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新课1.春天不知不觉来了,用你喜欢的词语赞美春天。2.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板书“柳树醒了”。二、初读,掌握字词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1)偏旁识字:枝,梳,梢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多媒体课件辅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熟字加偏旁:醒,软(酉+星=醒车+欠=软)(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的准。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软、澡)(4)读词卡(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三、细读,理解课文学第一节(1)自由读,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用笔画出来。(2)同桌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3)小组读,交流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4)比赛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第二节(1)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2)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3)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活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4)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四、背诵,感悟文意(1)自由背(2)加动作背(3)配乐背(4)同桌互背五、拓展,巩固练习1.出示下列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说()()()话()()()朋()()()友()()()春()()()高()()()2.说话训练用上“———”是柳树的好朋友。(词卡贴在黑板上)3.画一画,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六、观察,正确书写1.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4.展示评价。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2一、复习,巩固字词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2.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1)柳梢为什么绿了?(2)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3)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2)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3)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三、比赛,背诵课文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四、领悟,课外延伸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五、观察,正确书写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六、小结: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好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板书设计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参考资料,少熬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二)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2)课件出示:“惊”,认识“忄”。(3)请学生任意挑选会认字,试着组词语。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2)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人、火、文、六”四个字。(3)学生分别用“人、火、文、六”组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三)看图读文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2.全班交流,师总结:山、水、花、鸟。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4.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文,指导学生抓住每行诗句中的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四)了解诗意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2)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1)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3)男女生分成两组,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五)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参考资料,少熬夜!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观察交流。(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文”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文”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文”字中都有“捺”。3.教师范写“人、火、文、六”。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文、六”。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汉字,比较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找准重点笔画,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好汉字。(六)课外延伸朗读、背诵谜语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篇目,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积累渠道。
本文标题: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3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