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会计]责任会计(ppt 49页)
第十一章责任会计要点:•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内部转移价格第一节责任会计一.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会计:利用会计进行业绩评价,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责任会计制度的着重点是财务分工协作的“可控性”*责任会计概述*特点:会计方法上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提供可靠信息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职责:以各个责任中心为对象,实际数据预算标准一方面据以考核成绩,并及时提供考核结果;另一方面分析差异,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有机结合二、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1、目标管理原则2、总体原则3、瞬时反馈原则4、例外管理原则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5.权责分明原则第一、明确划分责任中心的组织单位;第二、明确规定责任中心的权力范围,能管哪些事情,有多少自主权;第三、划清责任中心承担责任的具体项目,特别是成本中心要分清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的类别。三、实行责任会计的条件和基本标准1、划分责任中心:它是指各个责任层次能够严格进行控制的活动区域。一般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2、规定权责范围:3、确定各责任中心的目标:4、建立和健全信息搜集、加工系统,实行责任会计的条件和基本标准5、评价和考核实际工作成绩:☆注意:1)对各个责任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应限于由它负责的可控项目;2)为分清经济责任,便于正确评价各自的工作成果,要合理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并据以计价结算。3)一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如因其他责任中心的“过失”而受到损害,应由责任单位赔偿。4)制定合理而有致的奖惩办法,第二节责任中心及其种类一、责任中心1.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各个责任层次能够对其经济活动进行严格控制的区域,或应负责的区域。2.划分:按可控区域和责任范围单独考核成绩的单位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二、成本中心1.成本中心:是成本的区域,该中心只能对成本负责。通常中心无法控制销货,也无法控制效益的产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是成本中心。例:企业里的分部、分公司、分厂、车间等都是。:企业中不进行生产而提供一定专业性服务的单位,称为费用中心,属于广义上的成本中心。例:会计部门、人事部门等。2.特点:1)不是传统的“产品成本”,而是“责任成本”2)责任中心需计量和考核的成本,是可控成本。3.责任成本:是指成本中心计算考核的成本,是按成本划分责任。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区别:A.计算的对象:产品成本按承担的客体进行计算责任成本按责任中心归集、计算B.计算的原则:产品成本是——谁收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是——谁负责谁承担C.计算的用途:产品成本是-----生产经营中的耗费责任成本是------预算的执行情况D.计算的方法:产品成本不分可控与不可控成本责任成本要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1)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性质的耗费2)责任中心有办法计量其耗费3)责任中心有办法控制并调节其耗费不符合三条件的成本,属于不可控成本。成本中心***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关系可控与不可控是根据一定具体情况而定的,非绝对。1)可控成本与不同级别决定问题的权力大小而异,对基层来说是不可控的,而对高层领导是可控的。2)对某一责任中心是不可控的,对另一责任中心是可控的。3)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成本中心成本计算的联系与区别项目责任成本计算变动(边际)成本计算完全(吸收或分担)成本计算1.核算目的不同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是为了经营决策是为了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2.计算的对象不同责任中心以产品为成本计算的对象以产品为成本计算的对象3.成本的范围不同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变动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有时还包括变动的管理费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材料和全部制造费用)4.共同费用在成本对象间分摊的原则不同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集,包括变动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只分摊变动成本,不分摊固定成本按收益原则归集和分摊,要分摊全部的间接制造费用★凡属某成本中心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即构成该中心的责任成本。4.成本中心的考核成本中心标准成本作为评价、考核其实际成本水平的尺度。费用中心费用弹性预算作为评价与考核其实际费用水平的依据成本中心责任中心业绩考核表-成本费用中心项目本期预算本期实际差异额完成率说明变动费用按业务量调整运杂费包装费佣金固定费用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合计分析原因和改进措施三、利润中心1.利润中心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区域,即它既要能控制成本的发生,也要能对应当取得的收入进行控制,它适用于企业中具有独立收入来源的较高阶层。例:分厂、分公司2.利润中心销售的产品,既可是物质的,又可是各种类型的劳务和服务业务。利润中心3.凡不属于本利润中心的收入或成本,尽管已由该中心收入或支付,仍应加以剔除,转给其他有关责任中心。每一个利润中心必须进行完整的,独立的变动成本计算或全部成本计算,以便算出收入、成本的差额,考核、评价其经济效益、贡献毛益净利。4.利润中心的收益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利润中心,中心把产品或劳务直接在外界市场销售,取得真正的收入。这也是整个企业收入的一部分;另一种是人为划分的利润中心,中心把产品或劳务出售给本企业内部的其他责任中心使用,但不对外销售,需要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在企业内部实行等价交换。利润中心5.考核利润中心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负责,故对利润中心的评价与考核应以贡献毛益或税前净利为重点。指标: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部门边际贡献、税前净收益利润中心利润中心例:某公司的某一部门的数据如下(单位:元)部门销售收入15000已销商品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10000部门可控固定间接费用800部门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200分配的公司管理费用1000收入15000变动成本100001)边际贡献5000可控固定成本8002)可控边际贡献4200不可控固定费用12003)部门边际贡献3000公司管理费用10004)部门税前利润2000部门利润表边际贡献:评价业绩依据不全面可控边际贡献:适合评价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的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部门边际贡献: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不适和评价部门经理。税前利润:评价业绩的依据不合适。利润中心四、投资中心1.投资中心是既对收益利润负责,又对投入的资金负责的区域。即:不但要能控制成本与收益,同时也要能控制其所占用的资金。适用于能直接控制固定设备、应收账款、存货等资金的某一事业部、分厂或分公司等,一般是企业的最高层次。2.考核指标:该中心不仅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且能够相对独立地运用其所掌握的资金,有权购置或处理固定资产,扩大或缩减现有的生产能力。投资中心投资中心1)投资报酬率:指经营的净收益对所使用资产总投资的比率•经营净收益:指扣减利息费用和税金之前的净收益或部门边际贡献。•经营资产指总资产或经营净资产;可以按年初、年末的平均占用额计算或账面值计算。销售收入经营净收入经营资产销售收入经营资产经营净收益投资报酬率投资中心•提高投资报酬率的途径:A.尽可能降低成本:例:削减酌量性F、降低VB.增加销售量,使收入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长;C.提高经营资产的周转率,经济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经营资产,努力提高其利用效果。投资中心投资报酬率指标的评价:优点:(1)促使管理人员有效控制占用的资产,反映其经营成果。(2)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及行业之间比较。局限:(1)不能完全反映中心的成果。(2)其计算与流量的分析方法不一致(3)存在通胀情况下,无法真实反映现实情况投资中心(4)容易造成投资中心只顾自身利益放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如:投资中心原有资产20000元,经营利润4000元;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5%;现经理面临一投资报酬率17%的机会,投资额为10000元,每年净利润1700元。若接受,部门投资报酬率由20%下降为19%,而对企业来说,17%〉15%。2)剩余收益:指投资中心的经营净收益扣减其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最低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剩余收益=经营净收益(部门边际贡献)-经营资产×规定的最低报酬率投资中心例:A、经营资产平均占用额100000B、经营净收益20000C、报酬率为20%D、经营资产按最低报酬率(15%)计算应计报酬15000元则B-D=5000元※使用该指标时,预先建立与每个部门资产结构相适应的剩余收益预算,以便日后与实际对比分析,评价部门业绩。投资中心投资中心优点:(1)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承前例:该投资中心剩余收益=4000-20000*15%=1000增加投资后剩余收益=(4000+1700)—(20000+10000)*15%=1200〉1000∴部门经理会采纳增资方案。(2)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缺点:不同部门之间的指标不可比投资中心3)现金回收率: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评价业绩。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部门资产的历史NCF成本平均值投资中心考核表-权益利润率指标上年实际本年预算本年实际与上年差异预算差异销售额利润额资金占用股东权益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次数权益乘数分析原因改进措施各责任中心的关系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主要区别在于各中心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但它们都承担相应责任,并相互联系。最基层的成本中心应就其经营的可控成本向其上层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负责;上层的成本中心应就其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层转来的责任成本向利润中心负责;利润中心应就其本身经营的收入、成本(含下层转来成本)和利润(贡献毛益)向投资中心负责;投资中心最终就其经营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向总经理和董事会负责。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一.内部转移价的作用于种类内部转移价格: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由于相互结算或相互转帐所需采用的一种价格标准;内转价格的制订必须符合上级(企业总体的)目标、最高利益。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采用的转移价格有所不同。内部转移价格应遵循的原则:A.当供应方愿意对内销售,且售价不高于市价时,使用方有购买的义务,不得拒绝“购进”;B.当供应方售价高于市场价格,使用方有转向市场购入的自由;C.当供应方宁愿对外界市场销售,则应有不对内销售的权利。内部转移价格(一)中心(成本费用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包含在产品、产成品)和劳务,可以“标准成本”或“预定分配率”作为内转价。优点:能正确区分责任,不会把供应单位的浪费或无效劳动转移给耗用单位负担,能激励双方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内部转移价格(二)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可采用以下四种形式的内转价:1、市场价格:当产品或劳务在外界有正常市场价格的条件下,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应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让定价制度的主要优点(1)由于市场价格较好地代表着产品的真实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有利于鼓励企业有效地使用其有限的资源。(2)采用市场价格,与分权经营的利润中心的方向一致,有利于评价各利润中心的业绩。(3)从国际范围看,绝大多数国家政府认为,正常交易价格是计算应税利润额的适当标准。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让定价制度的缺陷1.市场价格往往波动大。2.按市场价格计价销售费用的节约将全部表现为供应单位的工作成果,接受单位得不到任何好处,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市场价格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最好依据,市价的优点是客观公平,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引进市场机制,形成竞争气氛;其局限性在于许多内部转移的中间产品往往没有相应的市价。另外,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有可能节约运输、包装等费用,从而使供方多得一些利润。内部转移价格2.协商的市场价格:它是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由“出售”和“购买”单位定期协商所确定的双方可以接受的价格,这种价格可以较好地协调购销双方的利益,并保持相对稳定,为内部计价结算提供便利条件。内部转移价格3.成本加成:在没有现成的正常市价的情况下,可采用“成本加成”作为制订内转价的计价基础,即在产品和劳务的全部成本基础加上合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责任会计(ppt 4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9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