族文化产业街等一批带动消费的重点项目,电子商务、创客空间、休闲健身等新型产业迅速兴起,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村镇级电商服务站)达到36处。“企业+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察哈尔右翼后旗北方马铃薯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是后旗的本土企业,公司拥有3000亩种植基地,350亩的批发市场,15000吨仓储能力的储窖,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该公司践行“企业+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带贫模式,有力推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在产业基础和立地条件好的七顷地村建成了马铃薯网室大棚60座。其中45座大棚由非贫困户承包经营,每座大棚交村委会1100元作为集体经济,15座大棚由贫困户承包经营,每座大棚交村委会500元作为集体经济。公司指派多年种植培育“后旗红”马铃薯的技术人员,无偿为贫困户进行全程的技术指导,统一购买优质种薯,带动贫困户种植“后旗红”马铃薯原原种,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产业摆脱贫困。“企业+电商经营+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内蒙古壹蒙壹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该公司在旗委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年销售农畜产品600万元,其中线下销售农畜产品130万元,电商平台销售325万元,扶贫合作模式销售145万元,公司全年用工人次1566人次,其中贫困户约占总务工人口的12%,每户增收约1562元,惠及察右后旗6个乡镇。该企业为提高扶贫效率,创新扶贫方式。一是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定点帮扶企
本文标题: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0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