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 不同技术特点的激光雷达优缺点及市场现状
不同技术特点的激光雷达优缺点及市场现状(1)单线与多线激光雷达按照线数来分,分为单线和多线。单线激光雷达是指激光源发出的线束是单线的,扫描出来就是一个二维平面的图(2D激光),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以服务机器人居多,可以帮助机器人规避障碍物。相比多线激光雷达,单线激光雷达在角频率及灵敏度上反应更快捷,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强、可靠性高,所以,在测试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和精度上都更加精准,同时成本更低。但单线雷达只能平面式扫描,不能测量物体高度,当前主要应用于我们常见的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以及酒店服务机器人身上。多线激光雷达是指同时发射及接收多束激光的激光旋转测距雷达,市场上目前有4线、8线、16线、32线、64线、96线、128线等,多线激光雷达可以识别物体的高度信息并获取周围环境的3D扫描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对于激光雷达而言,线束越多,对目标物的刻画越详细。在无人驾驶领域,多线激光雷达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作用:3D建模及环境感知:通过多线激光雷达可以扫描到汽车周围环境的3D模型,运用相关算法对比上一帧及下一帧环境的变化,能较为容易的检测出周围的车辆及行人。SLAM定位加强:同步建图(SLAM)是其另一大特性,通过实时得到的全局地图与高精度地图中的特征物进行比对,能加强车辆的定位精度并实现自主导航。对于激光雷达而言,视场角(FieldOfView,FOV)越大,能够探测的范围越广。多线激光雷达中,机械式水平视场角为360°,.合.态/固.激.雷.水.视.角.约.120°,.直视.角大.为25°-40°。图表1:单线(2D)激光雷达原理资料来源:LiDARsensorfunctionalityandvariants图表2:多线(3D)激光雷达光线图资料来源:LiDARsensorfunctionalityandvariants图表3:单线扫描VS多线扫描资料来源:电子技术设计图表4:水平与垂直视场角(FOV)资料来源:电子技术设计,五矿证券研究所(2)ToF与FMCW激光雷达按照测距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测距法、基于相干探测的FMCW测距法以及三角测距法等,其中ToF与FMCW在室外阳光下探测距离远(100~250m),更适合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目前市场车载中长距激光雷达的主流方案是ToF,FMCW激光雷达大多处于概念机的阶段,而且大多采用分立的光学组件,分立组件通常尺寸较大,随之而来的还有系统可靠性、生产成本、功耗等诸多问题,但FMCW激光雷达具有可直接测量速度信息以及抗干扰(包括环境光和其他激光雷达)的优势。当前装载激光雷达车辆并不多,随着激光雷达渗透率提升,FMCW抗干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此外整机和上游产业链日渐成熟亦将带动成本下降,因此FMCW激光雷达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图表5:ToF与FMCW性能对比资料来源:OFweek(3)EEL与VCSEL对于激光雷达而言,发射光源有很多种,按工作介质不同,激光器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自由电子激光器6种。固体脉冲功率大,转换效率最低(10%)。气体激光器效率低(20%)、功率低,体积庞大,但是可靠性好、光束质量高。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较差,但是转换效率高(30%-40%),功耗、体积和成本都适合车载应用。如果对光束质量要求高,则可以采用半导体泵浦的光纤激光器(转换效率20%-30%)。目前常见的几种光源主要包括边发射激光器(E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固体激光器以及光纤激光器等。固体激光器采用固体激光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是闪光式车载激光雷达(FlashLiDAR)技术路线的激光光源方案,能够实现大角度视场(如125°x25°),并.均.照.,满.车.级.低.、震.、.命.可.性.求,常.于.光.车.激.雷.(FlashLiDAR)。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增益介质,一般是GaAs,AlGaAs,InGaAs等,常见的有EEL和VCSEL。EEL(EdgeEmittingLaser)是边发射激光器,是一种激光发射方向平行于晶圆表面的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以905nm为主,常见于扫描式激光雷达,包括机械式和MEMS激光雷达。VCSEL(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是一种以半导体为基础的激光二极管,从其顶面垂直发射高效光束,制造工艺与EEL相兼容,且大规模制造的成本很低,生长结构更易于提高输出功率,还为各种复杂设计提供了可能,当前波长以810nm、850nm和940nm为主。。光纤激光器采用掺稀土元素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一般用作1550nm激光雷达光源,1550nm配合调频连续波(FMCW)的技术,不仅可以检测距离,同时可以利用多普勒频移来测量物体的速度。传统的VCSEL激光器存在发光密度功率低的缺陷,导致只在对测距要求近的应用领域有相应的激光雷达产品(通常50m)。近年来国内外多家VCSEL激光器公司纷纷开发了多层结VCSEL激光器,将其发光功率密度提升了5~10倍,这为应用VCSEL开发长距激光雷达提供了可能,此外VCSEL体积小,结合其平面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可靠性方面的收益,VCSEL未来将有望逐渐取代EEL。图表6:EEL/VCSEL/光纤激光器对比资料来源:汽车测试网,HONKON,LaserLabSource目前EEL仍占据主流,根据Yole数据,2020-2026年,全球EEL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9亿美元增长到67亿美元,CAGR为15%。其中光通信规模最大,预计将从17亿美元增长到47亿美元,CAGR为18%;显示、传感、医疗和照明领域预计将从5亿美元增长到12亿美元,CAGR为15%。图表7:2020-2026年EEL市场规模(分应用领域)资料来源:Yole,五矿证券研究所根据麦姆斯咨询数据,VCSEL下游各应用领域中,传感占比最大,为75%,其次是通信,占比24%,此外还包括制造领域的工业热处理、激光打印,以及计时领域的原子钟等。对于传感应用的VCSEL,2021年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在手机、汽车等下游需求拉动下,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17.3亿美元。图表8:传感应用的VCSEL市场规模(亿美元)资料来源:麦姆斯咨询,五矿证券研究所图表9:2020年VCSEL下游应用占比资料来源:麦姆斯咨询随着汽车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增长,多结VCSEL阵列成为全球领先厂商的重点布局产品。相比单结VCSEL,多结VCSEL的优势在于:1)提升PCE(电光转换效率),降低功耗;2)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对光学系统设计更加友好;3)提高斜率效率,对激光驱动器更加友好;4)提供更高的峰值功率,扩大测距工作范围;5)降低激光器的“每瓦成本(CostperWatt)”。传感应用的VCSEL供应商中,国外厂商主要有Lumentum、II-VI、ams(Osram)、TRUMPF、博通等,中国厂商包括长光华芯、炬光科技、纵慧芯光、睿熙科技、华芯半导体、度亘激光、老鹰半导体、博升光电、柠檬光子、瑞识科技、新亮智能、仟目激光、乾照光电、华立捷等。图表10:传感应用的VCSEL发展趋势资料来源:麦姆斯咨询图表11:传感应用的VCSEL产业链资料来源:麦姆斯咨询根据Yole数据,2021-2026年,全球VCSEL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2亿美元增长到24亿美元,CAGR为13.6%。其中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规模最大,预计将从8.0亿美元增长到17亿美元;汽车领域规模不大,但是增速最高,预计将从110万美元增长到5700万美元,CAGR为121.9%。根据TechnoSystems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机TOF镜头VCSEL厂商排名中,德国Osram占比37%,排名第1;纵慧芯光占比32.6%,排名第2,同时也是中国排名第1的厂商;美国Lumentum占比17.4%,排名第3;韩国LGInnotek占比10.9%,排名第4;奥地利ams占比2.2%,排名第5(ams已于2020年7月收购Osram)。图表12:2021-2026年VCSEL市场规模(分应用领域)资料来源:Yole图表13:2019年全球智能机TOF镜头VCSEL厂商市占率资料来源:TechnoSystemsResearch(4)905nm与1550nm由于要避免可见光对人眼的伤害,激光雷达选用的激光波长有两种选择,一个是1000nm内的,典型值是905nm,可以用Si做接收器,成本低且产品成熟,尺寸也相对较小,是大多数激光雷达厂商更倾向的选择;但是其抗天气干扰能力却偏弱,对雨雾的穿透力不足,最重要的是905nm激光源在人眼安全方面存在风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要提升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就必须提高发射激光的功率,从而发射更强的光脉冲,虽然905nm激光属于不可见光,但当其直射人类眼球,并具有足够的能量时,就会损伤人类的视网膜。因此,以905nm激光为激光源的激光雷达必须在探测距离与人眼安全之间进行权衡。还有一种是1000-2000nm之间的,典型值是1550nm,这个波段Si无法探测,需要用Ge或者InGaAs探测器,成本会更高些,1550nm激光源的波长更长,能量更低,其在光谱红外线部分距离可见光波段更远,因此对人眼不会有太大的危害。这也就意味着,以1550nm激光为激光源的激光雷达可以以更高的功率发射激光进行探测,目前Luminar、图达通、镭神科技、一径科技、北醒光子等公司纷纷布局了1550nm激光。一般情况下,1550nm激光雷达的激光器功率约为传统905nm激光雷达的40倍,但由于1550nm激光雷达采用铟镓砷(InGaAs)近红外探测器,比905nm所使用的硅基光电探测器更昂贵,因此1550nm激光雷达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目前905nm由于成本优势,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Yole数据,905nm占比69%,1550nm占比14%。未来随着对探测距离要求提升,以及量产带来的成本降低,1550nm有望获得更广泛应用。图表14:905nmVS1550nm激光器性能对比资料来源:LEDinside图表15:汽车激光雷达各光源波长市占率资料来源:Yole(5)机械式、混合固态、固态按照扫描方式的不同,激光雷达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机械式激光雷达是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最先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部件的机械旋转来完成激光扫描的,通过持续旋转发射部件,原本呈线状扫描的激光束实现了面状扫描,进而达到了全方位的3D扫描。机械式激光雷达具有扫描速度快、接收视场小、可承受激光功率高的优势。如今机械激光雷达技术相对成熟,但价格昂贵。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激光收发模块是不运动的,只有扫描模块在运动。按扫描模块的运动方式划分,混合固态又分为MEMS、转镜式和棱镜式三种。固态激光雷达则完全取消了机械式扫描机构,完全通过电子的方式完成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扫描,内部结构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可靠性高、耐久性强,大大缩小了激光雷达的体积和价格,具体又分为光学相控阵(OPA)和闪光(Flash)两种。未来随着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有望成为自动驾驶的标配。目前机械式激光雷达仍占据主流,根据Yole数据,机械式占比66%,混合固态MEMS占比17%,固态Flash占比10%,其他占比7%。我们认为,机械式激光雷达技术相对成熟,但是成本高、体积大、可量产性低,并不太适合未来的自动驾驶。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目前技术相对成熟,能兼顾成本、性能、车规等要求,但抗冲击可靠性存疑,长远来看,仅属于过渡产品。固态激光雷达中,Flash受限于元器件性能,无法实现远距离探测,OPA技术壁垒高,但长远看,固态激光雷达结构简单、尺寸小、扫描精度高、扫描速度快,固态化、小型化、低成本化将是未来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成本逐步降低,固态激光雷达有望成为主流应用。图表16:各类激光雷达工作原理资料来源:ChipScaleReview图表17:汽车激光雷达各扫描方式市占率资
本文标题:不同技术特点的激光雷达优缺点及市场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07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