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一)财务分析的目的•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所有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不适合特定报表使用人的特定目的。报表使用人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组织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的要求。•尽管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分析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财务分析目的可分为两大层次:–业绩评价:包括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价值评估:包括衡量市场价值的各种比率。(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使用人财务分析需求者出发点分析内容权益投资者是否投资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盈利状况、股价变动、发展前景;盈利水平、破产风险、竞争能力;筹资状况;债权人是否贷款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偿还本息能力流动状况盈利状况、资本结构治理层和管理层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定报酬计划财务报表全面分析自身的经营业绩财务分析需求者出发点分析内容政府和相关监管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纳税情况、遵守法规和市场秩序及职工收入和就业情况注册会计师减少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盈利性和破产风险财务数据的异常变动供应商长期合作信用政策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客户与公司的长期关系财务实力、发展趋势、持续供货能力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经营持续性、盈利能力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2.因素分析法•含义: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连环替代法•1.连环替代法•设F=A×B×C•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实际:F1=A1×B1×C1•基数:F0=A0×B0×C0(1)•置换A因素:A1×B0×C0(2)•置换B因素:A1×B1×C0(3)•置换C因素:A1×B1×C1(4)•(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二)差额分析法•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A0)×B0×C0–△A×B0×C0•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B0)×C0–A1×△B×C0•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C1-C0)–A1×B1×△C•(三)应注意的问题•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排序:先绝对数指标后相对数值表、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只是在某种假定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就不会是这种影响结果。因此,应力求使假定符合逻辑,具有实际经济意义。•【例】某企业2011年3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6720元,而其计划数是54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1320元。项目单位计划数实际数差异产品产量件12014020材料单耗千克/件98-1材料单价元/千克561材料费用元540067201320•计划指标:120×9×5=5400(元)①•第一次替代:140×9×5=6300(元)②•第二次替代:140×8×5=5600(元)③•第三次替代:140×8×6=6720(元)④•②-①=6300-5400=9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③-②=5600-6300=-7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④-③=6720-5600=112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900-700+1120=132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计划指标:120×9×5=5400(元)①•第一次替代:(140-120)×9×5=900(元)②•第二次替代:140×(8-9)×5=-700(元)③•第三次替代:140×8×(6-5)=1120(元)④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和局限性•(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1)会计环境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和会计的管理、税务与会计的关系、外部审计、会计争端处理的法律系统、资本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2)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3)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4)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2)公司会计战略因素•会计战略是公司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公司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如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由于以上两个原因,使得财务报表本身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1)财务报告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的只是其中一部分;–(2)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3)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使财务报表会扭曲公司的实际情况。•2.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财务报表的规范性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鉴证、把关。•应注意常见的危险信号:–财务报告的格式不规范;–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要注意大额的关联方交易;–要注意大额资本利得;–要注意异常的审计报告。•3.比较基础问题•1、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有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选一组有代表性的公司求其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更有意义。•2、趋势分析以本公司历史数据为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且会计规范的改变会使财务数据失去直接可比性。•3、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为比较基础。但实际和预算出现差异,可能是执行中有问题,也可能是预算不合理。§2财务比率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对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分为:–存量指标:有净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可供偿债资产数量);–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比率。•1.营运资本–1)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量的差额比较,即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2)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分析:•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并不足以保证偿债,因为债务的到期与流动资产的现金生成不可能同步同量。•B.应保持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营运资本作为缓冲可保证短期偿债能力。•C.营运资本是长期资本用于流动资产的部分。•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0,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动资产,财务状况稳定。•营运资本<0,长期资本<长期资产,部分长期资产由流动负债提供资金来源,偿债所需资金不足,需另外筹资。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比较。很少直接使用营运资本作为偿债能力的指标,其合理性主要通过流动性存量比率来评价。长期资本用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于长期资产•2.流动比率–1)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意义:体现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分析:•流动比率更适合企业之间(横向)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纵向)的比较。•通常认为流动比率在100%~200%较为适当,近来许多成功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低于经验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注意:–该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变为现金并用于偿债,全部流动负债都需要还清,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流动比率高并不意味着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也可能是因为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金流量;–从短期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会造成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是否合理;–2)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变为现金并用于偿债,全部流动负债都需要还清。但实际上•①有些流动资产账面金额与变现金额有较大差异;•②经营性流动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不能全部用于偿债;•③经营性应付项目可以滚动存续,无需动用现金全部结清。–3)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流动资产的质量•(2)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的问题•(3)流动比率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4)分析时应剔除虚假因素的影响•3.速动比率–1)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可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非速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非速动资产的变现时间和数量有较大不确定性:•①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作处理或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存货估价可能与变现金额相差悬殊。•②待摊费用不能出售变现。•③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数额有偶然性,不代表正常的变现能力。–2)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3)分析:•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4.现金比率–1)现金资产:速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2)公式:•现金比率=现金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表明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还保障。•5.现金流量比率–1)公式•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2)“经营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代表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3)该比率越高,偿债越有保障。•分析:–现金流量比率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量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更加直观、谨慎。–但并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6.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①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②减弱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经营租赁合同中承诺的付款,可能是需要偿付的义务;•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阶段付款,也是一种承诺,应视同需要偿还的债务。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1.资产负债率–1)该比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率是通过负债取得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公式中的资产总额则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分析:资产负债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分析:–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大,则说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了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可利用财务杠杆的原理,得到较多的利润,反之,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不够。–应该将长期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保守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因为资产在破产拍卖时的售价不到账面价值的50%。•2.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二者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表明1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数额。–2)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表明1元股东权益拥有的总资产•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分析: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
本文标题:02财务报表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7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