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爱护水资源(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爱护水资源(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爱护水资源(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爱护水资源1课题名称:§3-4爱护水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能力目标: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国情教育。重点、难点:了解水资源状况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教学媒体:实验教学过程:导课:水资源的状况究竟如何?丰富?缺乏?我们该如何对待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做些什么?新授: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数据:地球表面约71%被覆盖。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阅读:书上有关资料2、现状:一方面,用水量不断增加一方面,水污染日益严重阅读:书上有关资料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节约用水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学生活动: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小结本节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学习讨论了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有关知识,爱护水资源。作业1、课本p621、2。2、目标p35一、二。课后记进行国情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爱护水资源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参考资料,少熬夜!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课题分析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接着又认识了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并学习了水的组成、性质及净化,最后展开“爱护水资源”这样一个社会课题,不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本课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水资源状况”、“爱护水资源”,前者一方面说明水资源的丰富,另一方面又说明水的短缺,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后者介绍了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可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教材内容可采用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使学生形成四个共识,即“水资源丰富又短缺”“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另外由于本课题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如:指导学生调查、参观访问或利用网上资源,了解本地区水资源情况及家庭用水情况,然后整理成小论文或编写环境时报,在班级、校园内展览、或进行演讲等活动。充实学习内容,增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观念。教学建议:(1)提前一周布置调查内容,收集资料;(2)采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材内容由学生自主探究(自学、讨论、小结);第二课时:展示成果(论文、时报或演讲)。设计思路(1)创设情境→自学讨论→达成共识(2)课前准备→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汇报交流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参考资料,少熬夜!播放有关水资源的录像或图片观看、思考利用录像或图片创设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欲望。自学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1.地面总水量;2.世界和我国总水量;3.淡水总量及可利用淡水量;4.比较我国与世界人均水量;5.我省人均水量及存在的问题。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交流对“水资源丰富又短缺”的认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和分析图表,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自学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1.水体污染有哪些?2.节约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水污染的危害;4.预防和防治水污染的途径。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交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的认识。充分利用教材上精美的图和表,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体验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第一课时:课题4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丰富的水资源2.水资源的短缺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调查:1.家庭用水情况及节水措施;2.本地区水资源状况;3.水污染程度和来源及现有的防治措施;4.针对不同类型水污染提出防治设想。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方式有:查阅报刊、实地考察、访问、上网等。并且把调查与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或编成小报。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调查、查资料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形式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另一方面: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学会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参考资料,少熬夜!展示调查与研究的成果在教室内张贴部分学生编写的环境时报、《水法》报、水污染种类介绍等资料,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参观学习参观、学习、体验并与自己的“作品”比较在成果展示与分享中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有很深的体会,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个“环保公民”。演讲组织几位论文好、口才好的学生上台演讲演讲聆听思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倾听中汲取他人思维的闪光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树立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爱护水资源3课题4爱护水资源(总第十六课时)一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采用互动性的教学组织方式,使学生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二思维联想1、为什么地球又称“水球”?地球表面的水很丰富,为什么又常常缺水?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性的什么日子?三课堂程序(一)丰富的水资源1、丰富的水储量地球上江、河、湖、海、地下水、大气水及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2、丰富的海洋资源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储水量是全球总储量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见书上57页表。参考资料,少熬夜!3、海水的特点:。4、海洋的贡献与留给人类的遗憾。(二)短缺的淡水资源阅读书58-59页,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局势。看到教材上的图3-27“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3-28“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讨论:⑴这两个人均水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⑵我国和其它国家人均水量比较情况怎么样?(三)爱护水资源1、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2、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建议,能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吗?3、节水徽记:了解节水徽记(点拨77页)4、水体污染及防止工业水体污染农业生活工业防治措施农业生活四:算一算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钟滴水2滴,试设计实验,计算一昼夜流失水多少千克?五:课外拓展做好61页的调查与研究,并与同学交流。请节约每一滴水,不要让你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你的眼泪!爱护水资源4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生的爱水、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另外,我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偶尔看到一点戈壁滩的画面,不是觉得很美,就是觉得那太遥远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设计理念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教学流程一、课程导入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二、自学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a、51%b、61%c、71%d、81%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a、江湖b、海洋c、冰川d、溪流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a、%b、%c、%d、%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二位b、第四位c、第六位d、第八位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a、印尼b、巴西c、美国d、中国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a、1/2b、1/3c、1/4d、1/5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a、内蒙古b、海南c、西藏d、青海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a、湖北b、内蒙古c、河北d、天津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a、1亿b、3亿c、5亿d、7亿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三、师生互动1、小结下列知识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2、海洋水:(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
本文标题:爱护水资源(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78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