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AAMTB 105-2022 车辆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体系
ICS43.020CCST44团体标准T/CAAMTB105—2022车辆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体系Classificationandevaluationsystemofvehicleoff-roadcapability2022-12-15发布2023-01-01实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T/CAAMTB105—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越野能力等级划分与标志.............................................................25越野能力评价方法与体系.............................................................3附录A(规范性)......................................................................8车辆越野能力分级评分表................................................................8T/CAAMTB105—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越野车分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空间变换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二越野车(青岛)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悦野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应、赵玉壮、龙军、黄超智、熊万全、刘延、马忠民、徐达、付迪、陈甲新、黄福金、熊吉、王旭飞、李军、王升山、魏喜乐、李豪亮、周驹原、陆云然、何兆鹏、袁苑、樊汝湖、祝玉良、孙雪梅。T/CAAMTB105—20221车辆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体系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全轮驱动车辆场景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攀爬、丛林、沙漠、长途穿越等越野场景及日常通勤场景。本文件适用于燃油动力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T12539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12540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和外摆值测量方法GB/T12541汽车地形通过性试验方法GB/T12543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12678-2021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T12782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4172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静侧倾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8697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38146.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38146.2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2部分:重型商用车辆QC/T658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道路试验方法QC/T900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3730.1、GB/T3730.3、GB/T12539、GB/T15089、QC/T9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场景越野能力scenariooff-roadcapability特定越野场景中,全轮驱动车辆依靠自身动力传动系统、悬架系统、通过性参数以及越野装备配置等性能,行驶通过复杂地形地面的能力。越野能力评价off-roadcapabilityevaluation依据特定越野场景对车辆越野能力的差异化需求,从动力传动系统、悬架系统、通过性参数以及越野装备配置等多个维度,衡量车辆的特定场景越野能力,并形成定量化的越野能力评价分数。越野能力等级off-roadcapabilityrank根据场景越野能力评价分数,按照越野能力由低到高,等级范围划分为1-10,体现车辆在特定越野场景中的越野能力。T/CAAMTB105—20222攀爬比totaldriveratio在车辆传动系统的最大传动比,通常为变速箱最低挡传动比、分动器低速挡传动比以及驱动桥减速比的乘积。轮间限滑能力limitedslipabilityindriveaxle当驱动桥一侧车轮失去附着时,将车辆驱动力有效输出给具有良好附着车轮的能力。车轮端单位质量牵引力wheeltractionforceperkg车辆动力单元驱动力经传动系统减速增扭后传递至车轮端的牵引力与车辆总质量的比值。综合续航里程cruisingrange车辆单次加注满燃料后,所能够行驶的最高里程。根据油箱容积除以GB/T38146.1或GB/T38146.2中规定的工况油耗计算得到。悬架行程suspensiontravel在水平地面,使用举升设备托起左前或右前车轮,当其余车轮中有任一车轮离开地面时,举升设备的举升高度对应为该车辆的悬架行程。越野场景可靠性reliabilityinoff-roadscenario在越野场景中,车辆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无严重故障情况下完成越野行驶的能力。[来源:GB/T12678-2021,3.1,有修改]日常通勤可靠性reliabilityindailydrivingscenario在日常通勤场景中,车辆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无严重故障情况下完成正常行驶的能力。[来源:GB/T12678-2021,3.1,有修改]越野操作便利性operationconvenienceofoff-roadequipment在越野场景中,车辆越野相关配置或功能,实施操作的便利程度。4越野能力等级划分与标志等级划分针对攀爬、丛林、沙漠、长途穿越等越野场景及日常通勤场景,每个场景下车辆能力从低到高对应1-10级。场景能力级数越高,表示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悬架系统、通过性参数及越野装备配置等方面,对特定场景的适应能力越强,综合能力越高。等级标志4.2.1等级标志由五轴雷达图构成,五个坐标轴范围为0-10,分辨率为0.1,分别对应车辆在攀爬、丛林、沙漠、长途穿越场景的越野能力等级及日常通勤能力等级。车辆越野能力分级标志如图1所示。4.2.2等级标志实行统一管理。4.2.3等级标志专属于参加车辆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的同型号同配置车辆,当车辆重要配置发生更新迭代,应向评定机构申请复核。T/CAAMTB105—20223图1车辆越野能力分级标志示意图5越野能力评价方法与体系评价方法5.1.1针对攀爬、丛林、沙漠、长途穿越等越野场景及日常通勤场景,分别进行车辆能力分级与评价。各场景下,车辆能力评价总分均为1000分,由满分为10分的单项评价分乘以该项评价的场景权重得到。5.1.2单项评价时按“优秀”“良好”“中等”“较差”打分,评价内容、权重与分值分配见附录A。5.1.3根据车辆单项能力对不同场景下的越野能力贡献度的差异化,同一评价项依据不同场景分别设定相应权重,但同一场景下所有单项权重系数总和为100。5.1.4针对不同场景车辆能力分级与评价中,车辆单项能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a)基于性能参数的分数评价针对能够以直接或间接数据参数体现车辆子系统场景越野能力的相关指标,采用性能参数或结构设计参数,作为该项能力的评价依据,对该项目能力进行分数评价。如,发动机最大转矩、最大功率,接近角、离去角等。同一对比组中单项最优值为满分10分,其余各车辆的测定值与最优值的百分比率,乘以10为其余各车辆对应单项得分。b)基于配置构型的分数评价针对难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数据形式表征车辆子系统场景越野能力的相关指标,采用子系统构型及配置作为评价依据,对该项目能力进行分数评价。如,全驱系统结构形式类型,轮间限滑机构型式等。c)基于主观评测的分数评价基于主观评测的分数评价,针对难以客观量化的车辆子系统性能相关指标,通过经培训的评价人员,在典型的场景中,对车辆的舒适性、稳定性、操控性等各项性能的主观感受,进行分数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权衡量化,单项满分10分。评价体系车辆越野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动力传动及全驱系统、通过性几何参数、车身总体及结构、悬架系统、越野配置及辅助功能、舒适性及可靠性等6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分解为48个二级指标。5.2.1动力传动及全驱系统5.2.1.1变速箱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的变速箱类型是否适用于相应的越野场景,是否容易出现过热保护、动力中断、动力流失等不利于越野行驶的故障或现象。0246810攀爬丛林沙漠长途穿越日常通勤T/CAAMTB105—202245.2.1.2全驱系统该指标主要从越野场景及日常通勤场景需求的角度,考查车辆的全驱系统结构、越野工况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日常通勤工况应对复杂路面条件的自适应能力,是否具有低速挡、是否具有中央差速器、前后桥动力传递方式以及极限工况下的前后桥动力分配比例。5.2.1.3攀爬比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对动力单元输出扭矩的减速增扭能力。5.2.1.4最大爬坡度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的爬坡能力,参照GB/T12539开展试验。5.2.1.5轮间限滑能力(前桥)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前桥驱动力在左右车轮之间的分配能力,当一侧车轮失去附着力时,是否能够将有效驱动力高效、持久、可靠地输出给有良好附着的车轮,是否能够接收驾驶员的主动控制指令,是否存在动力输出跳变导致车辆侧滑或舒适性下降,是否具备相关安全性控制逻辑或技术措施。当被评价对象为多轴车辆时,取车辆质心前方各驱动桥的平均分。5.2.1.6轮间限滑能力(后桥)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后桥驱动力在左右车轮之间的分配能力,当一侧车轮失去附着力时,是否能够将有效驱动力高效、持久、可靠地输出给有良好附着的车轮,是否能够接收驾驶员的主动控制指令,是否存在动力输出跳变导致车辆侧滑或舒适性下降,是否具备相关安全性控制逻辑或技术措施。当被评价对象为多轴车辆时,取车辆质心后方各驱动桥的平均分。5.2.1.7轮胎花纹及类型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所采用的轮胎花纹及类型,是否满足典型越野场景或日常通勤场景,对轮胎坚固安全、附着稳定、静音节油等多样化的性能需求。5.2.1.8车轮端单位质量牵引力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动力传动至车轮端的牵引力情况。是否具有足够的车轮端牵引力储备,能够适应高难度越野工况的挑战、深度的越野改装等。5.2.1.90-100km/h加速时间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动力性能,是否具有足够的加速能力,能够完成部分高难度越野工况的挑战。参照GB/T12543进行试验。5.2.1.10综合续航里程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在单次加注满燃料之后的续航能力情况,是否具有足够的续航里程支持完成相关越野活动。5.2.2通过性几何参数5.2.2.1接近角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的几何通过性,在通过各种障碍(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等)时,避免发生触头失效的能力。参照GB/T3730.3进行试验。5.2.2.2离去角该指标主要考查车辆的几何通过性,在通过各种障碍(陡坡、侧
本文标题:TCAAMTB 105-2022 车辆越野能力分级与评价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77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