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零事故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
零事故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眨眼间时间已经悄然流逝,这个阶段工作就这样过去了,这个时候工作总结必不可少,做好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工作技巧,更好地完成工作。那么我们自己怎么写出1篇总结呢?有请驻留一会,参考下载我们为您分享的“零事故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在此温馨提醒您在浏览器下载收藏。零事故工作总结篇【第一篇】按照奎屯货运中心的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部实际情况,20xx年12月12日下午,我部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将演练总结汇报如下:一、组织实施此次演练前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演练方案,组成了临时指挥小组,安排了配合人员,制订了保障措施。此次演练事故设定为叉车零部件在作业过程中突然脱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由精河经营部处理,整个演练分为:事故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清理和恢复事故现场、事故总结等四个过程,演练历时一个小时。二、演练情况此次演练于上午10点45分正式开始,预设事故发生后,装卸队装卸工立即向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报告,并迅速停止作业。我经营部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之后,立即启动了我部的事故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了事故现场保护,事故报告、事故防控等演练,恢复现场,演练结束后,所有演练人员并对此次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三、取得的经验1、此次演练中,针对行业特点、将特种设备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全体参演人员积极参与,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人心不慌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实现了无任何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我县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加深了使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了应急响应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2、使员工在此次演练行动中掌握应急事故自救和互救常识,各应急救援抢险组及成员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四、存在的不足1、气氛营造不够浓郁。在演练过程中,参与事故处置的人员,没有当作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事故,没有将此次演练作为一次真实的事故来进行处理,参与事故处置人员没有紧迫感。2、整个过程衔接不够紧密。此次演练过程整体比较松散,整体安排不够科学合理。3、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少,思路不宽,不敢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提出的整改措施。4、工作人员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培训少,应急演练少,应急处置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5、设备安全可靠性差,作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投入少,应急人员往往由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临时兼任,素质差,有的根本不具备应急管理知识。五、今后的应急管理工作思路1、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不仅要培训分局特监工作方面的应急管理人员,还要培训企业的应急管理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专家讲课,多演练,多分析,多总结。2、在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督促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应急方面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及时修订和完善自己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应急演练,让应急预案真正发挥作用,在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发生时才能有条不紊的启动和按部就班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创新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推广,举一反三。零事故工作总结篇【第二篇】不知不觉两个月已经匆匆过去,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学习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应我高速二支队各位领导的要求以及朔州市交警支队的统一安排,我于20xx年3月20日至5月20日在朔城区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二组进行交通事故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交流,我们小组感觉收获颇丰,启发良多,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里的事故处理方式与高速有所不同,道路条件复杂,事故形态也各式各样,特别是行人、非机动车、农用车等在高速公路上根本没有,在这里都能见到。带领我们处理事故的民警都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和眼界,让我们了解到交通事故工作面临的新的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更加明确了日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每次跟着出事故现场、画事故现场图、做事故勘查笔录,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更加强了我的现场处置能力。第二,是凡事都要用心。在我们学习期间,我们的“师傅”们在每次出事故现场,对现场环境如何拍照、摄像,如何绘制事故现场图,如何制作现场笔录,以及如何勘查事故现场,对现场痕迹的`提取,判断事故发生前车辆或行人运动轨迹等等。这些他们都毫无保留,认真细心地讲解给我们。在平时没有事故的时候,他们在办公室就组织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并给我们讲解一些当地发生的典型事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辅导训练。还比如,在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时候,他们用心为每个事故受害者讲解整个事故的处理过程,并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这些都让我们感温馨体贴,很人性、很科学,体现了当地民警的良苦用心和周到细心。其实,我们作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同样需要用真心、用爱心,这就是一副灵丹妙药。对发生交通事故的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他们润物无声,在办案的过程中也一定会事半功倍。第三,取长补短,发挥特色。客观地说,各地方、各单位历史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所以各项工作各具特色。比如,相对于地方交警队来说,在高速人员少,工作量大,虽在地方但与当地各警种联系又不紧密,单位历史不长,受传统观念和陈旧思维束缚少,所以我们的很多做法较为先进。但是,不容否认,地方上也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同时,也有着大量的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就是规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可以说,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规律。但是俗话说知易行难,真正做起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认真实践、去探索。这样才能开创出工作的新局面。这应该是个长期的、复杂的任务。我想一定要认清形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吸收借鉴别人的好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特点,更加扎实地开展工作。第四,搭建了平台,增强了交流。衷心感谢各位领导提供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通过两个月的学习交流,和朔州城区交警大队的事故民警一起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畅通交流沟通平台,和他们学习到了许多事故处置的结交了众多高职院校的同行和朋友,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已经约定还会在今后继续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分享经验,共同促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更快的处理交通事故,也为交通事故这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零事故工作总结篇【第三篇】为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高职工使用避难硐室的操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能力,强化应对突发矿井灾害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检验避难硐室人员生存的可靠性,我矿于20xx年5月日9:009:36,组织开展了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活动,演练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演练目的明确,人员组织积极主动性较高整体演练策划、部署能够从矿井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目的明确,力争做到演练与实际统一;从演练效果上,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此次演练单位为综采队,参演人数13人,演练现场,现场职工严格服从现场指挥的命令,严于律己,整装排队,积极参与,认真进行了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完成了演练任务。二、演练结果(一)计划演练时间:20xx年6月6日9:009:40实际演练时间:20xx年6月6日9:009:36;(二)演练地点:东翼回风大巷及永久避难硐室(三)演练项目:事故预想机掘一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无人员埋压,不能正常通风,人员无法通过,需要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对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控、人员定位、电力、照明、医疗及各类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演练。三、演练过程(一)下达命令1、9:00,调度指挥中心通过语音广播通知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要求现场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调度员: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矿值班调度员李建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请立即停产作业,按避火灾路线撤离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2、调度员向总指挥汇报:杨矿,我是矿值班调度员李建功,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已按照预案启动,事故预想机掘一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无人员埋压,不能正常通风,人员无法通过,已通知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参演人员按避火灾路线撤离进入永久避难硐室,请指示。杨矿:同意撤至永久避难硐室避灾,抓紧做好以下两项工作。1立即启动《茂华白芦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进入避难硐室时,不要慌乱,按照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撤离进入避难硐室1、机掘一队早班跟班队长冯建华带领早班人员12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员,佩戴好自救器到达永久避难硐室。9:12冯建华汇报: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现已带领早班人员12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员佩戴自救器到达永久避难硐室。2、到达永久避难硐室门口。通过观察窗,查看是否有人,避免同时打开过渡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确认无人后,由跟班队长冯建华顺时针转动手柄,打开防护密闭门进入过渡硐室,压风气幕与防护密闭门联动,自动开启压风气幕。3、9:16进入过渡硐室后,立即关闭防护密闭门,打开单向排气阀的手动控制阀。4、9:17开启压风喷淋装;开启压气气幕装,每次冲洗约30秒,完毕后关闭气阀阀门。5、9:18气幕冲洗结束后,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后,立即关闭生存硐室门。6、9:18打开生存硐室的压风自救过滤装阀门,并将其流量设为0。3立方/每分钟〃人(如:总共13人,则流量计风量设为每分钟3。9立方)。关闭压风,假设在压风管路没有压风的情况下,打开氧气流量计(逆时针开大,顺时针为关小),并将其流量设为0。5升/每分钟〃人。(如:总共13人,则氧气流量计流量设为每分钟6。5升。7、9:21观察硐室内监测传感器数值,假设一氧化碳浓度大于24ppm,取出相应的一氧化碳吸附剂,按照包装使用说明操作。操作无误完成后,取下配戴的自救器。8、9:23避难硐室内人员通过调度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情况。机掘一队跟班副队长汇报: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现已带领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早班12人、瓦斯检查员、安检员,已撤至永久避难硐室,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了启动。调度员:进行下一步演习。9、永久避难硐室避灾人员对硐室内配有的食品、饮用水、急救包、工具包、灭火器、隔离式自救器、应急照明矿灯及担架等辅助装备进行熟悉操作。(三)演习结束1、9:36,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汇报。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已按照预案完成避难硐室所有科目演习,并对硐室内装备进行了复原。2、调度员:请撤离避难硐室,并恢复门窗等设施。3、调度员:报告杨矿,截止14:36,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已完成所有科目演习,汇报完毕,请指示。4、杨矿:我宣布: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20xx年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圆满结束。四、演习主要特点1、此次演习参演职工15人,组织得当,人员分工细致,检验了发生火灾、瓦斯、煤尘事故避难硐室的启动和硐室内设备操作的动手能力,整个演习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成功。2、应急程序启动、硐室内设备操作、以及信息沟通、人员反应、组织配合等能够满足应急救援需要。3、通过本次演习,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在紧急状态下应变处能力和进入避难硐室后的操作能力,检验了避难硐室人员生存的可靠性。五、演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通过这次演习提高了职工的应急处能力和避难硐室的使用操作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1、个别参演职工对演练程序不熟悉,操作不到位,下一步要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所有下井职工熟练掌握避难硐室的使用方法。2、此次演习是在提前制定方案、并预先下达了通知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演习离实战还有一定差距。3、参演职工在演练过程中,紧张气氛不够,不够严肃,下一步演练要严肃纪律,保持紧张气氛,做到紧上加紧、实上加实,确保演习的实战性和实效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应急演练知识培训力度,加强避难硐室实际操作培训,做到在避难硐室启动时,能够做到熟练操作;做到紧急避险系统设施定期检验,确保设施完好,在应急期间
本文标题:零事故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4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