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22年湖南衡阳)《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B【解析】根据“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知,文章评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B项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A项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建设新中国,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C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年天津)学校历史社团开展“我和伟人共成长”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读伟人成长思民族未来】1893年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在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1910年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思想影响1911年中学读书,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1915年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读期间,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开始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节选自《毛泽东》(大画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从上述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他曾受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忆伟人论断寻革命道路】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2)为践行这一论断,毛泽东领导的武装起义是什么?此后,他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听伟人声音感使命担当】【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3)“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你如何认识毛泽东说的这句话?【答案】(1)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答出三点即可)(2)起义:领导秋收起义变化: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亦可)(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根据材料“1910年高等小学堂读书,受康有为、梁启超思想影响”,可知曾受到1898年戊戌变法的影响;根据材料“1911年中学读书,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可知曾受1911年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1915年开始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可知曾受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1918年开始接受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可知曾受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起义:根据材料八七会议提出著名论断,再结合所学可知,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开始比较顺利,但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小问3详解】第一小问,标志:根据材料1949年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点睛】本题解题关键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和关键信息得出答案,如【读伟人成长思民族未来】这一材料里的1915年、《新青年》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忆伟人论断寻革命道路】这里的材料也是通过1927年、八七会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后开始领导秋收起义;【听伟人声音感使命担当】这则材料中的认识可从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着手。3.(2022年河北)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班级开展“回望百年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探究【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活动,请你参加。材料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举行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和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在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755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摘编直《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时与中共一大召开时相比全党党员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一中“________”处是中共七大确定的革命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将此目标内容补充完整。并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目标提出的主要背景。(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上述目标,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试用所学知识,列出“中华人民共和用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结论得出的主要理由。【答案】(1)党员数量大增。(2)新民主主义。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解析】(1)依据材料“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755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和中共一大代表13人相比,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大增。(2)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提出的目标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的召开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因此,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成为七大主要目【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标。(3)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4.(2022年重庆B卷)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完成任务。时间事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毛泽东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请选择表中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选择: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阐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苦奋斗,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到多国,说明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方向。【解析】从表格中找到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提炼主题。如都找与社会主义运动相关的内容,可以以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可提炼主题为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国到多国。阐述时主要结合相关史实的性质及影响进行概括说明即可。最后总结可得出,展望未来,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在总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历经曲折,必然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考点65抗美援朝1.(2022年陕西)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美国趁朝鲜战争爆发,侵略我国的边境。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B项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年天津)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A.邓世昌B.张自忠C.黄继光D.雷锋【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C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排除A项;张自忠牺牲于枣宜会战中,排除B项;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66土地改革1.(2022年湖南湘潭)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建国初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打倒,因此该乡到1953年地主户数变为0,A项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与材料时间均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2.(2022年湖北随州)右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进行土地改革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C.完成三大改造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图中数据变化,从1949年到1952年农村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是因为1950-1952我国进行土地改革,A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排除B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C项;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故选A项。3.(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说的话,再结合所学可知,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D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A项;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影响。4.(2022年四川南充)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还有A.《共同纲领》的通过B.进行“三大改造”C.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D.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
本文标题:专题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6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