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
1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吴革联系电话:136****7774电子信箱:wu****@163.com2主题•引言•第一部分新会计准则概述•第二部分新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三部分信贷报表分析流程的改进•第四部分公司财务分析的深化83/89第一部分概述一、背景二、框架三、特色4一、背景85/89一、背景国内背景国内背景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贸易国际化加入WTO至今已经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迅速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超过10%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目前接近10000亿美元境外投资、境外购并、境外上市的公司不断增加经济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健全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了可观察的市场86/89一、背景国内背景二:现行会计标准仍不理想1993年两则两制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2004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87/89一、背景表现一:新制度与老制度并存行业会计制度(1993)企业会计制度(2000)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专业核算办法(17个)问题解答(4个)88/89一、背景表现二:《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较小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2002年国有企业:鼓励实施表现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不全面2002年上市公司实施2004年证券公司实行表现四:会计制度行业倾向加大专业核算办法越来越多89/89一、背景国际背景国际背景一:会计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必然选择《国航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缘何悬殊?》(中国证券报,2006年9月1日)利润差距(2006年半年报利润)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1.47亿元按国际会计准则计算:4.58亿元原因递延税项飞机及发动机大修费用资本化资产评估增值的折旧及摊销810/89一、背景国际背景国际背景二:中国成为反倾销、反补贴的最大受害国——争取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处于有利地位2005年1-10月份,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52起(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涉案金额16.9亿美元。(中国证券报)2006年1月12日晚,欧盟否决了中国鞋企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重要的原因是在财务会计准则方面不符合相关要求,新加关税可能在12%-40%之间。(青年报2006/1/14)2005年6月28日,欧盟初步评估中国提出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结论是欧盟规定的5条标准中,中国有4条没有达到,暂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811/89一、背景国际背景国际背景三:中国近几年与国际会计界交流十分活跃——争取中国在世界会计论坛上的发言权2005年9月7日,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西安发表谅解备忘录2005年11月7日至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发表联合声明2005年11月24日于布鲁塞尔,财政部—欧盟内部市场总司发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06年5月16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中欧会计合作会谈中,表示将与欧盟探讨建立经常性合作机制的可能性,进一步推进中欧会计领域的合作,力争在2007年中欧财金对话第三次会议前取得实质性进展2006年3月25日-26日,财政部会计司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行“亚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讨会”2006年5月12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举行有关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议,并签署了有关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12二、框架13中国会计准则的框架体系:会计改革历程回顾期间突出标志Ⅰ探索阶段1978~1993学习并借鉴国际会计处理方法,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Ⅱ国际化发展阶段1993~2000两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制(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1997开始陆续出台16个具体会计准则Ⅲ会计国际化大力发展阶段2001~2005取消了13个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从2002年开始执行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Ⅳ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体系建立阶段2005~新会计准则的颁布14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财政部新会计准则颁布前15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财政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16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财政部17新会计准则制定:前VS后:2007-01-0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并行驾驭上市公司财政部财政部文件-财会[2006]3号: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指导执行不再执行18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图解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应用指南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1项)具体会计准则(38项)修订原16项会计准则新增22项具体准则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191.存货14.收入27.石油天然气开采2.长期股权投资15.建造合同2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3.投资性房地产16.政府补助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4.固定资产17.借款费用30.财务报表列报5.生物资产18.所得税31.现金流量表6.无形资产19.外币折算32.中期财务报告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企业合并33.合并财务报表8.资产减值21.租赁34.每股收益9.职工薪酬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35.分部报告10.企业年金基金23.金融资产转移36.关联方披露11.股份支付24.套期保值37.金融工具列报12.债务重组25.原保险合同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13.或有事项26.再保险合同具体会计准则一览表201基本准则基本准则是最大的原则,是准则中的准则,也是在起草具体准则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它统驭着所有具体准则。是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由金人庆部长签发部长令发布的。主要规范: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理念、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及其实际工作,并对以后新出现的业务提供处理原则。212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等。特殊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农业和保险合同等。财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10项特殊业务准则18项一般业务准则10项财务报告准则223应用指南一是会计准则解释:对具体准则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作出解释性规定(其中建造合同、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期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未进行解释)二是会计科目(156个)和主要账务处理此外,财政部正在组织编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是结合会计准则制定的具体背景、理由和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实例。23要求:建立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的、适合各行业特点、可独立实施准则体系构成:基本准则(2006年2月15日)具体准则(2006年2月15日)应用指南(2006年10月30日)相比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企业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24三、特色25会计报表的目标之前:是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之后: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CAS2006第4条)1新会计准则制定前后制定的目的之前:为了统一会计核算的标准。(企业会计制度(2001)总则第一条)之后: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企业会计准则(2006)基本准则第1条)新会计准则强调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262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39个会计准则中86次出现“可靠”二字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对资产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新会计准则——第三号第十二条: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273会计准则体系有内容上的创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6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实施284创建了比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准则对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和内容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涉及信息披露的准则有:No.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No.30:财务报表列报No.31:现金流量表No.32:中期财务报表No.33:合并财务报表No.34:每股收益No.35:分部报告No.36:关联方披露No.37:金融工具列报29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是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延司长的讲话,新会计准则的最基本原则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进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重大方面,既立足国情又实现了国际趋同。3.1.2与国际会计准则之比较:小结830/89第二部分新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财务报表的变化二、公允价值的确定三、关联交易和合并会计的影响四、资产减值问题五、研究与开发费用分别对待31一、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变化•资产负债表观•损益表观32商人王某带30万元本金到合肥经商。他用24万元买下一间店面房(税法规定: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20年)。经过一年的经营,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采购、劳务支出共9万元、应酬花费2万元,期末存货按成本价计3万元(其期末市场进货价为2.5万元),店面期末市场价上升到30万元,上交税金6万元,实存现金16万元。他挣了多少钱?实例33资产负债表观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利润34期末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现金16.00存货2.50店面房30.00¥48.50期初资产:现金6.00店面房24.00¥30.00利润¥18.50备注本表所示为理论上严格定义的资产负债观法。35损益表观本期收入-本期费用=本期利润36收入: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销售实现¥30.00¥30.00支出:采购、劳务成本9.009.00应酬2.002.00跌价损失0.500.50税金6.006.00折旧1.20¥18.702.40¥19.90¥11.30¥10.10¥1.2037资产负债表观VS损益表观3.2.3.2比较损益表观资产负债表观目标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股权集中分散重心当期收益全面收益配比当期收入VS当期费用期末净资产VS期初净资产主流地位1940,佩顿和利特尔顿,《公司会计准则导论》的出版。1980,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第1号(确定了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第3号财务概念公告(引入全面收益)。38定义:全面收益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1)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经常项目(营业收入),还包括非常项目(会计政策变更);不仅计量已经实现的损益,也计量已确认而未实现的损益。(2)资产负债观替代传统
本文标题: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2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