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
试卷第1页,总7页2019-2020学年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2.“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合金C.高锰酸钾D.稀有气体4.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氨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7.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的SO2和SO3,含有相同的()A.硫元素质量B.质量C.氧原子个数D.分子个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C.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蔗糖(C12H22O11)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蔗糖中含有45个原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试卷第2页,总7页10.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减少酒精的挥发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我国历史悠久,“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OD.SO21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13.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6.68.8000反应后质量/g206.65.4aA.表中的a值为1.4B.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二、填空题14.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氨气____________;(2)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3)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4)标出硫酸铝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15.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上含有H、He、N、Na、Mg、S等元素未来可能试卷第3页,总7页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如图所示回答:(1)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2)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3)根据图2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Na、Mg、Si三种元素在同一周期B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CHe和Mg的化学性质相似(4)钠是一种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种。16.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化学(1)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炼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3)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2000g废气中含有3.2g二氧化硫,吸收这些二氧化硫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g。三、实验题17.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试卷第4页,总7页(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是________;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__的物理性质。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________;18.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步骤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步骤2: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步骤3:向A瓶中加满80°C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步骤4: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白磷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1)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对比步骤3和4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3)待装置冷却--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实验二](1)按图实验(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沙子)可观察到: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____。(2)[查阅资料]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会自燃。试卷第5页,总7页“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纳米铁粉却可以在空气中自燃”,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________。四、科学探究题19.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II:“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______(选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铜B硫酸亚铁C硫酸钠[实验二]甲、乙两位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试卷第6页,总7页[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同学白磷_________;气球_______;托盘天平_________;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乙同学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反应前后托盘天平不平衡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你认为_______;(填“甲”或“乙”)的结论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反思](2)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20.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国,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试卷第7页,总7页[继续探究]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下图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分析与结论]数据分析:4.02g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第1页,总8页参考答案1.B【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A、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碳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铜、氮气、干冰、竹炭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2.D【详解】这里的“碘”指的是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故选D。3.C【详解】A、盐酸中含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合金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氖、氩、氪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含有单一成,或者有唯一的化学式。4.A【详解】答案第2页,总8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A。5.B【详解】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6.B【详解】A、氨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选项错误;B、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燃烧发生爆炸,选项正确;C、氮气没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中由急速的燃烧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7.C【分析】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因为每个氧原子质量都相同,故SO2与SO3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中氧原子个数就应该相等,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为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化学中的计算题不要当做数学题进行计算,应该从化学的角度即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问题。8.C【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错误。B、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还需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答案第3页,总8页C、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C。9.A【解析】【分析】化学中元素质量比等于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详解】A、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1个蔗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共12+22+11=45个原子,故B不正确;C、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1611)=72:11:8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C不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7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