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析E-mail:zhudj001@sina.com数学(1~6年级)教材编写组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朱德江●本册教材的整体思路和框架●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本册主题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全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LangsamLangsam具体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乘除法(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第四单元: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六单元:除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三单元:千克、克、吨第七单元:年、月、日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第五单元:周长(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可能性第八单元:可能性(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实践活动2、在每部分学习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1、安排了5个专题实践活动: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和(二)、生活中的推理。另外,练习中还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小栏目数学游戏2个你知道吗6个数学万花筒1个数学故事2个整理与复习(一)(二)你学到了什么(主动整理知识)我的成长足迹(体会和进步)基本练习总复习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回顾与反思)问题银行(学习方法的指导)㈡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1、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学习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些活动是为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供的载体。学生在“称一称”的活动中,可以知道物体是有质量的;在“掂一掂”的活动中,可以建立一些物体质量的参照物;在“估一估”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拓展质量的参照物;在“想一想”的活动中,可以纠正原来经验认识的错误。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认识质量的过程。2、注重教学内容呈现的层次性和思考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尽可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便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同时,教材又十分注意问题提出的挑战性与思考性,从而把学生带入数学思考的活动中去。面对同一个情景,提出几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目的是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获得成功。一般的学生通过填表的过程,可以回答问题;而对较优秀的学生,则能从表格中发现其规律。3、注重数学教学与现实的联系本册教材编写的内容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建立数学模型,并能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又能进一步理解除法余数的意义。如何安排出发的时间,需要有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会看火车票上显示的数据;二是能综合思考影响出发的各种因素。而这些能力则是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4、努力形成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新设置的领域之一。本册教材精心设计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拓宽学生课堂学习的实践性、创新性。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同样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5、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由于三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做到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本册教材运用了图片、游戏、卡通、故事、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从而使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部分)●单元内容分析与教材编排。●单元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乘除法数与代数已学的主要内容乘法、除法的认识表内乘除法“表内”有余数的除法及除法竖式本单元主要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续学习主要内容一位数乘或除两、三位数(三上)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上)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情境活动(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一参观科技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3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练习二机动22、教学内容安排与课时建议主要编写思路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算式探索口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参观科技馆•植树(1)建立模型的重要性正如94—98年度的世界数学联盟主席D.Mumford在1998年论述现代数学的趋势时说,“创建好的模型正如证明深刻的定理一样有意义。我想,承认这一点,数学将会从中受益”。(2)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3)数学模型(算式)的适当解释,进一步体会运算的意义.为什么用乘(加)法,20是什么?3是什么?2、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口算的方法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算法多样化,归纳规律在类比推理中掌握整百、整千数乘一个数的口算必要时注意用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重点讨论两部分的积与求和对困难的学生可以运用直观的学具进行演示4探索除法口算的方法10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先尝试让学生思考。将右边的方法借助直观学具进行演示(口算的直观模型)。在右边方法中,将语言、直观模型与算式相结合。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情境问题的解决。(“答”的作用:检验是否回答了、解决了问题,答案的实际意义,答案是否合理)(2)在解决综合问题中,渗透问题解决的策略7交流图中的信息尝试列出租车方案(列表的策略)计算各种方案的价钱比较租车价格中,发现价钱“变化”的规律(寻找规律的策略)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思考的方法)全体要求:能独立寻找出2种方案;或在引导下(给出表)找出所有方案。(3)把握基本要求不要求综合列式;学生如有困难,考试时可以将问题分解;建议合理即可。13专题、案例讨论:(P2)1.算法多样化教学。2.在“普通”的计算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四单元:乘法数与代数本单元主要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0的乘法连乘式题已学的主要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续学习主要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上)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上)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情境活动(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购物(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4去游乐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乘火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0×5=?(关于0的乘法)4买饮料(连乘计算)实践活动练习五整理复习(一)2机动12、教学内容安排与课时建议主要编写思路及要求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算式探索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多种形式下基本计算技能的巩固(单纯计算,趣味游戏,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1.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购物•去游乐场•乘火车•买饮料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对估算教学的讨论:见案例讨论2本册解决问题列式要求:不要求综合列式363.探索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借助情境,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各种算法,并且说明每种算法的“理由”比较不同算法每位学生都尝试探索竖式的写法28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独立地探索计算方法交流各种算法比较不同算法每位学生都尝试探索竖式的写法学生可能的错误及对策30“零”的乘法多种方式(规律、乘法的含义)解决0乘5;通过多个例子归纳规律尝试解决中间“0”与末尾“0”的计算,体会“0”占位的作用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确定教学的进度344.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35、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相关的知识在开展练习活动时,可以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趣味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还可以安排一些开放性的、探索规律的练习。《标准》:两位数乘两位数(每分1—2题)3339案例研讨2(估算)第六单元:除法数与代数本单元主要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除法的验算已学的主要内容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后续学习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上)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情境活动(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商是两位数〉)4淘气的猴子(关于0的除法)练习七送温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4买新书(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练习八2、教学内容安排与课时建议主要编写思路及要求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算式探索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多种形式下基本计算技能的巩固(单纯计算,趣味游戏,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1.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分桃子•淘气的猴子•送温暖•买新书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613.探索计算的方法5455尝试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借助直观材料让学生分一分将分的过程与算式对应起来探索竖式的写法探索有关“零”的除法发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独立尝试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运用直观的操作理解补“0”的道理学生可能出现不补0(跳位商)和空位(不要最后的零。根据学生的能力确定教学进度57在认知冲突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竖式的方法竖式的好处:通法、机械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验算的好处和方法。614.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6655、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相关的知识对练习“量”的认识:——以《标准》为要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每分1—2题)——注重练习的质(丰富多彩,动静结合,抓住学生的错误)。——练习过程中的数学推理(计算的理由,发现规律)。——技能要引向直觉(与估算的结合)——循序渐进。——做一些研究(学生常见的错误;必要的练习的度)。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数与代数本单元主要内容认识千克、克、吨体验1千克、1克、1吨的实际质量已学的主要内容一年级下册•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二年级上册•●时、分、秒后续学习主要内容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情境活动(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有多重(千克和克的认识)41吨有多重(吨的认识)练习四搭配中的学问(专题活动)1机动12、教学内容安排与课时建议1、在体验活动中,认识质量单位1918在比较物体的质量中引出质量工具体验千克、克及两者关系确立身边的参照物,估计物体的质量将估计与实际质量进行比较“体验”的系列设计(1000克—100克—10克—1克)教学过程建议: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认识秤。2、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拎一拎、说一说。3、建立克的重量观念。4、单位换算。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2、在估计活动中,认识并体验“吨”在估计具体物体的质量中,引出1吨的单位帮助学生体验单位(如多少学生的体重是1吨)能根据实际情景,选择适当的物体质量单位(寻找使用错误的质量单位)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加强常见物体重量的估计21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质量单位适当地安排一些测量质量的实践活动,以便学生进一步体验质量单位,并逐步形成估计重量的参照物。20第七单元:年、月、日数与代数本单元主要内容认识年、月、日;知道日历上的重大节日并会简单计算时间认识24时的记时法。已学的主要内容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内容编排与分析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情境活动(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年月日4看日历猜生日一天的时间(认识24小时记时法)时间与数学(一)5时间与数学(二)整理与复习(二)2、教学内容安排与课时建议1、在交流过程中,归纳年、月、日的知识交流年月日的知识在观察年历中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特点在观察中发现闰年排列特点——把事实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发现规律的载体692、学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