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福建省宁德市2015届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1201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的是()A.鱼B.水蜜桃C.鸡蛋D.线面2.春天的校园花香四溢,该现象说明()A.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在不断运动3.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A.(NH4)2SO4B.K2SO4C.Ca3(PO4)2D.KCl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称取固体B.量取液体C.过滤D.蒸发5.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医疗急救B.二氧化碳﹣灭火C.盐酸﹣金属除锈D.氢氧化钠固体﹣食品干燥剂6.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着火点C.隔绝空气D.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C.农业上提倡大量施用农药D.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CO28.燃料X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5O23CO2+4H2O,则燃料X的化学式为()A.CH4B.C2H6OC.C3H8D.C4H109.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反应物都是单质D.生成物中能够共含有2种原子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B.t2℃时,在100克水中加入90克b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190克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将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11.豆浆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B.异黄酮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异黄酮由27个原子构成12.下列选用的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选用试剂A鉴别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稀硫酸B鉴别H2SO4溶液和NaCl溶液无色酚酞溶液C除去CO2中的CO灼热的氧化铜D除去NaCl溶液中的NaOH稀盐酸A.AB.BC.CD.D3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33分)1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水是生命之道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生活饮用水的部分标准: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化学指标pH6.5﹣8.5,游离氯≥0.3mg/L﹣1,铁<0.3mg/L…①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②化学指标中的pH=6.7时,表明自来水呈性;③生活可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④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如图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氯离子的符号:;(2)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①废旧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NH4Cl)和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化合价为.②废旧铝制易拉罐属于(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其“不生锈”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而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目前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化石燃料燃烧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做法是(填序号).A.提倡用燃煤火力发电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C.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①写出膜反应器中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生产流程中可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415.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1)若A、C、D都含有碳元素,且A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为气体单质,则D是(填化学式).(2)若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D为淡绿色溶液.①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基本类型是.②若A、C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C为(填“氧化物”、“硫”或“盐”).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29分)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实验】(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由端通入(填“a”或“b”).(2)关闭K2,打开K,通入氧气后观察到装置A中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发出白光;由此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是.(3)关闭K2,打开K2,通入氧气,装置C、D经检验均充满氧气后,再关闭K2并撤去装置B.两天后,装置C中铁丝表面布满铁锈,装置D中不锈钢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填“铁丝”或“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拓展】(4)实验室利用装置B还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17.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5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变质(填“有”或“没有”.(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②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p=1.977g/L③碳酸钠溶液与氢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设计实验】甲、乙两兴趣小组同学分别称取2g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计算.甲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注:不考虑稀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交流讨论】(1)乙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C装置气管水面上应覆盖一层植物油,其原因是.(2)甲小组同学认为方案二的装置中存在缺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指出产生影响的原因:(写一点).【拓展探究】经过交流讨论,甲乙、两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测定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操作Ⅰ”的名称是;(4)如果沉淀N没有经过洗涤,就直接烘干称量,则导致测得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6四、计算题(共8分)18.某同学在实验室取9.8g未加浓度的硫酸溶液于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10g氯化钡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17.4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g;(2)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201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的是()A.鱼B.水蜜桃C.鸡蛋D.线面【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水蜜桃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线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春天的校园花香四溢,该现象说明()A.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春天的校园花香四溢,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8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A.(NH4)2SO4B.K2SO4C.Ca3(PO4)2D.KCl【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称取固体B.量取液体C.过滤D.蒸发【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9【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一般药品要放在纸上称量;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一般药品要放在纸上称量,故A操作正确;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中正确;C、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故C操作错误;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D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5.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医疗急救B.二氧化碳﹣灭火C.盐酸﹣金属除锈D.氢氧化钠固体﹣食品干燥剂【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B正确;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故C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常见物质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6.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着火点C.隔绝空气D.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撤走可燃物.【解答】解:立即用锅盖盖灭,并没有清除可燃物,也没有降低温度,只是使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所以属于隔绝空气或氧气.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灭火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灭火方法比较合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C.农业上提倡大量施用农药D.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CO2【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10C、根据大量施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D、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
本文标题:福建省宁德市2015届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89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