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总论会计定义。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及其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在市场经济中,要搞好经济工作而不懂得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就如同在商业中不懂得商业交往的语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会计是一个使用普遍、出现频繁的概念。会计已被公认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起会计的职能及其内容的变化。会计不仅为企业管理当局、也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以及与企业有关联的各种利害关系人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1.1会计概述1.1.1会计的定义“会计”一词,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将“会计工作”、“会计学科”、“会计职务”和“会计理论”等均简化为“会计”二字。总之,“会计”一词含义丰富,而我们所要学习的“会计”,应该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人们对会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由于会计是一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动态科学,因此,会计至今尚无一个完整而公认的定义。为了教学的需要,理论界往往把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会计的定义,具体定义如下:第1章学习要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及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以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1.1.2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它体现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现代会计的要求。现代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投资者将资产交给经营者经营,最关心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需要有用的信息用于决策。因此,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向谁提供信息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我国会计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1)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会计信息。(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3)会计要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2.会计信息的特征所谓会计信息,是指通过科学预测或实际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有关资金运动状况的各种可为人们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数据、资料等的总称。会计信息既不仅仅是原始数据信息的集中,也不只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分类或进行其他的简单处理,而是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有目的地加工和处理。此外,会计信息的获得也不是一个信息的单向运动过程,它还包括信息的反馈,即将系统所获得的会计信息用于管理后,将其结果随时又投入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再加工和再处理。目前,主要是以规范的格式和内容即报表形式来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会计信息。此类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这些报表构成了我国对外会计报表的体系,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投资人以及有关信息使用者分析企业财务情况的主要信息资料。1.1.3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正确处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向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会计规范,是指协调、统一会计处理过程中对不同处理方法做出合理选择的假设、原则、制度等的总和,是对会计行为的约束标准。现实地看,会计规范是一套用于规定、约束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处理与信息生成等行为的法律、标准、制度的总称。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具有可比性,目前我国通过各种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予以规范。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面上都得到体现。会计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法规主要有《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部门规章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构成了我国目前的会计法规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规范效力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法律规范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也是对会计工作的一般要求。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国家主席的命令发布。我国的《会计法》是1985年颁布的,1993年12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后,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法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宗旨。新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各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另外,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报告,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条例,它是《会计法》的配套法规。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提供财务报告所应遵循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法》为指导,同时又统驭会计制度,是我国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主要对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为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提供基本架构。一般由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组成,是对会计核算要求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它具有覆盖面广、概括性强等特点。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具体规定的准则。它将由以下三类组成:一是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准则,如应收账款、应付项目、投资、固定资产等;二是关于特殊经济业务的准则,包括各行业共有的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前者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清算业务等,后者如金融业务的存贷款业务等;三是有关会计报表的准则,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合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等。从1997年5月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至今,已陆续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项具体会计准则。3.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会计人员处理业务的规范,它在会计实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以及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在我国向准则型会计规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存在,因此需要制定《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它不仅可操作性较强,而且具有强制性。(1)《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从翌年一月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新制度打破了所有制和行业界限,建立了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到2005年为止,国有企业将用三年时间完成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工作。(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规范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2001年11月财政部公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下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3)《小企业会计制度》。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2004年5月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比如:考虑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及计提长期资产减值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等情况,小企业制度中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及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1.4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会计信息中,有一部分是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益各方共享的通用的会计信息。另一部分是出于竞争性自我保护只供管理当局使用而不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前者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传递的信息,后者如产品的成本构成及单位成本变动信息等。而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这些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点有所不同。1.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处于单位领导和管理的最高层次,对于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拥有决策权或者执行权,与单位其他人员之间是一种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企业要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相关的、可靠的信息为依据。当然,企业管理当局在决策过程中,除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外部使用者无法掌握的内部信息。2.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必然通过税收、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在宏观调控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提供的数据是调控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会计核算资料是国家统计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资料来源。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的税收征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证券监管部门无论是对公司上市资格的审查,还是公司上市后的监管,都离不开对会计数据的审查和监督。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中,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其监管的内容,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又是其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3.出资者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出资者虽然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出资者除包括现有出资者外,还包括潜在的出资者。对于潜在的出资者来说,他主要是根据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各种投资机遇、估量投资的预期成本和收益以及投资风险的大小,做出是否对该企业投资的决策。4.债权人债权人是企业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债权人提供信贷资金的目的是按约定的条件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收入。也就是说,债权人关心的主要是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基于此,他需要了解资产与负债的总体结构,分析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从而做出向企业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5.职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企业研究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企业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应当事先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职工在履行上述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时,必然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以上分析了五类报表使用者以及他们对信息的要求,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十分广泛,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类,例如,顾客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也会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会涉及证券分析师、证券交易所和一般公众。当然,对于能满足上述五类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通常也能满足其他使用者的要求。1.1.5会计基本职能职能是指某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述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了会计的本质特征。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成熟,新的职能不断出现,出现了会计多功能论,会计除了传统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外,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及分析等职能。这里主要阐述会
本文标题:会计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3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