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学教案 账户与复式记账(三)
长沙学院教案编号:3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讲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要求:熟知会计记录所采用的基本方法—账户、复式记账,为以后处理会计实务打下基础。要求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熟悉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借贷记账法内容,账户结构;会计分录的编制;账户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难点:借贷记账法记账步骤的实践应用。教学方式、手段、媒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适时指导操作,应用举例以工作为导向。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P30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类的标准名称。例如资产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具体形式;(这里即列举了7个会计科目)负债分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等具体形式;(这里即列举了5个会计科目)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3个科目)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个科目)费用分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6个科目)——以上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名即是会计科目名称。(除“未分配利润”)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1、对会计对象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名称;2、是编会计凭证、设置账户的依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3、提供满足各方需要的信息。三、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特点2、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3、设置会计科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要防止会计科目过于简单化,难以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二是要防止会计科目过于繁琐,以免加大会计核算工作量。4、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核算内容明确界定,不能相互混淆5、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四、会计科目的分类、分级和编号(一)会计科目分类(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1、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生产成本(反映损益)(只生产性企业用)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收入、支出)成本类2、目的:为了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二)分级(按反映信息的详细程度分)1、含义: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2、分级:一级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或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项目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由制度规定,全国统一)二级(也叫子目,无下一级科目时就是明细科目),介于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明细科目:(也叫明细分类科目或细目)是对会计核算具体项目进行详细分类的科目。详细地、具体地反映总账科目和子目。明细科目由会计主体自定,有些可不设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累计折旧等。举例说明:原材料—主要材料—××材料原材料—燃料—××燃料原材料—周转材料—××周转材料第二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概念1、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经济业务内容、数量、金额的工具(连续的表格)。2、意义:提供各种数据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3、账户的构成: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账户名称是依据会计科目得到;账户结构为左右两部分,分别记录资金的增、减)二、账户与科目的关系有联系有区别:1、联系: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两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2、区别: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分类名称,本身没有结构;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是开设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的依据,而账户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三、账户的基本结构1、必有增加和减少两方,即左方和右方。2、借贷记账法下:借方账户名称贷方(丁字账户、T型账户)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或类别)3、实际工作中,一般账户(三栏式账户)有以下基本内容P53:4、每个账户有四个金额: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余额:现在的状态、静态(资金现在是多少?)发生额:当期情况、动态(资金变化了多少?)②期末余额的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③期初余额是上期的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是下期的期初余,是静态指标,反映经济业务增减的结果④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属于动态指标,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动的量。四、账户的分类:与科目分类相对应,有什么会计科目,就可以对应设置该账户(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收入收益类和费用支出类)、成本类(二)账户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账户(对应一级科目、总账科目)、明细分类账户(对应明细科目)第三节复式记账一、记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1、什么是记账方法?是如何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2、分类:单式记账法:概念P53运用:银钱收付,债权债务结算业务复式记账法:概念P53复式记账法的几种具体方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3、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优点)P44①以价值运动和会计恒等式作为记账的基本理论依据;②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③定期汇总全部账户记录,必然平衡——便于核对。二、什么是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记账原理,以“借”和“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来反映会计主体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一)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一切账户,均为左边借方,右边贷方(二)账户的结构:费用(成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借方)余额登记增加额登记减少额期末(借方)余额举例说明:2、成本类、(损益类中的)费用支出类账户结构同“资产类”,它们同在会计等式的左边。借方成本类、费用支出类账户贷方期初(借方)余额登记增加额登记减少额期末(借方)余额3、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收入收益类它们在会计等式的右边,与资产相反.因此: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收益类账户贷方期初(贷方)余额登记减少额登记增加额期末(贷方)余额举例说明:一般地,余额都在登记增加额的一方(有的就没有余额)。(三)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举例说明根据业务的记账。例4-1:××年3月1日久安公司接收新华集团公司的追加投资5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例4-2:3月3日,久安公司从银行取得临时周转借款20万元,银行通知款项已经划入单位银行存款账户。(四)保持借贷平衡关系试算平衡:P62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分期初期末,即:Σ初借余=Σ初贷余;Σ末借余=Σ末贷余试算平衡的意义: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四、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1、编制会计分录(1)什么是会计分录P60三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名)、记账符号(记账方向)、金额(2)分录的格式:先借后贷,借贷错一格借:账户名称金额贷:账户名称金额例4-3:公司将现金2000.00元送存银行。例4-4: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00元支付前欠甲单位货款。(这是企业发生的一件一件的事项——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经济业务)(3)分录的步骤:①先判断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资金项目(判断应使用的会计科目)②然后确定所涉项目资金的增减关系(判断该会计科目资金是记增还是记减)③再根据账户结构确定借贷(据科目的类别和各类别结构,将资金的记增记减转化为用“借”“贷”符号表达)④最后确定记入账户的金额。作完分录后应做检查。学生练习:A从企业存款户提取现金1500.00元。B收到乙公司前欠货款5000.00元,收到丙公司前欠货款14000.00元,均存入企业存款户。以上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C购材料一批,价值30000.00元,已验收入库,给付转账支票25000.00元,余款暂欠。(提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这是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少见,有必要就用,拆分不便分析业务)。(4)账户的对应关系采用借贷记账法时,经济业务涉及的有关账户之间都会形成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分录表示的就是账户的对应关系。(5)分录的意义①为了编记账凭证(实际工作中分录都是记录在记账凭证上);②便于记账(演示登丁字账户)(6)分录与账户的关系编分录是为了登记账户,分录中的借贷与账户中的借贷是一致的(它们与增减的关系也是一致的)。2、过账亦称记账、登记账户。3、试算平衡(1)Σ初借余=Σ初贷余(2)Σ借发=Σ贷发(3)Σ末借余=Σ末贷余不满足以上公式,则肯定账户记录有误或计算有误,要找出错误并更正。但满足了三个公式,并不意味着账户记录或计算没有错误。4、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分为两种:(1)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分别列表编制,见表4-1、4-2;(2)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合并在一张表上进行试算平衡,见表4-3。表4-1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年月日单位:元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合计表4-2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年月日单位:元会计科目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合计表4-3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年月日单位:元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合计借贷记账法应用举例P63(下节重点内容)板书设计:讨论、思考题、作业:P69练习题四、练习题五(分录必答);第63页【例4-9】预习参考书目:日期:2011.3.22
本文标题:会计学教案 账户与复式记账(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