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12022学年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
2021-2022学年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满分6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1C-12N-14O-16K-39Mn-55Fe-56第一部分客观卷(共15分)一、本体都为单项选择题(1-11题各1分,12-13题各2分,计1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甘蔗榨汁B.自行车胎爆裂C.滴水成冰D.鲜奶制成酸奶【答案】D【详解】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自行车胎爆裂,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D、鲜奶制成酸奶,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SiB.FeC.OD.Al【答案】D【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D。3.规范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过滤C.向试管里加粉末D.量取液体【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的送到试管底,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做法与“美丽”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D.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答案】B【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合金污染,错误;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合金污染,节约能源,正确;D、燃料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故燃料脱硫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故选B。5.普通玻璃是混合物,其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均为()A.-2B.+2C.+3D.+4【答案】D【详解】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SiO2中氧的化合价为-2,设硅的化合价为x,则x+(-2)×2=0;得x=+4。同理可得,硅酸钠、硅酸钙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故选D。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做保护气B.氧气能支持可燃物燃烧,可用作燃料C.金属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泡的丝D.金刚石硬度最大,可用于刻划玻璃【答案】B【详解】A、氮气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做保护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支持可燃物燃烧,可用作助燃剂;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金属钨的熔点高,高温时不易熔断,可用于制作灯泡的丝;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硬度最大,可用于刻划玻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7.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式,此化学式是()A.HClOB.O3C.NO2D.HCl【答案】C【详解】A、H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O3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C、NO2宏观表示二氧化氮,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微观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D、HCl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C.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温度能够达到煤的着火点,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故错误;B、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C、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选项正确;D、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灭火时还要结合火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9.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1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青高素分子由11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C.青高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2:5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C【详解】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一个青高素分子由11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青高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2:5;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元素的质量比(11×12):(22×1):(5×16)=132:22:80,氢元素质量占比最小,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A.观察气体颜色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闻气体的气味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答案】B【详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观察气体颜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火焰基本不变的是空气,剧烈燃烧,火焰变大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无味气体,闻气体的气味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基本没变化,在氧气中复燃,不能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11.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存在间隔B600L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O2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如O2可供呼吸,CO2不能供呼吸分子的构成不同A.AB.BC.CD.D【答案】D【详解】A、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才能在远处闻到花香的味道,错误;B、气体能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错误;C、温度计中汞柱上升是由于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汞原子本身的大小不变,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正确。故选D。1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WXY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A.W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B.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答案】D【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22+34+0=2+40+待测+16,待测值为0;【详解】A、W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改变,都是2g;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Y的质量为0,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反应后,Y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X和Z的质量都增大,是生成物,可以表示:Y→X+Z,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22g=18g;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实验结果【答案】B【详解】A、凡是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该实验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故实验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通过导管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实验不能成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二部分主观卷(共7道大题,50分)14.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用化学用语和相应数字填空:①氖元素:_______;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②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___;“”表示______。(2)锂电池开启了现代移动智能生活:①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②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③在化学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结构决定性质,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来说,也就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据此,结合你自己的认知,请在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找出与金属锂性质最接近的是_______。(填字母)A.H2B.N2C.NaD.Mg(3)在一定条件下,根据某化学反应画出如下的某容器内微观变化图:①请写出“”所表示的物质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答案】(1)①.Ne②.2OH-③.CH4④.2H⑤.2H2(2)①.6.941②.失③.Li+④.C(3)①.14:3②.223N+3H2NH一定条件【小问1详解】①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氖的元素符号是Ne;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②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2个氢原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表示2个氢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其符号是2H2;【小问2详解】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②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Li+;③钠原子与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1,化学性质相似。故选C;【小问3详解】①由图可知,该物质为NH3,氨气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N+3H2NH一定条件。15.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金属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金属元素的存在①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而金、铂等极少数金属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单质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不能与自然界中的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②常见铁矿石有: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这几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含铁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2)认识金属的性质: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和”、平”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和”字上滴加稀盐酸,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沈阳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8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