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脉络•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第1章)•第二部分商品购销和存货业务(第2-4章)•第三部分投资与筹资业务(第5-7章)•第四部分利润分配业务(第8章)•第五部分财务信息的报告(第9章)•第六部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特殊业务(第10章)•教学任务:第1-4章、第10章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会计是一门描述某一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语言。按单位性质不同,会计分企业会计、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三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种。•一、商品流通企业的含义•1、商品流通企业的定义•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商品流通业务或以从事商品流通业务为主,经营范围主要是消费品;二是独立核算。第一章第1节概述•2、商品流通企业的作用•商品流通企业能够促进商品的交换,是连接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桥梁。商品流通企业一方面从生产企业购进商品,使生产企业回笼资金进行再生产;另一方面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并获取一定的利润。第一章第1节概述•3、商品流通企业的分类•(1)按照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批发企业交易次数少但交易金额大,零售企业交易次数多但交易金额相对较小。•(2)按照商品的销售组织方式分自营商品流通企业和联营商品流通企业,自营商品流通是指商品由商品流通企业自行购进并以其名义对外销售;联营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流通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先销售后结算。第一章第1节概述•4、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反映的对象。•(1)业务活动一般只涉及商品购进和销售,业务内容比生产企业简单。•(2)存货占用资金较大,因此,存货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到企业的命运。•(3)由于采购数额较大,因此必须保留充足的流动资金。•(4)往来结算业务频繁,数额较大。第一章第1节概述•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含义•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利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3、反映的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4、职能体现为反映和监督。第一章第1节概述•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征•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因此,具有企业会计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商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服务企业不同,所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有其自身特点:•1、商品购销业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核心内容。第一章第1节概述•2、库存商品存在多种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四种: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其中,批发企业通常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零售企业通常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第一章第1节概述•3、期间费用的核算范围存在差异•商品流通企业期间费用,除了普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外,如果商品种类繁多,进货费用难以列入相应的商品成本,也可以列入销售费用核算,如果数额较大,期末应该在已销商品和未销商品中分配。第一章第1节概述•4、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是会计监督的工作重点•商品流通企业没有生产环节,资金周转速度更快,因此其营运资金管理比生产企业更为重要。•四、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反映和监督是两项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都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监督是反映的目的,反映是监督的前提。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会计对象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资金运动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货币资金投入后变成设备、商品,并开始周转,然后再转换为货币资金。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投入的资金分两种,一种是自有资金,一种是借入资金,前者是所有者权益,后者是负债。•投入的资金大部分以商品和设备的形式存在,即非货币性资金,只有少部分货币性资金。这些都是企业的资产。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有三种活动:一是由商品变成货币,产生收入。二是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商品的购买成本等,这些叫费用(广义)。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就是利润,这是资金周转的成果。三是以偿债、缴税及分配利润的形式退出资金周转过程。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因此,会计对象具体可分为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个反映的是时点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后三个反映的是时期状况,构成利润表。•提到会计,脑海中要有一张资产负债表的框架。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一)资产•1、定义: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特征:定义中体现的三个特征。•3、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可能性大于50%)流入企业。•(2)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4、分类: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二)负债•1、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定义中体现的三个特征。•3、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分类: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三)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1、定义: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剩余权益,即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2、来源: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3、利得:是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可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前者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后者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前者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后者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4、内容: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收入•1、定义: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非利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负债)、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非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广义收入还包括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2、确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3、内容(广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外收入。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五)费用•1、定义: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非损失)、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非偿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非分配利润或减资)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广义的费用还包括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2、确认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3、内容(广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六)利润•1、定义: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内容:收入(狭义)减去费用(狭义)后的净额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3、分类:按构成不同分营业利润(不含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含营业外收支)和净利润(扣除所得税费用)。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资产反映的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资金的来源,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的是资金的运用过程和结果。•三、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一)静态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二)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反映资金运用的过程和结果。•(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经营开始之际(会计期初)•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章第2节会计对象•2、经营过程中•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会计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要反映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确定了会计所要处理的交易和事项的范围,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一个车间或集团可能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办法都是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如果有证据证明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能持续经营下去,那么,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就应改变。比如,企业的一些实物资产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可能才用清算价格。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目的是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可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又分为半年度、季度和月份。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同一种货币为计量单位,这种货币叫记账本位币。《会计法》规定,我国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货币计量的缺陷在于,某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法用货币计量,比如研发能力、经营战略、管理能力等。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五)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对,是指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而不是按照款项的实际收付为依据。•权责发生制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具体表现为当期、前期、后期的收入和费用的确定,比如折旧、摊销、应收、预收、应付、预付等处理方法。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二、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1、客观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不能虚构;•2、相关性,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用有效;•3、明晰性,清晰明了易于理解;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4、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可比,即同一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须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处理办法,确实需要变化的要在附注中说明,使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二是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须遵循相同的规定处理,使不同企业的信息相互可比;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5、实质重于形式,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处理,而不是只看交易形式,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6、重要性,要求反映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对于不重要的可以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使用者决策的前提下简化处理,考虑信息效用和成本;第一章第3节会计假设与质量要求•7、谨慎性,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不能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及时处理和报告会计信息,过时的信息无效用。
本文标题:流通会计B1n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8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