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ppt2002-9-9-10-49-15[1]
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行业自律价的故事•什么是寡头垄断行业?•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古诺竞争•串谋分析——阅读教科书第15章第9讲、寡头垄断分析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2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1)•寡头龙断是由几个厂商所控制的市场,这些厂商的单个规模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寡头垄断的结构种类众多,不尽相同。•在某些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是有差别的:例如国内外汽车行业典型属于这类情况。•另外一些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几乎是同质的:例如,美国初级铜全部产量是由七家厂商开采冶炼的;国内的铜生产也有类似集中特点。•还有一些大量厂商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但只有几家控制市场:如美国电灯炮行业,有128家厂商参与竞争,但四家厂商控制了电灯炮的90%市场;中国彩电业厂家众多,但是几家企业控制大部分市场。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3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2)•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相联系,寡头厂商之间关系兼有竞争和串谋的两面性。寡头厂商市场控制力大小和利润水平高低,取决于它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方式。如果它们更多采取合作和串谋而不是竞争方式,寡头们有可能在在显著高于边际成本水平上制定价格,从而获得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寡头之间也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并降低它们获得的利润。•这派生出寡头厂商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它们采取某种经营行动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经济学家将这一点称作寡头厂商行为具有策略性(Strategic)。引入策略性因素之后,寡头厂商的决策规则极为复杂,即便在理论分析意义上也无法采用一个简明的模型加以概括。•为了加深我们对于寡头厂商策略性的理解,需要介绍博弈论若干基本概念。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4博弈论与策略行为(1):学科概念•博弈论(GameTheory)又名对策论,游戏论。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互动关系的游戏中参与者各自选择策略的科学,换言之,是研究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科。博奕论把这些复杂关系理论化,以便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规律,并对实际决策提供指导或借鉴。•一个所谓游戏至少需要三个要素:(1)博弈或游戏参加者。博奕论分析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2)行动或策略空间。博奕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3)有可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行为结果。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并称之为支付(Payoff).上述3部分描述了一个博弈的规则或结构。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5博弈论与策略行为(2):支付矩阵•可以用支付矩阵(PayoffMatrix,又称得益矩阵,收益矩阵,赢得矩阵等)来描述一个博弈结构。下面这个简单的支付矩阵中,有两个参与者厂商A和厂商B;它们各自可以选择两种策略,分别用“左右”和“上下”来标识(它们可以表示生产或不生产某种商品,提高或不提高价格,做不做广告的选择等);数字表示双方在不同策略选择组合下各自得到的支付,较大数字代表较大利益或效用。例如,在厂商A和B分别选择上和左代表的策略时,左上角方框的数字“1,2”表示A和B分别得到的支付。同理,A和B分别选择策略下和右时,它们分别得到右下角方框数字“1,0”代表的支付。1,21,02,10,1左上右下厂商B厂商A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6博弈论与策略行为(3):支配策略•由于游戏参与者试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具有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能力,加上信息方面的假定,所以上述支付矩阵表示的博弈具有一个简单而确定的结果。从厂商A角度来说,它采取策略“下”而得到的支付总是好于“上”(2,1分别对1,0)。同样,对于B来说,选择策略“左”得到的利益总是优于“右”(1,2分别对0,1)。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预期均衡选择策略是A选择“下”而B选择“左”的策略。•这一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存在一个支配策略(DominantStrategy,又称占优或超优策略)。不管其它参与者如何选择,每个局中人自有的那个最优选择称作支配策略,由此实现的均衡是支配均衡(又称占优或超优均衡)。1,21,02,10,1左上右下厂商B厂商A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7博弈论与策略行为(4):囚徒困境•下面支付矩阵表示著名的“囚徒的困境(Prisoners’Dilemma)”游戏。从博弈论角度看,这是一个存在支配均衡的博弈:因为对囚犯A,B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虽然从两名囚犯共同利益看,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即同时选择保持沉默,然而,由于猜忌,试图获得更大好处(3个月刑期)等竞争性动机阻碍了它们达到更好的互利选择,它们面临“囚徒的困境”。我们将看到,寡头垄断厂商经常面临类似的困境。A坐3年牢B坐3年牢A坐1年牢B坐1年牢A坐10年牢B坐3个月牢A坐3个月牢B坐10年牢坦白坦白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囚犯B囚犯A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8博弈论与策略行为(5):纳什均衡•支配均衡是一个特例,并非每个博弈都存在支配均衡。下面修改的支付矩阵表示的博弈中,厂商A,B在选择做广告问题上存在的策略关系。其中厂商A没有支配策略。因为A的最佳决策取决于B的选择。例如,当B选择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做广告,由此得到10而不是6的支付得益;然而,当B选择不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不做广告,从而得到20而不是15的支付得益。假定两个厂商需要同时决策,A应当如何决策?•解答这一问题,A需要把自己放在B的位置,从B的角度看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自己的选择。支付矩阵表明B有一个支配策略:不论A选择如何,B选择做广告时利益较大(5,8对0,2),因而A可以判断B会选择做广告。而在B做广告时,A应当选择做广告。因而,均衡结局是双方都做广告。10,520,26,815,0做广告不做广告厂商B厂商A做广告不做广告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9博弈论与策略行为(6):纳什均衡•上述均衡结果被称作纳什均衡(TheNashEquilibrium)。纳什均衡指一组给定对手行为前提下个对各博弈方存在的最佳选择;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只要其它参与者不变换策略选择,任何单个参与者不可能单方面通过变换策略来提高他的所获支付。美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纳什(Nash)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所以称作纳什均衡。•在上面广告策略关系事例中,给定厂商B做广告的策略,A所能做的一个最好选择是做广告;而当A做广告时,B的选择仍是它能做的最好的。因而,纳什均衡条件得到满足。•它与支配策略均衡的区别在于:在纳什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给定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最好的”,而支配均衡下,“我(你)所做的是不论你(我)的选择我(你)所能做的更好的”。支配均衡必然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未必是支配均衡。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0博弈论与策略行为(7):纳什均衡•一个博弈可能有好几个纳什均衡(即几组稳定并且自我坚持的策略),有时又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下面左表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其中“上,左”是纳什均衡(A选上,则B选左;且B选左时A仍应选上);“下,右”也是纳什均衡(A选下,则B选右;且B选右时A仍应选下)。如没有更多信息,则无法判断均衡在什么位置。右表没有纳什均衡。如A选“上”,B则选“左”;然而当B选“左”时,A却应当选“下”。反之,A选“下”时,B应选“右”;然而当B选右时,A又应选“上”。没有均衡点。2,11,20,00,0左上右下局中人B局中人A0,0-1,31,00,-1左上右下局中人B局中人A(左)(右)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1博弈论与策略行为(8):重复博弈•上面讨论的“囚徒的困境”暗含的几个假定是静态的一次性博弈,结果陷入了个体理性决策导致集体非理性结果的困境。现在我们改变假定条件,讨论博弈可以多次进行的重复博弈(RepeatedGame)。这时囚犯同时选择不交代有可能成为纳什均衡点。•因为重复性博弈中选择坦白的机会成本太高,可能成为不利的选择。例如,A有机会与B组成策略联盟,并对B宣布如下方针:我将选择沉默,并要求你也如此来增进各自利益;然而,如果你半途背叛选择坦白,我从下一阶段游戏开始便一直采取坦白。这一方针与A利益一致,因而是可信的。从B角度来看,如和A合作,可在每阶段得到1年监禁的较好结果;如中途变卦,固然当期可得一次3个月的更好结果,但此后便每次面临3年监禁后果,显然是不利的。因而,重复性博弈中,”沉默+沉默“点可能成为对双方最佳选择,因而成为纳什均衡点。——由于博弈条件由一次性变为重复性,均衡状态随之发生变化。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2博弈论与策略行为(9):序列博弈•至此讨论的博弈是参与者同时选择。在序列博弈(SequentialGame)中,各博弈方先后依次行动。下面支付矩阵描述了一个博弈,如果同时行动,它有两个纳什均衡点(“甜,咸”与“咸,甜”)。假定厂商A可以先推出甜饼干(如较快投入生产),我们就有了序列博弈:A先作决策,B随后选择。A决策时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理性反应:它知道不论自己推出那种饼干,B出于自身利益会推出另一种。因而A推出甜饼干,B在给定A决策时选择咸饼干;给定B的选择A的选择仍然最佳。结果两个纳什均衡点收敛为一个(下,左)。其中A由于具有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sAdvantage)而得到较大利益,-5,-5-5,-520,1010,20咸饼干咸饼干甜饼干甜饼干厂商B厂商A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3寡头竞争(1):古诺模型•这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Cournot)1838年引入的一个简单的双寡头模型。假定两个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并都知道市场需求,各厂商必须决定生产多少,并且它们同时作出决策。作产量决策时,各厂商必须考虑它的竞争者,因为对手也在考虑产量决策,并且它能够得到的产量取决于两个厂商的总产量。•古诺模型实质是各厂商将它的竞争者产量看作固定的,然后决定自己生产多少。•下面说明:这时厂商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它认为(或预期的)厂商B将生产的产量的减函数。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4寡头竞争(2):古诺模型•如果厂商A认为B不生产,则A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图形中表示为DA(0),相应有边际收益线MRA(0),假定边际成本为常数(MCA),则此时利润最大化产出为50。如果A认为B产出为50,则A的需求线左移动50个单位,标为DA(50),相应有边际收益线MRA(50),这时利润最大化产出是MRA(50)与MCA处交点对应了产量25。依此类推,如果A认为B产出量为75,它的最佳产出决策是12.5个;B产出100或更多时,A产出量应为零。由于B的产量越大,A均衡产量越小,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它认为(或预期的)B将的产量的减函数,•可以用相同方式分析厂商B的产量决策过程,它的均衡产量是它认为(或预期的)厂商A将的产量的减函数。DA(0)MRA(0)DA(50)DA(75)MRA(50)MRA(75)Q502512.5PMCA2019/9/24经济学原理第9讲“寡头垄断”卢锋,CCER,2002秋季15寡头竞争(3):古诺模型•上述厂商A的产量决定函数称为厂商A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QA*(QB);厂商B的产量决定函数称为厂商B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QB*(QA)。图形显示了它们的反应曲线。其中QA*(QB)是依据前面4个产量组合点作出的,而厂商B反应曲线是任意给出
本文标题: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ppt2002-9-9-10-49-1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3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