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范例【推荐4篇】
1/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范例【推荐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范例【推荐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第一篇】杨爱凤,女,1967年6月19日出生,中共党员,自2002年任太原市国土资源局迎泽分局副局长至现任晋源分局副局长期间,一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根基层,忘我工作,展现了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十年来,她以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勤劳踏实、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投身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周围群众的交口称赞,在实际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曲情倾国土的赞歌。晋源区是太原市地质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共有54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她带领矿管科和国土所的同志们到每一个隐患点巡查摸底,了解隐患点变化,亲自参与地质灾害规划编制工作,划定地灾易发区,把一张张防控重点图交到基层巡查员手中。每年的主汛期,办公室更成为她的家。2010年7月22日深夜11点,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刚刚入睡的她“由于前两天的强降雨,风峪沟太古路边坡发生坍塌,路面被堵。”晋源2/13分所的报警电话就像一剂强行针,她立即做出部署,同时迅速着衣准备赶往现场,她爱人望着窗外的漆黑,也毫不犹豫地跟着出了门,她一路电话询问、报告上级、联系相关人员,平时1个小时走完路程她只用了40分钟,现场工作至次日凌晨4点,由于处置及时,此次坍塌未造成任何伤亡。自此每年汛期她的办公室就成为了家和指挥部,大雨夜总能看到她办公室不灭的灯光,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负责人,雨夜值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尽管可以坐镇指挥,但在暴雨袭来的时候,她还是会和科、所的同志们逐点巡查,生怕出现万一。现晋源区已经把“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变成全年常态化工作。不仅在“防”上下功夫,“治”也成为晋源分局的重头工作,杨爱凤到晋源区工作后,正值国土部批准实施《蒙山矿山地质化境治理项目》,她严格依法管理,有序推动工作进程,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蒙山景区地质条件,她也因此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大佛守护者”。在此基础上,她还通过社区宣讲、村民互动、校园参观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她的指导下,目前晋源区已全面完善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巡查网络,村村有巡查员、镇镇有联络人,切实做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责任到人,责任到点。看到三年来的努力成果,杨爱凤总是自豪的说,晋源区没有出现一起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当被问及为什么3/13对地质灾害防治如此“痴情”时,她常说,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就是杨爱凤同志,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她的闪光之处在于把自己的全部融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是国土精神的真正践行者。杨爱凤,这位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的优秀公仆,正昂首走在她深深眷恋的这片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更加壮丽、更加辉煌的国土新篇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第二篇】**,男,中共党员,任乡镇党书记期间,曾荣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世纪秘书网,互联网秘书第一品牌1999年他被组织调到原**区地矿局担任局长,他一到任,就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好;2002年,机构改革后,他调到**区国土资源局,仍然一如既往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获得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3年,**区汛期早,降雨量大,尤其是5月和6月份持续出现中大雨和强暴雨,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据统计,新发生、发现地质灾害点、隐患点467处,受地灾威胁7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同志始终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针对该区的地质灾害特点,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认真做好地4/13质灾害点治理与避让搬迁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阶段胜利。**区地质条件复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多处山区,房屋临山而建,土质松软、边坡高陡。连续几年的持续干旱无雨,造成地表干裂,汛期强降雨,极易发生地质灾害。2003年5月26日,因持续强暴雨,造成南平市第一医院后山溜波,导致11户32人受威胁。**同志立即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仔细堪察事故现场,分析泥石流形成原因,仅2天时间,他就要求闽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师拿出了溜波形成原因,妥善安置受威胁群众,现场加强值班监测;一旦发现地质灾害的发生,**同志就经常会抱病通宵达旦的工作,各个地质灾害点总会出现他的身影,同志们心痛了,纷纷劝他注意休息,但他总是说地质灾害人命关天,丝毫马虎不得。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同志可谓功不可没。一是抓落实,任务落实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区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负责,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以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负责,镇、村签订地灾防治责任书;他将任务层层落实,地灾点监视落实到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防治任务落实到位。二是积极做好部署、落实防灾责任制。**区是地质灾害重点县区,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同志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5/13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建立“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系统”,由局长任指挥长,**同志任副指挥长;全区按片区划分,成立七个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分队,由局班子成员任分队长,一有灾情,在第一时间立即分赴地灾现场,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抢险防灾工作。做到领导分工到位,防治责任明确,监测责任到位。三是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同志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镇农村积极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普及防灾知识,提高乡镇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3月份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根据省厅、市局的要求下,深入全区185处地灾隐患点52个主要地灾点进行实地勘察,调查落实和核对防灾责任人,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到位或变动,各项防灾制度是否齐全,危险区内群众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可行,编制出《**区200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经区建设、水利、交通部门会审通过,区政府予以批准下发实施。由于灾情调查准确、监测、巡查到位,防范措施得当,列入防灾方案的各地灾点均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四是完善各项制度,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即: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健全汛期灾情快报、月报制度;强化汛期险情巡查制度。他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镇村和对地灾点隐患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工作,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五是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点治理与避让搬迁工作。**同志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发现险情就紧急撤离危险区范围的6/13群众,确保生命安全;对无法治理的地灾点,规划新址进行搬迁;由于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汛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各级防灾意识强,思想早准备,工作早部署,汛情早通报,灾情在防范,灾来反应快,基本实现了“少死亡、少损失”的目标。在全区原已查明238处地质灾害点,未发生1起人员伤亡,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一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有爱滿是情”我们为有**这样的好同志而自豪。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第三篇】2020年XX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有关防汛减灾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履职要求,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的监测、预防工作,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为核心,始终把防灾减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有力保障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XX乡2020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查报告如下:一、严明纪律,加强人员管理1、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到书记、乡长不同时离开辖区,三分之二干部24小时留守值班。主要领导要对值班人员加强管理,确保人员到岗到位,清楚明白各项工作职责。2、加强对地质灾害监测员的抽查,按上级要求不定期对7/13各监测点进行抽查,将抽查情况作为监测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全乡14个监测点12名监测员按村、组和相邻点地形地貌分区域进行划分,对抽查未接通者,通过抽查同区域或邻近监测员结合询问村组干部等形式查明原因,排除因监测点发生险情或由于信号覆盖盲区所导致的通讯不畅,坚决做到监测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二、规范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使用班子会研究制定了《XX乡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使用制度》,明确1名分管领导、1名干部负责应急物资管理。一是采取与场镇内超市签订应急物资代储协议。如:委托XX乡辖区内小型购物超市(雅惠乡村连锁)代为储备食品和水等必需品等方式方法,规范了现有仓储应急物资储存;二是进一步加强物资仓库“四防”工作。建立、完善了物资储备、物资领取发放、物资出入库3本台账,对物资分门别类进行存放。建立物资分类贴牌和出入库台账制度,确保物资数量充分、质量安全、管理有序;三是明确要求乡班子成员及值班人员明晰物资储备基本情况,对物资储备的数量、地点以及用途。坚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确保紧急状况下值班人员能够及时调用储备物资应急。三、完善信息处置和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XX乡防汛和地质灾害信息处置和预警机制。一是建立了XX乡村干部微信工作群,接到重要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息时及时通过电话和微信传到各村14个地质灾害监测点,全乡范围内各类信息做到互通有无,及时了解各点情况;8/13二是收到上级重要批示文件时,及时做好上传达下工作,确保传达学习精准,增添措施有效、保障落实到位。三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修订值班记录格式,细化完善内容,实事求是详细记录值班人员去向、天气、水文、来文来电及处理落实等情况。四、保障应急通讯设备畅通根据值班安排每天明确专人负责接听值班电话,严格做到人机不分离。由办公室负责我乡卫星电话日常保管和维护工作,随时保持电量满格状态,开展统一培训,教会所有干部能正确使用卫星电话。定期配合县国土资源局对各地质灾害监测员使用的对讲机开展检查、维护工作,确保对讲机的通讯畅通。五、积极预防,科学防灾避险结合省地勘院反馈信息,按照县国土资源局对我乡14个监测点的分类定级,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现已修订应急预案14个。在保留共性的同时突显每个地灾点的特殊性,分点按照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应急演练3次、积极实施主动避险。截止目前,发放防灾明白卡14张,避险预案14套,群众防灾避险明白卡146份,警报器3个,报警口哨14个,铜锣5个,手电筒34个,竖立地质灾害警示牌14个。每个地灾隐患点组织演练2次以上,合计全乡演练28场。分别开展汛前和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排查42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渡汛的各项规定,继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坚决做到发现问题9/13及时整改,认真做好汛期值班值守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贴心,以铁的纪律、钢的制度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第四篇】202x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市国土资源局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地环站的指导下,在全区各乡镇街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扎实推进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现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情况。经过汛前和汛期排查,我区现有市区级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市级1处区级5处)。其中:滑坡2处,崩塌4处。涉及全区4个乡镇街3个村委员会3个社区100余户300余人,潜在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一年来,我区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二具体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一)扎实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编制完善预案,防患于未然。在汛期来临前,在认真组织开展全区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1
本文标题: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总结范例【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97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