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关于中学数学教案范例【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中学数学教案范例【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学数学教案范例【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大班数学教案:圆柱体【第一篇】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2、感受和体验平面下立体图形的不同。活动准备:皮球、乒乓球、茄子、萝卜、易拉罐、水杯(有把的)、笔等实物,圆形纸片。活动过程:一、认识球体1、请每一个幼儿取一些圆形纸片和一只乒乓球,让幼儿分别观察、比较。运转圆片及乒乓球时形状怎么样?发现了什么?(幼儿运转圆片发现有时看上去是圆形,有时不圆,有时成一条线。拨动乒乓球时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2、小结:这些圆片,正面看是圆形,转动后有时看上去是椭圆,再转动成一条线,继续转动又成了圆形,而乒乓球就不一样,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因为它是球体。(让幼儿知道球体名字)3、请幼儿将各种球和茄子、萝卜等玩一玩,转一转,滚一滚,并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有的东西转得慢,时间短,滚不远。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的是球体。4、请幼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如皮球、弹子、篮球等,凡举到麻球、西瓜、土豆时教师应肯定:“对,像球体。”)幼儿说不出时教师可以把已准备好的球体物品让幼儿观察,启发引导。二、认识圆柱体1、请幼儿将铅笔、易拉罐、水杯滚一滚,玩一玩。2、组织幼儿讨论并帮助幼儿总结:你发现了什么?如:有的东西可以滚动,有的东西滚不了,铅笔、易拉罐可以滚动,水杯(有把的)不能滚动。3、请幼儿观察并说出,铅笔、易拉罐的共同特征。4、教师小结:上面是圆形,下面也是圆形,二个圆形一样大,中间一样粗的物体是圆柱体。参考资料,少熬夜!5、厨师大小,高度不同的圆柱体实物,让幼儿知道凡是符合以上特征的都是圆柱体。6、请幼儿想一样,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三、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幼儿逐个摸出袋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柱体,球体分类。活动结束:由圆形过渡到球体,对幼儿来说较有难度,应让幼儿在充分的操作和比较中感知球体和圆形的区别。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二)引入新课新课:二次根式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参考资料,少熬夜!例2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解:略。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解:(1)由2a+3≥0,得。(2)由,得3a—10,解得。(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数学教案:连加连减【第三篇】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会口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对计算结果出现分子是”0“的情况,会正确写”0“。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计算下列各题。-++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探索研究1、揭示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题意。问:这道题里有几个分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讨论,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可能大部分同学会说出按顺序分两步计算,即先计算+,得出的和再和相加。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出也可以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加起来,分母不变。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写完得数1后,引导学生再认真审题,明确题中已知条件中的分数是有单位名称的,所以在写出计算结果后还要注上单位名称。3、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减。教师出示例5。启发学生思考:题中的”1“是整数,而另外两个数是分母为12的分数,能直接相减吗?怎样才能直接相减呢?(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同学们根据例4连加的计算,能算出这道题吗?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当学生把计算结果写成0时,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在分数除法中,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因为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自然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三、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小结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2、指名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结果应该注意什么?(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四、课堂实践做例5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八的第5~10题。六、思考练习练习二十八第11题。数学教案:连加连减【第四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式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学难点: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同时学会倾听、交往与合作。2、理解连减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演示情境图(聪明屋)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聪明屋里去玩玩。在聪明屋里有很多聪明题,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明。看,四位小动物先出来欢迎我们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长颈鹿小狗小乌龟小猫2+34+09-38-15+44+36-29-0师:你想和谁交朋友,就算算它带给你的题目吧!(请四位学生口答)2、小结师: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你们可真了不起,希望你们在聪明屋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2、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名学生口头列式。5+2+1=(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参考资料,少熬夜!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3)比较不同。(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三个数,两个加号)(4)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就叫连加。(板:连加)3、说算理。师:这个算式你会算吗?(指名说: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请学生跟说,齐说,同桌说。(二)探究连减1、说图意。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3只,又跑掉了2只,还剩下几只?)指名说图意(同连加)2、写算式。(1)师: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减法,为什么?学生列式。(板书:8-3-2=)齐读算式。(2)师:这道算式和以前的减法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3)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几个数,用连减。3、说算理。师:你会算吗?(先算8-3等于5,再算5-2等于3)学生跟说,齐说,同桌说。(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三、练习巩固师:聪明屋里还有很多聪明题,需要我们小朋友来解答,请你们帮帮这些小动物的忙。1、课件出示燕子图、猪八戒吃西瓜图。(请学生复述图意,再在课本上列式计算,并说算理)2、课件出示小棒图和三角形图。(方法同上)3、算式(折叠卡片)。——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4+16+4+04+3+22+2+48-5-39-5-410-6-28-0-64、应用。聪明屋里的商店里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去看看吧。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出示表格。食品火腿肠果冻面包可乐QQ糖薯片单价2元4元1元3元1元5元1、你选择几种食品,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连加。自己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再全班交流)2、如果,妈妈给你10元,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连减。4人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记下来)
本文标题:关于中学数学教案范例【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4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