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集团财务中心费用成本会计岗位手册表
•对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为决定是否投资,应分析企业的资产和赢利能力;–为决定是否转让股份,应分析赢利状况、股价变动和发展前景;–为考察经营者业绩,要分析资产赢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为判断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要分析筹资状况。第六章公司财务分析公司分析概述•一、公司投资分析与公司管理咨询的差异•从投资的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与从管理咨询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虽然都是进行公司分析,但是却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从管理咨询的角度思维,主要是要看公司的目前经营状况如何,公司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才能够搞好公司的管理。分析公司的内外环境如何,公司有哪些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根据分析确定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具体改进措施。从管理咨询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由于咨询人员是公司聘请的顾问,因此能够深入公司内部,获取各类所需要的数据。比如为了了解产品质量,咨询人员可以拿到产品检验的原始数据,拿到公司的废品率资料。因此,从管理咨询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可以在短期内就很清楚地了解公司经营的真实状况。•从投资者角度思维,公司分析的重点是要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如何,未来的成长性如何,能否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而影响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因此从投资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也受到未来不确定因素的较大影响。为了分析准确,我们还必须对公司募集资金以及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对公司是否具有其他资源(包括政策、土地、原材料等)进行分析。为了防止买到目前报表很好但是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公司,还必须对公司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对公司财务的其他指标进行分析。从投资者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大多数来自公开的资料,就是实地考察也很难得到上市公司的密切配合,很难得到管理咨询那样的内部资料。因此,从投资角度进行的公司分析在资料的占有上要弱于管理咨询,必须靠资料的长期积累与艰苦的分析来弥补其不足。•二、上市公司分析与非上市公司分析之间区别•有关非上市公司分析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一般来说可以将其移植到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研究。但是,上市公司还是有其特性。上市公司有较强地筹资能力,能够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进行项目投资,一般的公司就不能够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进行投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交易,因此价格波动较大,其股价表现是企业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给社会公众带来收益的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方面也比较容易得到股东的支持,因此其发展速度也就更快。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国的上市公司,由于股权结构还不合理,因此公司的治理结构在评价公司竞争力方面就显得很重要,要占公司分析较大的比重。•对公司的分析可以分为基本分析和财务分析两大部分。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过程: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并结合会计数据可能被操纵的线索将虚假披露的会计数据真实地还原成客观、有效的会计数据;其次,将会计数据调整为适合金融分析的数据,然后对上市公司进行金融学视角的分析。第一节概述:如何阅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1.造成会计数据和其所代表的经济现实之间出现偏差的因素主要有:1)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在限制经理层对会计数据进行不当处理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会计数据所代表的信息量。比如,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开发费计入当期管理用,但研发的结果可能是许多项目没有产生有价值的成果,而有些项目却很有价值。现在的会计制度不允许对这两种结果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研发费用的不同会计核算方式,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类:–其一,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其二,以荷兰、瑞士和巴西为代表的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其三,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核算方式。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全部费用化核算方式就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都记入当期损益。•这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中规定:当期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作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优点•采用这一核算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发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确认和计量。这种做法符合财务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其次,这种做法比较简单。•另一好处就是,它可以使企业尽早收回投资,早日分享税收优惠待遇,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不足•但这一核算方式也存在较大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它不符合配比原则。研发期间企业受益较小,却要承担较大的研发支出,违背了收入与费用在时间上的配比。–第二,不符合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第三,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会虚减当期利润,而且全部费用化会使得企业资产缩水。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全部资本化核算方式就是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予以摊销。•荷兰就采用这种方式,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只要在预期具有未来效益时即可予以资本化,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采用这种方式有两个假定:–假定一,企业在连续几年之内存在着若干研究开发项目,其中总有些项目可以获得成功,因而将其与费用配比;–假定二,研发活动必然产生某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并能够从中获取未来经济效益并增加现有价值和企业整体价值。•这种资本化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能够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但这种做法有悖稳健性原则,原因是研发活动的风险性较大,尽管研发活动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这种收益能否取得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适宜将其发生的费用完全资本化。•尤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研发费用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开支,如果全部资本化,会延长企业的投资回收期,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且如果项目一旦失败,势必会直接影响企业后期的经营成果,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一定条件下资本化核算方式•一定条件下资本化核算方式就是把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研究开发费用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一方式主要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项目被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将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就一定会存在,因此该支出总是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损益类账户;而在开发阶段,满足一定条件时,即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费用应予以资本化。•这是一种比较折中的做法,它可以避免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陷,遵循了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但是,这一做法在实施过程中,“一定条件”是难以确定的,并且这个“条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资本化后的摊销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人为操纵利润。•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企业研发费用的入账方式重新做了规定:•首先是将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规定中共列出了五条资本化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中关于研发费用的核算方式极为相似,这体现了我国在会计准则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拥有的资产。•但是新准则依然存着不足:不足•第一,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并非易事。•第二,新准则增大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阶段费用资本化确认的五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主观性太强,给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操纵企业业绩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2)预测的偏差: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含有主观成分。如:坏账准备一项交易发生后,由于经理人员不能准确无误地对交易结果进行估测,就会造成会计数据和经营实际结果的偏差。比如新会计制度下,当一个企业卖出产品而尚未收回贷款时,要求经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概率进行预测,以确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由于交易的复杂程度,对方企业的信誉及未来经济发展状况都是不确定的因素,经理人员不可能对此作出正确的预测。结果就是坏账产生的实际情况高于或低于坏账准备的数额。3)经理人员通过影响会计数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新会计制度允许有自主选择的灵活性。如:坏账准备提取、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存货的计价——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根据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采用此法使存货发生成本降至最低,从而使账面利润需增,导致资本分派过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不利。存货的计价——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根据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的成本流转假设,对存货的发出和结存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于近期市场价格,使现时成本与现时收入得到配比,从而较合理地确认了当期收益,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可以使当期出材料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延迟企业交纳所得税,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期末材料结存成本是按早期价格确定的,这样也减少了库存材料的资金占用,可以增加企业后劲,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符合稳健性原则。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估角度看•某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合适与否,还与企业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方法与奖励机制有关。•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此时,管理人员往往乐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这样做会高估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从而多得眼前利益。•经理人员对会计数据的影响可能出于以下动机:–维护经理层个人利益–满足资本市场上筹资的条件–满足借款条款规定的需要经理人员对数据的影响可能有如下动机:(1)维护经理层个人利益。比如在以利润实现为业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企业高层人员有可能更改会计政策和账项调整来操纵利润,达到自己获得高额分红或保住现有职位的目的。(2)满足在资本商场上筹资的条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配股是一条重要的筹资渠道。大部分经理人员都有将更多的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的内在冲动,因而倾向于高比例和高股价的配股。对于经营不善、资金缺乏的企业更是如此。管理人员可能出于达到配股条件的目的来操纵利润。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数据可信度值得怀疑。(3)满足借款条款规定的需要。企业在向债权人借款时常常被迫接受一些限制性的债务条款。比如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还本付息比率、营运资本比率和净资产值等。一旦企业达不到这些比率的要求,债权人有权要求企业提前偿还有关债务。经理人员有可能通过调整账项的方法来达到这些比例。2.上市公司报表的阅读P180-181上市公司的定期报表是获得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阅读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是掌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最关键、最核心的数据。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及财务报告是财务数据的核心部分,其中披露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全部内容。结合这些数据,金融分析人员就能对上市公司的现实经营情况和历史经营情况作出一个宏观的比较分析。高管人员的介绍,核心的人物往往是公司发展关键方向的确定者。定期报告中还有一部分是财务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该部分放在董事会报告中体现。这一部分的分析重要地位不亚于“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及财务报告”。上市公司报表的阅读目录•第一节重要提示•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第三节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第四节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第五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第六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七节股东大会情况简介•第八节董事会报告•第九节监事会报告•第十节重要事项•第十一节财务报告•第十二节备查文件目录•第十三节附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的确认意见说明:•第三节——”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最关键、最核心数据•第三节和第十一节—
本文标题:集团财务中心费用成本会计岗位手册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3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