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班主任培训关注心理向阳而生附讲座稿PPT
哀伤事件校园欺凌抑郁自杀下雨了我们会是孩子的避风港吗?班主任培训——关注心理,向阳而生遭遇校园欺凌-孩子需要我们为TA撑腰误导性信息老师沟通有误共情、提供支持学生遭遇校园欺凌请你告诉孩子,如果我们一次不成功就退缩了,只会让他觉得你害怕了,你不敢反抗。每一次遇到欺负,你都及时和老师求助,老师和家长反复地为你撑腰,也是在告诉他,你是不可欺负的,起码在大人可见的范围内,能更加关注你的安全、留意到你的不适感。如果,屡教不改,我们也会采取司法措施来帮助你的,不要害怕。如果真的很恐慌,我们可以先坐下聊聊,不着急去班里。【当孩子和我们说“没用的,他还是会欺负我的(到处造谣我)”】敬畏感——法律责任高敏感性稳定自我【情境】小A是个每科成绩都拿A的尖子生,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而且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但是在最近的考试中,她的数学考砸了,于是她感觉自己是个十足的失败者,很快感到压抑、沮丧和愤怒。小B跟闺蜜每天形影不离,遇到开心或难过的事情也总是会跟对方倾诉。但是今天傍晚,小B想要约闺蜜6点一起去跑步,闺蜜回答她今天8点前已经有了安排,只能在8点后再来找她。小B很生气,觉得闺蜜太自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处于消极情绪中的孩子总是倾向于过滤自己的经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不快的方面,这样的过滤,就像戴着黑色太阳镜生活,过滤了灿烂的阳光,无法看见美丽的世界。“拨开迷雾——DBT中的“全景图”平衡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全景图”是DBT中情绪调节的基本技巧,与“过滤”正好相反,可以帮助你平衡想法和感受。如果你一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负面证据上,那么你可以通过寻找与你痛苦想法相反的证据来帮助你看到“全景图”。当你发现一些学生总是容易处于消极情绪的时候,建议他们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2.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和感受?3.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想法和感受?4.有什么证据与你的想法和感受相矛盾?5.看到全景图后,你如何理性看待这件事?“全景图”使用指南下雨了,教会孩子撑伞,雨停时,帮助他们摘掉太阳镜看到灿烂的阳光。一起努力谢谢聆听班主任心理讲座——下雨了,我们会是孩子的避风港吗?各位班主任好,今天要和大家开这个讲座,想了很久到底要讲什么?我觉得管理学生你们都是专家,我也需要和大家多多学习,后来我回忆了一遍最近学生的辅导,以及周末网络上关于学生心理的热文,我找到了四个关键词,校园欺凌,哀伤事件,抑郁、自杀。这些词语看起来都是独立的,但是在我的辅导经历中,我发现一旦触发任何一个,其他都会在不同程度被启动。也是我们心理上常说的危机事件。最近一直在下雨,不禁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孩子心里下雨了,我们会是他们的避风港吗?一、海南欺凌事件——严重性首先我们来看看周五热点新闻。海南一名13岁女生被同学和高年级学生,在校外多次脱衣,殴打,导致耳膜穿孔,甚至被拍了群殴视频发到网络上,看到视频的时候,也许共情太深了,我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和害怕,忍不住红了眼眶。听到孩子因为太痛但又不敢大声求救只能发出的微弱声音的时候,我觉得很心疼。而从事件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事情早在3月13日就已经发现了,但是18日父母才处理,那中间这五天,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过的,学校老师是否有发现,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差,起码这五天,她心理下雨了,却没找到避风港。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是怎么评论这个事件的。官方调查回应说双方是因琐事口角引发纠纷,学校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失责的校长被免职,并且认为在这个事件中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没有及时介入,促使事态升级。也许会有人觉得校外发生的,这也关我们事?但是不可否认,孩子已经长期被肢体欺凌,伤口明显,学校老师都没有发现介入,真的说不过去。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我们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因为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恐惧的事情有多,我们的支持也许能打开他们的眼界和胆量。二、欺凌自杀微博——谈话分析看完这新闻,微博给我弹出了一条3月26日发布的微博,一名学生在微博上发表抑郁想自杀的信息,在我看来她是在发出求助信号,因为长期被关系欺凌的她实在太痛苦了,从而诱发了抑郁和焦虑,现在居家休息,但是精神折磨不断,同学不但没有关心,还恶意地把她移出群聊,让孩子感觉到了人际中断和贬低。只能在微博上和陌生人倾诉,但是在公共平台求助也存在风险,我们来看看第一条评论,居然是在支持博主自杀,而且非常具有煽动性地引导在学校里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有了不好的念头后,网络是个危险的地带,因为你很难控制她在网络里提取什么信息.所以头脑不清晰,情绪激动的时候最好让孩子暂时离开网络。看到这里,我疑惑为什么不去求助老师呢?看到孩子的评论后,非常诧异在她心里,学校可以依靠的老师,居然成为了带头欺负她的人,我私信了她,但没用得到回复,虽然没了解到具体事实,但是这个老师和孩子肯定是发生过什么事情,这也警示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那些高敏感的孩子,有些话你和大部分学生说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当你发现学生表情不对劲,情绪反应很大的时候,要及时了解她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想法,解开误会和不合理偏激的想法,避免此类高敏感群体的想法糟糕化、绝对化。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位网友的评论就非常专业。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先是表示自己很认真倾听她的故事,其次是要共情她内心的痛苦,而不是告诉她这是小事,或者给与不恰当的建议。其次,提供可以支持的资源,比如你本身愿意倾听,校内的老师应该要让孩子感觉到事情是可以解决的,打破欺凌者天下无敌的神话,给受害者面对的勇气和信心。我也衷心希望这个小朋友可以多看看这些支持性评论,但事实上,在网络世界里,连大人都很难控制地就会选择去看一些负面信息,所以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还不足的未成年人,还是建议多控制网络软件地使用,避免二次伤害。三、校内老师如何做离开中学教学一年多,我已经很少听到这样残忍的人际冲突了,以至于让我差点以为世界太平了。但是最近我们的学生辅导中,我发现小小朋友居然也出现了一些欺凌的苗头,面对欺凌,和威胁,孩子充满恐惧,不敢反馈,无论是不是误会,一旦发现苗条,我们及时干预,起码会让孩子知道欺凌行为不可尝试。校园无欺从娃娃抓起。(一)大框架针对校内老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根据我的理解,做了个框架图,大致应该从发现、救助、制止、预防四大方面入手。首先如果在平时发现以上这些苗头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这也是我们每学期普查中提醒班主任访谈和观察的内容,也像我一开头说的,欺凌、抑郁、自杀等等动一发而引全身,都是心理危机范畴内的。尤其是学生说有人针对他,我们就要具体地问问是如何针对的,并小心求证。当发现了真的有校园欺凌行为,对于受伤者在校内就要立马开展救助,包括联系校医和心理老师,情节严重还得及时报警处理。然后是制止,与欺凌者家长沟通,并集体教育严肃教育,绝不姑息(这一部分,我觉得听部分有经验的老师说,自己曾经在班会上,用眼神示意法,不点名就让欺凌者脸红不好意思。)从受害者角度出发,我们还得低调补救,保护孩子隐私,如有不好言论和视频在网络传播,一定要彻查,并抓到源头勒令其删除,并由欺凌者承担制止谣言的任务,必要时,请欺凌者出面澄清和道歉。粉碎谣言。(网络上最近大肆宣扬的某个老师的做法,她是这样做的,请全班学生在欺凌者身上贴负面标签,看似让他感同身受了,但实则可能加剧了欺凌者对受害者的憎恨,甚至会加剧他的欺凌行为,因为有研究表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大部分都是高敏群体,高自尊容易感到丢脸和自责,情绪起伏大。这样的处理方法有待商榷。与其让欺凌者觉得我们公开阴阳他,增加他的愤怒感,倒不如客观地公正地让他知道行为地严重后果(比如违反法律),并让欺凌者承担责任,明白做错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由他们去制止不好言论的传播,这个过程他们也能感受到被传谣和被欺凌的无助和伤痛。事后,还得继续关注到学生的动态,在班会上就近期现象开展德育教育;定期和心理老师汇报孩子情况,方便接手的心理老师更好地开展辅导。最后就是我们现在致力在做的事情,预防校园欺凌。做好校园欺凌普法,引导孩子认识校园欺凌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行为不可取,后果严重。发现有比较孤独的孩子,我们可以发挥老师的权力,适当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助力孩子融入群体,避免成为孤僻被欺凌的人。(二)具体技术当孩子和我们说,没用的,他还是会到处说,请你告诉孩子,如果我们一次不成功就退缩了,只会让他觉得你害怕了,你不敢反抗。每一次遇到欺负了,你都及时和老师求助,老师和家长反复地为你撑腰,也是在告诉他,你是不可欺负的,起码在大人可见的范围内,能更加关注你的安全、留意到你的不适感。如果,屡教不改,我们也会采取司法措施来帮助你的,不要害怕。如果现在真的很恐慌,我们可以先坐下聊聊。当然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年龄小的欺凌者,无知且缺乏敬畏心,需要我们老师本身就懂法,及时回应到他们的无知,增加他们的敬畏心。接下来看一个关于校园欺凌法律责任的视频。如果有人无知无畏地说“我没有12岁没办法制裁我”你完全可以和他说法律对于屡教不改地未成年人会安排专门的学校集中教育,对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如果情节严重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等到法定年龄再实施刑事处罚。你会很长一段事件失去自由。刚刚也说到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是高敏感群体。而且研究表明,很多欺凌者曾经也被欺凌过。无论是欺凌还是被欺凌,我们都不愿学生成为这样的角色。所以预防环节里,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高敏感的群体,要教会他们稳定自我的技术。我们来看两个高敏感学生的例子,一起看看他们认知上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请XX来说一说。没错,成人的思维一下子就看到了孩子不合理的点在哪里,小A因为偶尔的一次数学考砸,就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完全过滤掉了过去所获得的成功;小B被闺蜜偶尔一次的拒绝而掀翻了友谊的小船,过滤掉了闺蜜8点忙完就会来找她的现实。这都是小A和小B在思考过程中的过滤行为。处于消极情绪中的孩子总是倾向于过滤自己的经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不快的方面,这样就会陷入一种受限制、沉默压抑的状态。这样的过滤,就像戴着黑色太阳镜生活,过滤了灿烂的阳光,无法看见美丽的世界。在这里推荐DBT中的“全景图”。“全景图”是DBT中情绪调节的基本技巧,与“过滤”正好相反,可以帮助你平衡想法和感受。如果你一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负面证据上,那么你可以通过寻找与你痛苦想法相反的证据来帮助你看到“全景图”。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全景图”使用指南,当你发现一些学生总是容易处于消极情绪的时候,建议他们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1.发生了什么事?2.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和感受?3.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想法和感受?4.有什么证据与你的想法和感受相矛盾?5.把上面的信息整理后,就成了事件的全景图,然后再请学生尝试理性看待这件事。比如针对案例中小A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运用“全景图”帮助她:通过提问谈话,帮她整理思路,通过比较支持性和反对性证据,得出理性的思考,共情他努力学习而且一直都很优秀,突然拿了B的难受感,并且告诉他这是人正常的感受,但是我们要看到自己常常能拿到A的这个部分,肯定她的能力,调整状态重新出发的。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学生的自我掌控感,减少无助感。面对胆小的受害者,我们同样也可以不断地引导她找到相反证据,给与支持,让他感受到应对欺凌地可能性,找到生活地希望感。大家可以拍下来方法,有空自己根据这个思路练习一下。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对相反证据的寻找会帮助消极情绪的学生拓宽视野,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积极的经历和希望感。最后希望,下雨时,我们能教会孩子撑伞,雨停时,帮助他们摘掉太阳镜看到灿烂的阳光,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本文标题:班主任培训关注心理向阳而生附讲座稿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6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