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5篇【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5篇”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帮!喜欢就下载吧。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的目的。二、教学重点: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三、教学难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四、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小视频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1.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请翻开单元导语页,齐读单元导语。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板书课题——竹节人2.猜一猜课文写什么?(预测、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策略秘密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围绕竹节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预设:刚才同学们自觉运用了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的学习有哪些要求?板书:有目的地阅读(三)聚焦阅读任务,分组合作阅读1.明确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分组前指导:要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阅读时关注的内容一样吗?采用的阅读方法一样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快速浏览课文选择内容)2.分发学习单,出示阅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PPT出示阅读要求:(1)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2)对照任务,反复细读文段。(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单。(四)交流阅读收获,提升语文素养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指南1.介绍完成的制作指南,你们是如何阅读的?主要关注了哪些内容?预设一:我们小组在完成制作指南时重点关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通过细细的阅读、圈画关键词梳理出了制作指南准备材料和制作步骤部分。预设二:我们先找到描写制作过程的段落,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提炼了制作竹节人的要点。预设三:我们关注了课文的自然段,知道了竹节人的玩法。总结:阅读要仔细,搜集信息要全面;阅读关键信息时,要学会根据需要进行整理。2.展示、评价优秀作品,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写作。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制作指南,阅读上有什么收获?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先快速地浏览了课文,找到了制作竹节人所对应的段落。对于与任务有关联的内容,我们进行了细读,其它内容,我们则进行了略读。板书:提取关键信息任务二、品读乐趣体会情感1.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你们是怎么读出来的?2.关注语言、精读品味语言。(1)预设:出示第11-13自然段,师生配合读出神气。孩子们用各种材料装饰竹节人,给竹节人起上各种名号,把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2)预设:出示第17-18自然段,这三个词常用作武术招式名,形象而生动,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强大,可见竹节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学生活动:做动作,读句子,再想像其他有关武术招式的四字词语,欣赏竹节人打斗的视频,为视频有感情的配音。)(3)预设:出示第19自然段,你从那些词语中感受到乐趣?读第18—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预设: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反映了观众很投入;“攒”的意思是“聚”,表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入迷。总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板书:抓关键词句)(五)回顾过程、教师总结。1.这节课,同学们根据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段落,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了阅读,体会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完成了玩具制作指南。2.下节课我们将要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同学们,下课!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继续完成任务1.分组检查字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暴露无遗忘乎所以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大步流星轻手轻脚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虎视眈眈2.根据任务,明确内容。任务三的阅读任务,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呢?(形成策略意识,采用适当阅读方法。)预设: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关注第20―29自然段。(二)细读课文,验证阅读任务1.默读课文,讲一个有关这位老师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忘乎所以”这三个词语。(出示)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起因(虎视眈眈)经过(怒气冲冲)结果(忘乎所以)2.指导故事的梳理。板书:复述故事小组内讲一讲,推荐优秀同学在全班展示。(三)分享学习经验,形成策略意识1.结合课后三个学习伙伴的交流情况,回顾一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了哪些内容,采用了哪些阅读方法。2.交流反馈。预设:任务一,重点关注了课文3~18自然段,提取了关键信息。预设:任务二,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预设: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了老师没收竹节人的动作、玩竹节人的神态描写。小结:同1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板书: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3.实践运用:读1文章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阅读”。如果是一本书,你觉得可以运用这一策略么?预设:有目的地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跳读,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短时间翻阅多本书籍。结束语。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交流,品味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美好的童年时光,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2.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阅读本文后学生能在会心的微笑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一些评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生活照片。师: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你们是否想起美好的童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童年,享受童年的快乐吧!板书:竹节人。二、潜心交流。1.谈话带入。光阴似箭,一晃,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童年,是那么美好!在你们的童年里有哪些有趣的往事赶快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2.回顾概括。(1)提炼关键词:瞧,一提起童年,大伙都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还是先来回想一下作家笔下的童年是什么。课件出示: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告诉了我们她的童年是(怀念向往),费奥多罗夫在《童年的发现》中发现了什么?让我们懂得了童年是(敢于探索),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是(自由快乐)。(2)总结方法:你们看,我们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就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抓关键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抓关键词)。3.阅读概括。(1)阅读文章:刚才我们分享了作家的快乐童年。其实童年还藏在《竹节人》这文章中,请同学们分组去阅读,想想范锡林笔下的童年是什么?(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读写下列字词:豁威风凛凛疙瘩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雕跺脚颓然沮丧趴屉字词释义:豁:裂开。叉:分开。俨然:形容很像。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弄巧成拙:想用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作鸟兽散: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散逃离。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悻悻然:怨恨失落的样子。酣:尽兴,畅快。鏖战:激烈地战斗。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3)交流概括:童年是什么?谁能像刚才那样用一个词来告诉我们。《竹节人》——充满童趣(评价:“抓关键词”这种读书方法,同学们运用得真好!)三、感悟方法。童年藏在作家的笔下,童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童年还藏在孩子们的游戏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竹节人》,跟随作者去看看,他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年代玩什么,怎么玩?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划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想想为什么?1.学生用心品读。2.读后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总结读书方法。第一,抓句子“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1)你们见过竹节人是什么样的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2)教师课件出示描写竹节人的句子,这就是描写竹节人的。(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4)总结方法:你看到了怎样的竹节人?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我们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想象画面)第二,抓句子“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1)同学们,你们课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都在干什么?感觉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部分。(2)再次读句子,你又有什么感受?(3)总结方法: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板书:联系生活)3.总结:走进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快乐,还收获了两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四、践行阅读,推荐阅读。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难以忘怀。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我们的童年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啊,童年是多么令人向往!童年,正是一首这样绮丽的小诗,指名有感情地朗诵。童年,就像五彩缤纷的梦,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童年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走进童年,我们充满了美丽的梦想;走进童年,我们享受着无穷的欢乐!课下,让我们继续阅读童年,可以读读高尔基的《童年》,林海音的《童年乐事》,不让童年的欢乐悄悄溜走,愿你们在快乐阅读中继续享受童年!作业布置阅读是一种选择,不同的阅读目的,有不同的阅读关注。从下列任务中选取一个,关注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介绍或讲述的文字。不少于200字。1.写1玩具制作指南;2.介绍传统玩具的乐趣;3.讲述课文中老师的故事。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3.梳理文章结构。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玩具,导入新课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出示:生字:豁凛疙瘩棍悟裁筹橡雕跺颓沮趴屉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出示: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鏖战沮丧悻悻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③评价,指导:出示: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鏖战:激烈的战斗。沮丧:灰心,失望。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出示:A.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1—4,5—19,20—29B.课文中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06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