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成本会计33498169
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本章提要】本章考察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成本的分类、成本会计任务以及制度。成本总体上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这将是我们考察的重点。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象一、基本概念1.成本和成本会计的概念①成本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会计人员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为了取得某些财产而牺牲的某些经济资源。注意:成本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主观认定的或客观认定、货币性或非货币性,也可以包括社会成本。②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采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起数量化的管理技术,用来帮助人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和竞争能力。注意: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成本会计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事后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发展到开始进行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的探索,而后是成本会计还吸收预算管理的内容,将预算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领域,使企业各部门的费用都纳入成本会计的全面预算控制之下。2.成本的分类(“固执不相遇”)①成本按其经济职能分类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期间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物费用和销售费用。②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成本总额也随之发生增加或减少,但增减幅度不成比例,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质的成本。③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属于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能够加以控制的成本。不可控制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权责范围内,而且不能够加以控制的成本。④成本按其计算的时间性分类预计成本:亦称预算成本或目标成本,是指在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发生之前,根据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实际成本:亦称历史成本,是指根据产品生产和销售(或提供劳务)中实际支出的费用计算确定的成本。⑤成本按其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是指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最优决策时,所应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非相关成本:亦称无关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但对现在或未来的决策没有影响,在对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最优选择时,可以舍去,不加考虑的成本。历史成本、沉没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二、成本会计的对象1.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2.内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第二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职能1.含义是指成本作为一种管理经济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2.内容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及其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采用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模型,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以利于选择最优方案,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在若干个与经营活动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据以制定目标成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差别、机会、重置、边际、付现成本成本计划,是指根据成本决策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经营任务所需支出的成本、费用,确定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水平,并提出为达到目标成本所应采用的各种措施。成本控制,是指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成本计划具体制定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各项费用定额,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并及时反馈实际费用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而采取措施,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本核算,是对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并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成本考核,是指企业将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制定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指标,分别下达给各内部责任单位,明确它们在完成成本指标时的经济责任,并定期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评定和考核。二、成本会计的任务1.含义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人们期望成本会计应达到的目标和对成本会计的要求。2.内容(1)正确计量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正确计算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它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和反映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2)优化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4)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综上所述,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是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成本优势。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制度一、成本会计制度的含义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企业成本会计制度要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为论据。二、成本会计的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成本会计为了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为依据。历史成本原则不能确切反映资产现值和收益状况,但不同会计期间的生产耗费及经营成果具有可比性。(2)分期核算原则企业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分期便于确定会计期间的有关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成本对象的计算期不同。成本核算工作按月进行;成本对象的计算期则与生产类型有关,可以与核算期一致,也可以与核算期不一致。(3)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就不能计入成本。(4)一贯性原则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尽量保持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5)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其受益期不仅包括本期,而且包括以后各期(一年以上),就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不能全部作为本期费用。(6)成本效益原则一般说来,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成本计算得越细越好,提供的成本信息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获得成本信息需要一定的花费,因此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制度各行业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不同,所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有所不同,就工业企业来说,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必须满足企业决策者或使用者的需要,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化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2、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制定合理的成本定额制度,是成本会计制度中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责任成本相关制度的重要基础。3、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责任成本制度顺利执行的重要保证。4、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可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企业在诸多成本核算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方法提供依据。5、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责任成本的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调动企业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6、关于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企业内部交易的结算价格和结算方法是企业会计政策的具体体现,一经选定,不能随意人为变动。7、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是成本报表的编制、核算和分析的主要依据。8、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生产费用的分类和成本核算程序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一、成本核算简述1.成本核算的含义对经营生产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并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成本核算的要求制造业成本核算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并按一定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中,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三)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就要以下基础工作:1.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结转的方法。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的内容。其制度应包括: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方法、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间的确定,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审核、控制、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划分方法,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凭证的设置及传递程序等。3.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成本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是进行有效成本管理的保证。完善成本责任制,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a.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b.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c.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d.建立健生产费用汇总核算+产品成本核算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在计算出经营成本及责任成本之后,应对各责任单位的发生可控成本进行分析和考核,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各部门及人员不断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三、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非收益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的界限3、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的界限4、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产品成本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四、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生产的特点按其组织方式,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有连续式生产和装配式生产。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生产的特点。同一企业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使用。第二节生产费用的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统称制造企业的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具体可分为下各项费用要素:(1)外购材料、燃料。(2)外购动力。(3)应付职工薪酬。(4)折旧费与待摊费。(5)利息支出。(6)税金。(7)其他支出。(1)外购材料、燃料。指企业为生产耗用而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外购动力。指企业为生产耗用而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3)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所有应计入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应付职工薪酬。(4)折旧费与待摊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方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待摊费用。(5)利息支出。指企业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后的金额。(6)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7)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租赁费、保险费等。二、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三、生产费用其他分类方法1、生产费用按其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的生产费用,如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原材料。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没有直接相关的生产费用,如辅助生产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2、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直接计入费用,是指费用发生时,就能明确归属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并能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如某种产品生产中单独领用的材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等。间接计入费用,是指费用发生时,无法明确归属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必须先按地点或用途进行归集,然后通过分配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如制造费用先按车间归集再采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3349816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