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毛泽东思想读后感范例5篇
1/13毛泽东思想读后感范例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毛泽东思想读后感范例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毛泽东思想读后感1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每次改变时代,推陈出新的力量都会发展成下层人民。这种力量的积累、暴发似乎是有规律的。因此,在封建王朝中,有保民的思想,但基于敬皇的前提。封建帝王也知道水能载舟也能霸舟的辩证关系,但总是霸权。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人民的历史作用和地位,真正把人民放在应该放置的地方,才是胜利的关键。毛泽东做到了。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人民战争思想,他一直倡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土地革命到支部建在连队的士兵代表。他不仅非常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总是信赖这种力量,正确及时地把握这种力量。这些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石。几年前,我一点也理解不了炮击司令部的原因。为什么不理解,在云雾中,不知所措。然而,在认识到毛泽东的人民思想后,问题似乎有可能得到解决。正因为他总是冷静地坚定这种力量的先进性,所以担心政党会浮现在人民之上,才勇敢地站在自己的人民之间,指向自己的政党。毛泽东的人民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我一直在想,国2/13学深厚的毛泽东为什么舍近求远,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有学者表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老子是最伟大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为什么不用本土哲学来解决本土问题?我想知道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毛泽东一定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缺点。例如,调和大于改进,妥协大于斗争。这可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随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而诞生,工人代表无产阶级以先进的姿态登场。当时,中国技术落后,工人阶级弱,但无产阶级资源不足。武装无产阶级的思想,黄老孔孟都不合时宜。成熟、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及时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远远不是革命主义彻底来的。我不太喜欢客观这个词,总是有不痛不痒、冷眼旁观的感觉。但是,说到什么,必须加上这个词。例如,上山去乡下。除了这件事对经济文化的破坏和个人命运的不幸外,事件本身是毛泽东人民思想一贯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在2000多年的农业文化延续下,小农民密集于村社会形成的社区经济、亲密关系和文化环境对制度进化有限制。无论政府以什么形态存在,什么主义,都是该村社会内在规律以外的外部。村社内部制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一直是我国城乡二元化发展的传统。另一种情况是印度总理甘地说:学习了前沿的东西,但远离生活,远离实践,远离社会最需要的东西。就像瘸子一样,不管他的腿有多长,健美,都是残疾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是健康发展。在人民思想的指导下,上山下乡的出发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他重视全面的一面,轻视发展的一面。3/13用我的资历读这个文字,写这个文字的时候有点害怕。我想我一定没有读什么精髓,也没有理解什么真正的意思。只是以不做任何判断为前提,改变角度,考虑多个角度。说到有什么突出的认识,也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实是无法突破的真理。毛泽东思想读后感2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这句话拉开了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序章。这种实践观念正是来自于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时在延安写的《实践论》。为了扫清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了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哲学总结,为了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实践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感慨道:“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为何“不能不写”?因为当时党正接受着严峻的考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4年统治,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惨痛的教训迫使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深刻的反思。在长征胜利后,共产党有了一段比较安稳的时间,这段时间毛泽东同志比较集中地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理论思考和概括4/13总结,于是有了《实践论》的出世。《实践论》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党内思想在严峻时刻下仍然没有统一的困境,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各种主观主义错误思想提入到了历史的垃圾堆。《实践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当时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抽丝剥茧的科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为后来党取得革命胜利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现代中国人都知道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实践论》的具体体现,80多年前成书的《实践论》或许在面对的困境和现在不同,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今天仍然散发着明珠一般的光辉,为我们提供着伟人的智慧。毛泽东思想读后感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体观点和方法,将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经验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实践证明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地5/13位和伟大作用决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冒险主义,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果。毛泽东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现象。中国人民在其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毛泽东思想对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有参考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它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的思想,认真学习其立体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我们要珍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发展这些成果,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读后感4一光阴似箭,一代伟人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38个春秋;但毛泽东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泽6/13东思想的旗帜,始终指引着我们继承推进着他未竟的伟大事业。研读洋洋九大卷近440万字的《毛泽东年谱》(前三卷自1893年至1949年,逄先知主编;后六卷自1949年至1976年,逄先知、冯蕙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重新思考毛泽东同志那光辉的一生,真是难得的受用终生的精神之旅。二习近平同志精辟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即贯穿其间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哲思,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作为一国执政党领袖,真正完成过成体系哲学著作的,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那样,恐怕只有列宁的《哲学笔记》等著作。贯穿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始终的哲学思维,正是毛泽东同志力倡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他作为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盖胜于此。三《毛泽东年谱(1893—1949)》的“出版说明”道:“这部年谱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八九三至一九四九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他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政策和策略以及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等,展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表现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这部年谱从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光辉历程,直7/13至取得全国胜利。”而新近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的“出版说明”则进一步道:这“是一部记述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而充分地记录了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等。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这一探索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年谱如实地反映了这一探索过程。从这部年谱中,还可以了解毛泽东在这27年间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具体到几乎是每一天的情况。”“这部年谱在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27年间党和国家的历史。”在这里,我之所以毕恭毕敬地原文抄录这两段“出版说明”的文字,是因为自己在认真通读学习了这部鸿篇大著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写得太精彩、太朴实、太准确了!这是我写不出的。我真诚地向深情缅怀伟人毛泽东的亿万读者朋友推荐《毛泽东年谱》。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知党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今天,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通读《毛泽东年谱》,修好党史、国史课,我以为就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最好缅怀和纪念方式之一。四我正是从认真通读《毛泽东年谱》中学习了党史、国史8/13和毛泽东思想,加深了对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领悟。年谱以丰富而鲜活的历史事实雄辩印证了习近平的论断:“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他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率领全党全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新中国诞生后,他又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复杂而曲折的探索。尽管这其中也有一些教训,但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的那样,我们“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精神、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任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习近平同志讲得多么辩证!多么公正!多么具有说服力!五我不仅从《毛泽东年谱》中强烈感受到这位伟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理想信仰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而且被这位伟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同志、对亲人的人性人情所征服。他不仅自己从青年起就“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舍我其谁的凌云壮志,又抱“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拼搏精神,而且激励亲人们为理想为革命勇于献身。9/13“为有牺牲多壮志”,且看从年谱中查阅的6位亲属的相继牺牲:1928年,胞妹毛泽建;1930年,妻子杨开慧;1935年,小弟毛泽覃;1942年,二弟毛泽民;1946年,侄儿毛楚雄;1950年,儿子毛岸英。当闻讯过继过来的胞妹毛泽建英勇牺牲时,他想起母亲的嘱咐,自责“未能照顾好妹妹”;当抗美援朝开始时,他率先垂范,送子毛岸英上战场,并深情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一语千金,其间滚滚流淌的人格何其高尚、人性何其圣洁、人情何其深沉和丰富!六我还从《毛泽东年谱》中,摘录出是以受用终生并引领我的精神航程的毛泽东的三句箴言:“读点哲学”“读点历史”和“读点鲁迅”。哲学管总。哲学通,一通百通。为什么有人从思想僵化、个人迷信又跑到另一极端搞“非毛化”、改旗易帜?就因为哲学思维上出了毛病,习惯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务必弄通哲学,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善于执其两端,把握中间,兼容整合,全面和谐地辩证思维。这样,我们才能立于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读后感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98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