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分析一演示文稿第二章
第二章:财务分析信息基础第一节:财务分析信息的基础第二节:财务报告的内涵和作用第二节:会计报表第三节:会计报表附注第四节:审计报告第五节:财务分析法规体与政策原则第一节:财务分析信息的基础1.会计报告的信息种类会计报告亦称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文件。2.会计报告披露及作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平面媒体主要是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一些专业报刊,如《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证券市场》周刊等证券类报刊。1999年起,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全文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发布。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包括:1.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2.上市公告书;3.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4.临时报告;临时报告包括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广泛。较为常见的有股东大会决议公告、董事会决议公告、监事会决议公告。其他重大事项也会由一些中介机构同时发布信息,如回访报告、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律师见证报告,等等。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第一节目录、释义第二节概览第三节本次发行概况第四节风险因素第五节发行人基本情况第六节业务和技术第七节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第八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例如:XXX公司招股说明的内容和格式第九节公司治理结构第十节财务会计信息第十一节业务发展目标第十二节募股资金运用第十三节发行定价及股利分配政策第十四节其他重要事项第十五节董事及有关中介机构声明第十六节附录和备查文件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第三节: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否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了:企业的资金从那里来的?到那里去了?企业的财务实力怎样?企业的财务结构怎样?对企业适合吗?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的资产质量好吗?企业的偿债能力怎样?企业的营运能力强吗?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1)资产负债表是以原始成本报告为基础的,它不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的现行市场价值。(2)由于货币计量的假设,会计信息只能反映能用货币表述的信息。资产负债表难免遗漏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重要经济资源和义务的信息。(3)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包括了许多估计数。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4)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涵义必须依靠报表阅读者的职业水平和判断能力。简单地根据报表数据评价和预测偿债能力以及经营绩效,并据以评判优劣,难免有失偏颇。案例分析:资产2001年2002年2003年权益2001年2002年2003年短期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其他资产资产合计30010040050090030012042060010203001504507001150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权益合计22040062028090024040064038010202504006505001150XXX企业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直接计算流动比率每年都在2/1左右,但是本应处于经常变动的流动资产短期投资在3年内无任何数量上的变化,如何判断其使用长期投资操纵短期投资来改善企业的流动比率?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1.从短期投资的数量看。一般短期投资具有经常波动的特点。2.从企业实际营运资金的运作来看,企业认为将长期投资改为短期投资,只能改善流动比率,并不能改变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其余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流动比率好、现金支付能力差本身就是一个信号。3.从投资收益看。短期投资具有盈亏不定,笔数较多的特点;而长期投资一般具有固定性、业务笔数较少等特点。2.利润表利润表格式反映了从“核心业务”到“非核心业务”的扩展,这种利润层次体系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形象理解不同范围经营成果的形成原因,因为每一利润层次都可分解为相应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比较。利润表是一种“流量”报表,它描述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赚取利润的情况。从时间跨度来看,利润表比资产负债表的操纵难度更大一些,而且手法的变化不大,因为其基本原理都是利润等式。●表达公司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赚了多少?赔了多少?●成本多少?费用多少?●毛利多少?上交税金多少?如何通过利润表看企业的•经营实力?•经营成长性?•盈利能力?•经营结构?1、销售额2、净利润1、收入结构2、产品产销结构3、成本费用结构4、利润形成结构5、利润分配结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入2.利润表如何从现金流量表看:•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结构的趋势与净现金流的趋势怎样?正常吗?•财务的适应能力?•真实收益能力?•管理效率?•企业的成长性?(规模、利润)3.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之间的关系:第四节:会计报表附注1.会计报表附注2.财务状况说明书1.会计报表附注第四节: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意见2.审计报告类型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标题;(二)收件人;(三)引言段;(四)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六)审计意见段;(七)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八)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九)报告日期。第五节:会计法规体系与会计原则1.会计法规体系2.会计原则3.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刘玉廷博士认为,在新形势下,高层次会计人员至少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职业判断能力。新的准则和制度有若干职业判断内容,六大会计要素里都有职业判断的内容,要求会计人员特别是高级会计人员要有职业判断能力,能为企业决策拿出第一手资料。二是要会利用财会资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要具有财务分析师的能力。企业要扩大在生产,要上项目,以什么方式投资,财务人员要拿出方案来。1.会计法规体系AccountingLawAccountingStandardRegulatio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国家主席命令颁布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颁发财政部制定发布2006年2月15日,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趋同和融合;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根据这些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二是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三是关于会计惯例修订性要求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3.会计报告的局限性会计报告的局限性并非针对会计而言,而是从财务会计报告能否满足财务分析需的角度探讨。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1.持续经营2.会计分期3.货币计量二、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1.权责发生制原则2.历史成本原则三、起修正作用的会计原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1.谨慎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1.会计政策2.会计估计准则和制度因素人为因素1.会计人员专业水平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3.注册会计师水平案例分析:会计估计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对于需要估计的会计事项,《企业会计制度》固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范围,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估计。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等等都需要估计。所作的估计不同,对成本、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也不同。估计情况估计结果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费用利润资产所有者权益预计使用年限﹥实际可使用年限折旧率低于实际水平偏低偏高偏大偏大预计使用年限﹤实际可使用年限折旧率高于实际水平偏高偏低偏小偏小会计事项所作估计的结果不同,必然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会有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
本文标题:财务分析一演示文稿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5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