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沈阳市沈北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
试卷第1页,总7页2019-2020学年沈阳市沈北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C.食物变质D.干冰升华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化学用语书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4个N原子:2N2B.铁离子:Fe3+C.碳酸钠:NaCO3D.二钠化一氧:Na2O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铁丝B.红磷C.镁条D.木炭6.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B.氧气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C.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D.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无毒,空气中含量过多都无害7.某些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气体最宜充入的是A.氢气B.氧气C.氮气D.空气8.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贫血症A.碘B.钙C.铁D.锌9.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试卷第2页,总7页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10.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11.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NiFe2O4中Ni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13.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2CaClB.2HOC.2SiOD.FeS二、计算题14.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填字母).A铝元素B铝单质C铝合金D只有明矾(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_____;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_____.三、填空题15.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试卷第3页,总7页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_。(2)由原子序数为1和8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成带电的原子团的符号:___________。(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O、P②Li、Na③C1、Ar④He、Mg(4)从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5)元素M是第三周期中的一种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Cl3,则M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6)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各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依次增加。16.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1)如图是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①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②分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试卷第4页,总7页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O原子E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2)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②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3)直饮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过滤B脱色除味C消毒杀菌(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四、简答题1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试卷第5页,总7页(1)图A: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的分子___________。(2)图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璧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你会发现___________,可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将粗玻璃管置于蜡烛火焰中,会引出一缕“白烟”,此“白烟”为石蜡蒸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___________。(3)图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能证明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4)图D: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五、实验题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_,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正确顺序是:铁架台→木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试管②酒精灯(4)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甲烷密度比空试卷第6页,总7页气密度小,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一种组合即可)。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六、科学探究题19.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两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实验方法后,对实验的创新设计和探究。实验一:设计新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中,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②将固定有带火星棒香的橡胶塞塞紧干燥管,将其竖立,观察现象:(1)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___________。(2)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实验用的药品用量太大B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C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实验二:寻找新的催化剂(实验探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进行到60秒时收集O2体积(mL)实验15﹣﹣﹣﹣﹣﹣﹣﹣18试卷第7页,总7页实验25MnO20.561实验35Fe2O3x52实验45KCl0.519(1)写出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催化剂为二氧化锰):___________。(2)图2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3)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在相同条件下,要比较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3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5)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6)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外,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7)实验4与实验1的实验结果数据接近,略大。为探究氯化钾是否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小组同学提出方案: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氧气60秒,比较收集到气体的体积v与18mL关系。小明同学猜想:v的值远大于18mL。你认为小明的猜想理由是什么?请你再写出一个不同的猜想并说明理由。(已知试管中氯酸钾足够量)小明猜想的理由:___________;你的猜想及理由:___________。(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MnO2只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能使原本不发生的反应也能快速进行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答案第1页,总8页参考答案1.C【详解】A、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食物变质生成了菌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A【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3.D【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若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N原子:4N,故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答案第2页,总8页带1个电荷时,1省略不写,铁离子:Fe3+,故正确;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十字交叉法”,碳酸钠:Na2CO3,故错误;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Na2O读作:氧化钠,故错误。5.A【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6.C【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氧分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不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自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沈阳市沈北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7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