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语文《惊弓之鸟》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意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教学难点:理解更赢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成语的比喻意义。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通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二)教学过程1、了解学习本课的训练点。这个单元我们进一步明确读书做记号的好处,并统一几种读书记号,以便今后学习。2、默读学习提示,思考:①读懂了什么,用……划出。②不懂的,用——标出。(2)交流自学体会,明确:①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学做读书记号。②介绍了几种常用读书记号:用…标出重点词句;用——标出疑难问题;用(1)(2)(3)……标自然段序号;用分段。(3)做读书记号有什么好处。(4)小结:读书时做些读书记号,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习惯。养成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参考资料,少熬夜!有助于我们边读边思。这节课,我们要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3、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间:课题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理解的难点是之)(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大雁)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你知道些什么?4、自学课文,学做读书记号:(1)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用划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2)学习生字,通读课文。(3)默读课文,按课后习题3的要求,做读书记号。5、检查自学:(1)出示生字词,学生相互提醒字音,形上的难点。字音:更(多音字)、嘣(后鼻音)。字形:比较羸与赢,哺与崩。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重点词可随文理解。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3)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分段指名朗读并评议。6、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谁的什么事?讨论:课文哪部分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哪部分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分段。7、再读课文,质疑问难:对于一些主要问题共同做好读书记号,下节课解决。如:为什么说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更羸根据什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8、作业:(1)抄写词语;(2)完成部分课堂作业。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2、深入质疑,释疑,理解最后一段四句话的逻辑关系。(二)教学过程1、复习词语,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2、更羸魏国回忆上节课的疑问,明确学习目标。3、学习第一段参考资料,少熬夜!默读:完成课后习题2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理解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①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你们平时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②朗读指导。(2)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①指导朗读;②引导深入质疑。(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4、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1)什么叫能手(2)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从哪些地方能看出。(3)你还知道什么能手5、学习第二段:(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遗漏第1课时的问题)(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4)(追问)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作业: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有能力的背诵。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乌》这个成语故事。(上限:创造性地复述。下限:按课文顺序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二)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参考资料,少熬夜!(2)分角色朗读,讨论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2、看图复述《惊弓之乌》。(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自定复述目标:①在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行为表现,还可以加头补尾;②按课文的顺序,用课文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3、揭示喻意。(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听写词语:惊弓之鸟、本事悲惨、孤单失群、愈合裂开、更羸、魏国作业:作业本4、7题。惊弓之鸟教学设计2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出示预习提纲: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生词。2、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1)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参考资料,少熬夜!更羸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学习第九段。为什么他啊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生找出第九段,抽生读。默读九段,思考自学:(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标出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用波浪线标出他的分析。(4)、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用因果关系练习说话。从而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9段。反思:由于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所以一开始提出“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这句话是全文的重点,是更羸对魏王讲述能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学生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回答。教师就可直接抓住重点进行教学。更羸经过认真、周密的思考、分析,才胸有成竹地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掉下来了。”所以魏王由当初“不信自己的耳朵”到最后口服心服。由此可见,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一边认真读,一边思考、分析,学生才能了解更羸推理的严密性,知道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从而心生敬佩。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明白一些事理,通晓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本文是本单元的第2篇课文,也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让大雁掉了下来,教育学生学习更羸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好习惯。本文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记叙。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雁落的原因。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故事有趣,学生们很爱学。本课安排在这儿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很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本文正合学生胃口。与前两个单元赞美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是不同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内容。学生对本课的生字学习已有了提前的预习,还有不少学生能听写词语了,所以在生字词语教学上可以少下点功夫。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不做过多解释,只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学。如“只要……就……”“大吃一惊”“一……就……”等词句的理解,再让学生把文中的空白,这两个人物每次怎样地说给补上,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人物当时的语气、心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4、激发学生爱读成语故事,并想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明白更羸说的4句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教学难点: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引发思考,揭示课题二、指导自学并检查学情。三、精读课文,研读重点词句,品悟本文。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教师板书“鸟”字,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你猜一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学生试着理解“惊弓之鸟”的词意。2、放配乐录音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什么?1、自由读文后思考:屏幕展示几个问题:(1)把自己昨晚预习后还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圈出来,小组合作解决。(2)把每个自然段序号标记出来。(3)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在心里读出人物当时的语气来。2、借多媒体给学生讲生字,包括正音、组词、结构、偏旁、字义及怎样写好这个字的方法。如重点强调:参考资料,少熬夜!“魏国”的魏读作wè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与“赢”字的区别是什么?怎样能快速记住它?“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3、理解重点词语。屏展:悲惨愈合拼命大吃一惊1、记事作文的六要素是什么,你们还记得吗?那本文的写作顺序是这样的吗?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和我们学的:本文的写作顺序先写事情的结果,再讲事情的经过,最后是事情发生的原因。给文章分段落。2、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或者说你知道了什么?师讲,这是结果。学习词语“能手”及简介故事背景。3、读第二、三段。屏展思考:更羸见了天上飞的大雁说了什么?这里有一个今天我们要学的关联词:“只要。.。.。.就。.。.。.。”谁能用上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说话时他的语气是怎样的?可以加上一个什么样的语气词?写上“自信”“很有把握”等词。你从书上的哪个词看出更羸的语气是这样的?(仔细)魏王呢?他的表现是什么?语气又怎样呢?请把补在书上。思考后并写“吃惊地”“怀疑地”“不相信地”4、过渡,更羸请求一试。个别读第四段生读第五段,用横线画出更羸的做法,用圈出鸟的动作。思考:两个“直”字说明了什么?5、个别生读第六段,问:魏王见了此景的表现是什么?吃惊什么呢?谁能说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情景?你能用这个词说个句子吗?魏王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写上“大吃一惊“很震惊”“很佩服”……6、全班读第七段,屏展思考题:(1)更羸说了几句话?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哪句话是更羸看到的?哪句是分析的?哪句是更羸推测的结果?(2)你从更羸的话里学到了什么?(3)学习本文的另一个关联词:一。.。.。.。就。.。.。.(4)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1、分角色感情朗读,注意人物的语气。2、我们要向更羸学习什么?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它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3、有兴趣地同学可以在课下与同学们组织一场讨论会,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大雁把更羸告上了法庭,说更羸让他第二次受伤。而更羸却说是大雁心理素质不好。学生听录音,思考问题,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预习时的难参考资料,少熬夜!题。回答问题的学生面要广,在老师的趣味评价中认可自己教育自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分段用“能手”说句子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人物语气。搜索头脑中相同语境的近义词
本文标题: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5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