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洋捕捞标准DB××/T××××—2003IIICS65.150B51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451—2003海捕虾质量要求Qualityrequirementsformarineshrimp2003-09-12发布2003-09-16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DB33/451—2003I前言本标准的制定中,参照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AC/GL31-1999,Rev.6-2001《实验室感官评价鱼和贝类》、CODEXSTAN092-1981,Rev.1-1995《速冻虾》、欧共体委员会规则(EC)NO(466/2001)《规定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的委员会规则》。本标准4.4、4.5为强制性条款。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斌、徐晓林、陈雪昌、胡灏琰。海捕虾质量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捕虾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冰鲜的海捕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789.2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GB4789.3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5009.34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GB/T5009.44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5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海捕虾marineshrimp自然海区捕捞的经济虾类,主要有对虾科、长臂虾科、管鞭虾科等虾类。3.2总体量populationsize单位产品的总和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数量。3.3样本量sample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3.4破坏性检验destructivetest检验过程中会损坏或破坏样品原有性状及性质的检验方式。3.5非破坏性检验no–destructivetest检验过程中保持样品原有性状及性质的检验方式。4要求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表1感官要求DB××/T××××—20032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体表虾体完整,体表纹理清晰,有光泽虾体完整,体表纹理较清晰,头部有轻微黑色虾体完整,体表纹理较清晰,头部和虾体有轻微黑色肢节头胸甲与体节间连接紧密头胸甲与体节间连接较紧密头胸甲与体节间连接稍松弛眼球眼球饱满突出眼球平坦眼球稍萎缩肌肉肌肉纹理清晰、半透明,有弹性,壳不易剥离肌肉纹理较清晰、呈玉白色,有弹性肌肉纹理稍模糊、呈玉白色,壳易剥离气味具有海捕虾的固有气味,新鲜具有海捕虾的固有气味,无异味允许头部有轻微异味,但无臭味和氨味4.2蒸煮试验的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蒸煮试验的要求项目一级二级三级蒸煮试验具海捕虾固有的香味,口感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滋味鲜美气味正常,口感肌肉组织稍松弛,滋味较鲜气味较正常,口感肌肉组织较松弛,滋味稍鲜4.3鲜度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鲜度要求项目一级二级三级挥发性盐基氮mg/100g≤15≤20≤304.4有毒有害物质最高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有毒有害物质最高限量项目指标汞,mg/kg≤0.5无机砷,mg/kg≤1.0铅,mg/kg≤0.5镉,mg/kg≤0.5六六六,mg/kg≤2.0滴滴涕,mg/kg≤1.0二氧化硫,mg/kg≤100氯霉素不得检出4.5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个/g≤106表5(续)项目指标大肠菌群,个/100g≤30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不得检出5试验方法DB××/T××××—200335.1感官将试样置于白色瓷盘或不锈钢工作台上,在光线充足无气味的环境中,按表1要求逐项检验。气味评定时,剥去虾壳或切开虾体嗅气味。5.2蒸煮试验将海捕虾去壳,每份试样约为200g,然后按5.2.1和5.2.2规定处理后,立即嗅蒸汽气味,再尝口味。5.2.1袋煮法将处理好的样品置于可蒸煮的薄膜袋中,浸入沸水中排去空气后,折起袋的开口放于悬架上,并夹紧袋口,将其煮20min。5.2.2蒸汽法在锅内放入金属网架和水,将水烧开后,将去壳的样品用单层铝箔或薄膜包好,放于锅中的金属网架上,盖上锅盖,蒸20min。5.3鲜度挥发性盐基氮:按GB/T5009.44中4.1的规定进行。5.4有毒有害物质5.4.1汞:按GB/T5009.17规定进行。5.4.2无机砷:按GB/T5009.45规定进行。5.4.3铅:按GB/T5009.12规定进行。5.4.4镉:按GB/T5009.15规定进行。5.4.5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9规定进行。5.4.6二氧化硫:按GB/T5009.34规定进行。5.4.7氯霉素:筛选测定方法按NY5070-2002附录A进行,测定按NY5029-2001中附录D(气相色谱法)的规定进行。5.5微生物指标5.5.1菌落总数,按GB4789.20的规定进行。5.5.2大肠菌群,按GB4789.20的规定进行。5.5.3致病菌,按GB4789.20、GB4789.30的规定进行。6检验规则6.1组批用一条船上未经分拣或已按规格和虾的种类分拣过的海捕虾为一批次。6.2抽样基本要求应选择能代表整批产品群体水平的海捕虾,不能特意选择新鲜或不新鲜的海捕虾作为样本。6.3抽样6.3.1非破坏性检验的抽样样品抽取及判定参见表6。表6抽样方法及感官检验规则(尾)总体量样本量合格判定数1)不合格判定数2)2~1516~2526~9091~150151~500501~120023581320000112111223DB××/T××××—200341201~10,00010001~3500035001~500000>50000032508012535710468111)合格判定数: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虾尾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判为该批产品为合格品。2)不合格判定数: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虾尾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3.2破坏性检验的抽样每批海捕虾产品随机抽取至少10尾(400g以上)用于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的检验。6.4判定规则6.4.1感官检验所检项目全部符合4.1规定,样本数符合表6规定,则判该批产品感官合格。6.4.2若感官检验判定海捕虾质量困难时,应做蒸煮试验并检验挥发性盐基氮值,并以蒸煮试验及挥发性盐基氮测定结果为综合判定依据。6.4.3若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4.4、4.5的规定,则判该批海捕虾不合格。6.4.4若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4.1~4.3的规定,可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海捕虾不合格。7标签、包装、运输、贮存7.1标签应有标签标明海捕虾的种类、等级、数量、捕捞海区、生产(捕捞)日期及是否使用保鲜剂等项目。7.2包装海捕虾应装于无毒、无味、耐腐蚀、易于冲洗消毒的鱼箱或保温鱼箱中,海捕虾不能放得太满,确保虾的鲜度和虾体的完好,在鱼箱中应放足量的碎冰以保持虾体温度在0℃-4℃。7.3运输用冷藏或保温车船运输,保持虾体温度在0℃-4℃之间。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中防止日晒、虫害、有毒物质的污染和其他损害。7.4贮存海捕虾应贮存于清洁库房,防止虫害和有毒物质的污染及其他损害。贮存时保持虾体温度在0℃-4℃之间,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应在48h内完成。DB××/T××××—20035ICS65.150B50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450—2003海捕虾保鲜操作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offreshnesskeepingformarineshrimp2003-09-12发布2003-09-16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450—2003I前言本标准的制定中,参照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AC/RCP17-1978《国际推荐虾操作规程》、欧共体理事会指令(92/48/EEC)《根据指令91/493/EEC第三条(1)(a)(ⅰ)的规定制定渔船捕捞操作水产品最低卫生标准》。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斌、徐汉祥、陈雪昌、丁跃平、娄加金。海捕虾保鲜操作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船、卫生、设备和器具、常规操作的要求,以及保鲜操作程序和其它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海洋捕捞虾类(对虾科、长臂虾科、管鞭虾科等)的船上保鲜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893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C5010塑料鱼箱SC/T9001人造冰3要求3.1渔船3.1.1适合海捕虾的捕捞、贮存和运输。3.1.2宜具备防晒设施,避免海捕虾受阳光直射。3.1.3鱼舱和冰舱内壁应安装隔热材料。3.1.4鱼舱的隔板应规格化,可以拆卸、互换。3.1.5渔船上与海捕虾直接接触的船体、设施等的材料或材料的表面应防水、耐腐蚀、无毒无害、易清洗消毒、易修补。3.1.6鱼舱搁架的底板与鱼舱活底之间应有合适的排污空间。3.1.7活底应设置排污口,使污水进入船舱底部。3.1.8水泵的管子连接到船舱底部的污水槽,水管头部应安装过滤装置。3.1.9渔船应设置桅杆灯、吊杆灯,便于夜间海捕虾卫生和质量的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3.2卫生3.2.1渔船应明确规定与海捕虾密切相关的装卸区、加工区、鱼舱等区域,标示区分,防止交叉污染,与生活区应有适当隔离。3.2.2厨房和卫生间污水口、发动机冷却水的排水口、鱼舱污水槽的排水口位于渔船的同一侧,海水的进水口位于另一侧,抽水管应专用,避免交叉污染。3.2.3卫生间应具备洗手设施。3.2.4用于渔船卫生间、厨房污水槽排水的水泵和管线应大小合适、有较好的水密性,并且不能经过海捕虾加工和贮存的区域。3.2.5海水不应在港口、有污染的海域抽取,清洁海水应是在捕捞海域、渔船行驶时抽取的海水。3.2.6渔船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3.2.7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3.2.8渔船上用冰应符合SC/T9001的要求。3.2.9燃油、石油产品和清洗消毒剂应放置妥当,避免污染装卸区、加工区和鱼舱。3.2.10受到燃油、石油产品和清洗消毒剂污染的海捕虾应立即丢弃。3.2.11渔船上有毒有害物质应贴上标签,专人保管和使用,存放区应加锁。3.2.12用于海捕虾船上加工的盐、糖等干配料应集中保存,防潮、防污染。3.2.13从事海捕虾船上保鲜操作的人员应具备卫生部门的健康证书,每年到卫生部门体检一次,必要时DB33/T××××—20032应进行临时性的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3.2.14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能从事海捕虾保鲜操作。3.2.15海捕虾保鲜操作人员的工作服、雨靴、手套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3.3设备和器具3.3.1处理海捕虾的设备和器具要求方便、高效。3.3.2设备和器具的材料或材料的表面必须耐用、耐腐蚀、无毒无害、易清洗消毒。3.3.3水泵和水管管线不得破损、渗漏、锈蚀。3.3.4塑料鱼箱应符合SC5010的要求。3.4常规操作3.4.1
本文标题:海洋捕捞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