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比率分析的矛盾与化解
财务比率分析的矛盾与化解摘要正文一、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介绍二、财务比率分析的“灵魂”和具体条件(一)指标性质相关(二)指标时间范围相同(三)指标计量单位相同三、财务比率分析的出现的矛盾及相关化解(一)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与化解1、矛盾产生的原因2、矛盾所体现的指标内容3、矛盾的化解途径(二)应计制指标与现金制指标的矛盾与化解1、矛盾产生的原因2、矛盾所体现的指标内容3、矛盾的化解途径(三)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与化解1、矛盾产生的原因2、矛盾所体现的指标内容-1-3、矛盾的化解途径(四)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与化解1、矛盾产生的原因2、矛盾所体现的指标内容3、矛盾的化解途径参考书目-2-摘要财务比率分析要求比较指标和被比较指标具有可比性,具体条件指指标性质相同、指标时间范围相同和指标计量单位相同。然而,不少现行比率分析指标缺少了应有的“灵魂”,具体表现为: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权责发生制指标与应计制指标的矛盾、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和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比率分析在可比性上存在的矛盾进行剖析,并就化解影响比率可比性的矛盾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3-正文比率分析法作为财务分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其实质是将影响财务状况或结果的两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所谓比率系指相关指标项目之间的比值。若A为2,B为1,则可计为百分率(50%)、比例(1:2)和分数(1/2)三种形式。比率要求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可以从二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比率计算时比较指标(分子)与被比较指标(分母)的可比,另一个是某一时期或空间的比率(比较指标)与另一时期或空间的该比率(被比较指标)的可比。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的某个比率的可比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分析法的要求,因而本文所指的可比性为比率计算时分子与分母指标项目的可比。可以说,可比性是比率分析法的“灵魂”。这种可比性是指比较指标(分子)和被比较指标(分母)具有同质性,具体条件为:(1)指标性质相关,即比较指标和被比较指标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有总分相关(构成比率)、因果相关(投入产出比率)等;(2)指标时间范围相同,如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以及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等在比较指标和被比较指标之间对应相符;(3)指标计量单位相同,即比较指标和被比较指标应同时采用实物指标或价值量指标,且价值量指标计价基础相同,即相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否则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失误。然而,分析现行的比率分析法所运用的系列比率指标,可以发现,不少的比率指标已失去“灵魂”,具体表现为: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权责发生制指标与应计制指标的矛盾、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4-格指标的矛盾和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为找回比率指标的“灵魂”,提高比率分析法结论对财务经济决策的价值,本文对现行比率分析法在可比性上存在的矛盾进行剖析,并就化解影响比率可比性的矛盾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一、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与化解常见的财务分析比率,按财务报表来划分,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比率、损益表比率、现金流量表比率以及各表之间相互结合构成的比率等。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报表的三大主要报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矛盾:显然,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项目的时点值,属静态指标;而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是项目的时期值,属动态指标。因此,资产负债表比率是静态指标的比较,损益表比率、现金流量表比率以及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都属于动态指标的比较,它们不存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而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结合比率、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它们的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则是一静一动,明显存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充斥该矛盾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利润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长期负债之比和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资产净增-5-加额之比等。化解: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矛盾是因为财务分析的比率当涉及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或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指标时,由于前者提供反映时点状况的静态指标,后两者提供反映时期结果的动态指标形成的。这一矛盾的化解,只需将静态指标“换算”为与动态指标相应期间的动态指标。以资产利润率为例,利润为损益表的项目,是动态指标;资产为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是静态指标。为保证二者的可比性,考虑利润形成期间对资产的占用情况,资产应以企业各项资产与其占用天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为:A=∑(AiDi/T)A为利润形成期间占用的资产总额,Ai为某项资产额,Di为某项资产占用天数,T为形成利润的总天数。设利润为P,则传统的资产利润率(P/A)修正为P/(∑AiDi/T)。二、应计制指标与现金制指标的矛盾与化解作为财务报告确认基础目前有应计制和现金制。我们知道,前者用来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确认基础,后者则是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因为现金流量表若用直接法编制,其直接确认依据是现金制,若用间接法编制,表中各项目的确认则通过应计制进行转换,最终仍是现金制。矛盾: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提供的是应计制指标,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则是现金制指标。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比率、损益表比率和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结合比率都属于应计制指标的比较,现金流量表比率都是现金制指标的比较,它们不存在应计制与现金制指标的矛盾;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和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其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明显存在应计制指标与现金制指标的-6-矛盾。该矛盾涉及的指标有: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长期负债之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资产净增加额之比、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之比、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息支出之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等。化解:财务报表项目值的确认基础要么是应计制,要么是现金制。而以现金制为基础的指标是无法直接与应计制为基础的指标作比较。如果要化解应计制指标与现金制指标比较不能直接相比的矛盾,我们认为可以构建一个与现金制指标如经营现金净流量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且该指标的构成含义并不改变,只是有关的数值按应计制确认。这样,应计制下的指标含义与现金制下的含义相似,只是数据的计算方法改变了。因此,经营现金净流量可以用营业净利润这个应计制指标来替换,替换后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就变成营业净利润与负债总额之比,同样可以反映企业营业获利对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其他比率依此类推。三、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与化解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的比率,其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常用价值量指标计算。对于指标价值量的确定,原则上要求采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在我国,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因而,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项目作比较指标与被比较-7-指标在计量单位上具有可比性。计量属性是指一个项目要予以数量化或计量的方面,如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收入等。矛盾:IASC认为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清偿价值和现值等到四种,FASB(1984)在SFAC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中列举了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清偿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折现值等五种。通常FASB的后四种或IASC的后三种被视为与历史成本(不变价格)相对应的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现行价格)的计量属性。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计量非货币性资产、盘亏的财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等,现行成本计量盘盈的财产,现行市价计量货币性资产,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计量存货等等。这样,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就存在以现行价格计量和不变价格计量两种可能。如果比率的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分别是用现行价格与不变价格来计量的,那么该比率就存在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比如现金比率,分子是现行市价计量的现金,分母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流动负债。现结合具体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此矛盾的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化解: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的矛盾,其实质是是否考虑了不变价格与现行价格之间存在的货币时间价值与物价变动的影响。显然,不变价格是以物价稳定且货币没有时间价值为前提;现实的情况是物价变动且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而,现行价格更合理。因此,化解现行价格指标与不变价格指标之间的矛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与物价变动的影响,计算比率时,将不变价格换算为现-8-行价格。为便于理解,以资本保值增值率为例,传统的计算方法是: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假设期初净资产为历史成本,期末净资产则为现行成本(不考虑个别单项资产为历史成本),按前述的方法,改进后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是: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年利率)×年末一般物价指数/本年平均一般物价指数。四、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与化解矛盾: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周转率指标的计算上,其表现形式也不是比率的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的矛盾带来的不可比,而是由于将实际周转期长短不同的指标混在一起计算而带来的不可比。比如,存货周转,应该是从货币买进存货(原料)到卖出商品收到货币为一循环。这个循环包括原料从采购入库到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储备期)、将原材料加工为完工产品所需的时间(生产期)、产成品入库到售出所需的时间(库存待售期)等阶段。可以看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产成品只是同一存货的不同阶段而已,然而现行的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存货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该公式中的存货平均余额中存货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按马克思的存货周转含义,这些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只是某一存货在周转中的不同形态。因此存货平均余额不应是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的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和除以2,而是以存货周转不同阶段即储备期、生产期、库存待售期为权数对材料(商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产成品的平均余额进行加权平均计算。-9-我们认为前者是以存货周转不同阶段之短期指标替代了周转这一长期指标进行计算,后者才真正反映存货周转的本来含义。因此,目前的存货周转率计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类似的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由于周转率的计算过程中存在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的矛盾现象,并不能真正反映周转中某项目的实际营运管理状况。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即不能准确反映会计期间内收款的进程及均衡状况,也不便于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信息;存货周转率并没有体现进库、出库、售出的进度是否均衡和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工作效率对该周转率的影响,因而不能为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提供有效的日常管理信息。化解:为化解长时期指标与短时期指标矛盾带来的周转率指标本身的缺陷,有必要在便于可比、日常计算的原则和体现“周转”的本义上对现行的周转率指标进行改进。应收账款周转率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的同时,辅以逾期率指标,既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应收账款变现的时间长短,又能准确判断应收账款质量的好坏及信用政策的恰当与否,从而促进企业更重视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存货周转率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细分为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
本文标题:财务比率分析的矛盾与化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6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