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活动是教案5篇今天三一刀客为您提供活动是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学过程中的智慧可以通过教案和课件的制作体现出来。活动是教案1教学目标:1、交流在课外了解的景点。2、阅读散文《海潮》,体会语句的精彩。3、朗读欣赏对联。4、开展“飞向太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一起设计阅读要求。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学习“我会填”1、出示:“郁郁苍苍,娉娉婷婷的黄山松”。2、引导学生明确“郁郁苍苍、娉娉婷婷”两个词语概括了黄山松的特点。3、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表示景物特点的词。4、全班交流。二、学习“我会读”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整体感知短文。2、默读思考:这篇短文描写了什么情景?3、和同学们一起设计阅读要求,自学短文。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三、学习“百宝箱”1、出示对联,学生齐读。2、教师简要说明对联的有关知识。3、出示准备好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贴对联的有关知识。4、教师指导学生赏析文中的三副对联。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6、学生朗读对联、背诵对联。四、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导入激趣同学们,飞向太空,是人类美丽的梦想,不懈的追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吧!二、认识中外宇航员1、出示几位中外宇航员的图片。2、教师简要介绍他们飞向太空的辉煌经历。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外宇航员的图片、文字资料。三、讲述英雄故事1、指名讲述英雄故事。2、小组交流听后的感想。3、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英雄故事。四、写写外星人1、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传说的资料。2、说说你心目中的外星人的样子。3、想象你与外星人的一次会面。4、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把你想象的情景写下来。5、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板书设计:语文活动8一、我会填二、我会读三、百宝箱四、大舞台活动是教案2活动目的:1、学习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小朋友,大班语言活动《小蘑菇有朋友啦》教案。2、丰富词汇:孤零零、高兴、伤心、朋友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头饰(蝴蝶、蜜蜂、蚂蚁、花、蘑菇)、词卡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拍手歌》组织幼儿坐好。师生相互问好!二、导入1、教师以KITTY猫身份出示,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幼儿教案《大班语言活动《小蘑菇有朋友啦》教案》。“HELLO,小朋友们好,我是谁呀?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礼物——好听的故事,想听吗?”三、新授1、教师操作课件,幼儿听故事一遍。“那今天我们来听听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但是在听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认真的听,并且告诉我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都有谁?”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2、出示挂图及卡片,边出示边讲故事。“天气棒极了,森林里可热闹了……可是有一只蘑菇却(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这时爬来了一只小蚂蚁……”提问:A.蘑菇看到小蚂蚁,小蜜蜂,小蝴蝶都对他们说了些什么?那他们同意了吗?小蚂蚁怎么说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么说?B.过一会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吗?花为什么不同意?C.小蘑菇是怎么对蜜蜂和蝴蝶说的?那蚂蚁呢?3、引出词汇“嘘!蘑菇宝宝有小秘密要告诉小朋友,想不想听?可是这些秘密都藏在这几个问题里,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揭开这些秘密?”当幼儿回答对问题里的词汇后就出示词卡教幼儿理解,读。提问:A.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家人会觉得怎样?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觉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B.小朋友你家里有没有养小动物?那如果家里的小动物生病了你会怎样?(伤心)·C.当你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你会觉得心里怎样?(高兴)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给我们一起分享?·D.你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朋友)4、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学习小蘑菇。5、课中操6、情景表演“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也来变个魔术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看我魔术变变变!哇,这么漂亮的礼物小朋友们快戴上。”幼儿戴头饰根据故事内容表演这个故事。四、游戏:找朋友结束活动是教案3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使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学会安慰别人。2、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1、手指套偶:小鸟,牵牛花,小草,凤仙花。2、卡纸,各种废旧材料,录音机,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看看,听听,说说:知道在别人痛苦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关心。1、观看手指套偶(-),听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1小鸟生病了,孤单单地躺在窝里,心里怎样?2大树下有谁?它们有没有帮助小鸟呢?凤仙花是怎样做的?3牵牛花看见了心里怎么样呢?2、继续观看纸偶表演(二),听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1是谁帮助了小鸟?2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3牵牛花看见了小鸟的病好了,它怎样了?4牵牛花为什么很高兴?二、想一想,议一议:知道别人的痛苦,学会安慰别人的一些方法。1能告诉我们,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感受,你又在盼望着什么?2当发现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时会怎样帮助和安慰他呢?小结:哪怕是一句话,一张卡片,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安慰和祝福。三、动手做做,体验关心别人后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今天×××小朋友生病了,你想用什么方法安慰他,祝他早日康复?(在不拘同一答案中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区域活动。一、设计:爱心卡,提供卡纸,包装纸,彩带以及废旧材料等操作材料。二、准备录音机,磁带,帮助他们录制一句安慰的话和祝福语三、提供泡沫,铅丝、皱纸、彩带,制作花篮和水果篮。四、小小慰问团,自编几个小节目。活动延伸:让我们带着这些礼物和祝福去看望×××小朋友吧!(本活动设计获常熟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等奖)活动是教案4一、教材分析本节活动是幼儿园多元整合课程用书大班上学期的一节活动,《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乐曲欢快优美,节奏明快。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并通过身体动作进行表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二、说目标:1、能分辨音乐ABA结构,理解音乐形象。2、学习根据空间大小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和幅度。三、说重点难点:从活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乐曲ABA结构,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难点是根据音乐内容创编身体动作。四、说教学准备:乐曲磁带、小树生长变化图等。五、|说精选教法,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1、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欣赏与理解乐曲的兴趣。2、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内容创编身体动作。六、说学法,让幼儿主动欣赏和创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2、融合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七、说活动过程:1、玩游戏:1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树是怎样生长的?你怎样用动作来表现小树生长?(幼儿交流)2幼儿用身体动作的变化来表现小树生长的过程。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小树摇动时小动物不动,小动物动时小树静止。2、倾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结构:1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幼儿倾听表达:你知道这支乐曲有几段?哪一段是说小树生长、树叶摇动?哪一段是说小动物出来跳舞?为什么?2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感受音乐ABA的结构。3、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形象并创编动作:1请幼儿做小树,用一拍一下和扭动身体来表现A段。2请幼儿想像各种小动物跳舞的动作,并提醒幼儿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不碰撞小树。3再次引导幼儿用小树生长、摇动的动作表现A段。4、扮演角色,听音乐做游戏:1教师提供头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2幼儿分角色、听音乐做游戏,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八、感悟与反思: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活动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活动是教案5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二、情境导入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出示课题】三、作者简介、解题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点拨】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②“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2、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1、朗诵点拨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
本文标题:活动是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51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