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玉米调研报告【精编4篇】
玉米调研报告【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玉米调研报告【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⑴发动机烧机油。⑵液压油管断裂漏油。⑶传动链条断数多。⑷变速箱弯曲。⑸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二、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总结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三、发展前景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是玉米收割机到推广应用的时候了;二是农民群众在补贴资金的引导下,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起来了;三是农民群众在中央“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有钱了;四是玉米收割机性能基本成熟了,生产厂家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五是再度加大玉米收割机的补贴资金力度,玉米机械化收获就基本实现了。玉米茎腐病调研报告(3)(推荐)【第二篇】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寒假社会实践病害调研报告实践题目: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策略班级:09级植物保护3班姓名:袁向东调查时间:2012年1月关于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策略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近日,根据学校老师的要求,走访了东街村委会、谢集镇镇政府、镇农药销售处,并深入南街村、北街村、陈庄村,通过口头询问和笔录对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总体情况1、总体情况东街村玉米种植面积约为八千亩,占粮田种植面积的90%,以种植夏玉米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在夏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成熟时长期阴雨,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害发生面积有扩大的趋势。2、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全村茎基腐病发生面积约为4500亩,约占全村玉米种植面积的56%,发生茎基腐病的玉米田一般比往年减产30%-40%。玉米茎基腐病多发生于,缺钾、硅以及玉米长势不好的田块中。大家知道,玉米很多病害都是先在根部侵染引起根腐,表现为苗期病害、茎腐、青枯等。近年来,根腐病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连作病菌积累量大,苗期低温多湿,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及长年偏施氮肥,施肥营养不均衡,农民不重视药剂拌种,又缺少抗根腐病品种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常识。去年我村,在玉米成熟期连降大雨,为茎基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雨后乍晴,受气温快速回升影响,玉米茎腐病大面积发生。收成好的年份玉米亩产基本上可以达到500-600公斤,而去年受玉米茎基腐病的影响,玉米亩产下降到400公斤左右。3、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情况当前,在全村发生玉米茎基腐病害的田块中,有效施药面积为4000亩,占全村受害玉米田的88%,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了茎基腐病的发生。九月中下旬是茎基腐病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去年镇政府为把此次玉米茎基腐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镇政府采取补钱、发药等各项措施积极应对病害。对于受害的玉米种植农户,镇政府给予1元/亩的直补,并通过各乡镇农业推广站和农科站给予物资资助,对受害农户给予免费发放防治茎基腐病的专用农药。农户方面,在我调查的南街村,村委会统一为农户进行了喷药,费用由农户承担,陈庄村也在病害发生时就及时、积极、主动地组织专人进行了买药、喷药处理,部分农户还对病害较严重的玉米田进行了二次喷药,但也有部分农户在收到政府下发的钱和农药后却没有进行喷药。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相关部门药品发放不及时在应对玉米茎基腐病方面,群众反映最多的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放农药品不及时,药品发下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有防治病虫害意识的农户在收到农药之前已经自己对受害玉米田进行了施药。2、部分农户对虫害情况不重视由于农户为个体经营,每户经营的土地相对较少,经营土地的收入也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不重视病害对玉米收成的影响,在收到的农药品后,由于没有时间等原因并没有进行施药。3、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困难,调查网络不健全准确翔实的监测数据是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基础,而调查网络的健全又是监测数据准确翔实的基础。当前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工作的主要是各乡镇农科站,人员少,力量弱,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而村一级并没有相关的数据收集机构,病虫害数据收集的网络不健全,数据收集也就很困难。4、基层农科站的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基层农科站肩负着收集农业生产数据,指导、培训农民进行生产的重任。现在农科站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承担,但办公经费得靠自己解决。当前,农科站人员少,经费少,工作多而杂,不能很好的完成病虫害数据的收集工作。三、综合防治策略一、宏观建议1、充分发挥村委会在农田种植管理方面的作用,对于有一定集体经济基础的村,可以考虑实行对农作物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及时掌握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并上报各有关部门,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应对措施不力,为上级各有关部门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提供及时、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2、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帮助农村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让其从事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城镇人口。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让土地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只有让农民看到种粮的效益,才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会更加重视病害的防治工作。3、加快推进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监测网络。除去乡镇农科站等政府职能机构,还应该积极发展村级病虫害监测网络,以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基层病害监测网络,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4、充实乡镇农科站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收集农业生产数据和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方面的职能,积极做好对农作物的监测,对农民的指导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二、专业建议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近年该病上升与部分育种材料抗病性差,耕作栽培条件改变有很大关系。因此,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壮,减少茎腐病。3、轮作换茬,适期播种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另外适期播种错开病菌发生的高峰期,也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但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播种期。4、药物预防
本文标题:玉米调研报告【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0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