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成本费用调查培训及财务状况
2010年度新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训会议成本费用调查培训课件讲课内容第一部分:方案第二部分:填报原则第三部分: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注意的事项第四部分:电力企业填报之特殊规定第五部分:指标解释及需要强调的几点第六部分:审核要求第一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内容三、调查范围一、调查目的一句话:为工业生产核算服务通过计算出增加值率,从而计算工业增加值以前年度计算增加值率的两种方法:1、在财务年报中直接填报“中间投入”指标由于企业统计人员容易把“中间投入”理解为“成本”,因此本指标自今年起取消。2、在成本费用调查中填报构成中间投入的各细项指标08年起成为计算增加值率的唯一方法由于08年起取消了财务年报中的“中间投入”,因此今后我们只能使用成本费用调查计算出的增加值率来计算本地区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计算)生产法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值+应缴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分配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二、调查内容1、工业企业制造成本2、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简称期间费用)的明细项目3、损益及分配的部分项目三、调查范围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部分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行业全部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0%左右第二部分填报原则原则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原则2:当企业工业生产口径与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原则3:不重不漏原则4:凡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没有在本表所列的指标范围核算,但费用含义与本表所列的指标相同,则企业要进行调整填报。原则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也就是说,填报的制造成本必须是纯工业部分。原则2:当企业工业生产口径与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如果企业进行非工业活动,或企业的管理与核算模式包含了下属企业的一些期间费用,并且企业成本会计人员没有把“与工业有关”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则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原则3:不重不漏企业统计人员在填报前应向企业会计人员了解以下几个内容,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不重复二、不遗漏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1: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不填列,而在“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中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2:有的企业“动力”费在制造费用核算,填表时可填在“制造费用”下的“水电费”中,而不必调整计入“直接材料消耗”下。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3:有的企业将制造费用中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公积金”、“社保费”等放在“直接人工”中核算,则这些费用填在“直接人工”中,不必再重复填报在制造费用中的相应科目内这三项指标。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4:有些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较粗,如人员工资没有设置“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等科目,而是将人员工资都放在一个科目核算,则填表时也填在该指标下,其他指标免填。类似的指标还有职工福利费、折旧、修理费、社保费、差旅费等等,都按上述方法处理。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5:营业费用部分有些指标是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科目。这些指标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通信费、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等。如果企业没有专设的销售机构,其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则上述经费开支不包括在营业费用中,而是列入管理费用。不遗漏的两种情况情况1:本表所列指标未能将企业的费用明细项目列全。为避免费用遗漏,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项下都设置了其他项。本表中的其他项与会计账目上的其他项含义不同,它是指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已列出的费用项目后的余额,因此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各项的分项相加应等于该费用总计。不遗漏的两种情况情况2:避免直接材料消耗与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等遗漏填报。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如果发现企业产品生产中使用了自产自耗产品,成本会计人员应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原则4:凡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没有在本表所列的指标范围核算,但费用含义与本表所列的指标相同,则企业要进行调整填报。情况1情况2调整填报的两种种情况情况1:有的企业没有将出口退税放在应交增值税中,而是与应交增值税并列,或转入流动负债中。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税务人员,如果发现此情况,在填报本表时,要将出口退税调整到“应交增值税”中。调整填报的两种情况情况2:有的地区征收地方教育费,企业可能把它计入在在营业外支出中。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税务人员,如果发现此情况,在填报本表时,可将地方教育费放在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中,同时调整“管理费用”的总数。第三部分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注意的事项(一)必须填报和不必填报的指标(二)其他应注意的内容(一)必须填报和不必填报的指标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必须填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两个指标。尚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填报这两项指标。同时,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免填管理费用中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个指标。(三)其他应注意的内容若企业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则:“长期负债合计”用“非流动负债合计”代替。“主营业务收入”用“营业收入”代替。“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若企业《利润表》中未设置“其他业务收入”,则该项填为0。第四部分电力企业填报的特殊规定由于电力企业执行完全成本核算方法,其会计科目和指标列示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特对其具体填报方法特做如下规定:(一)、发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二)、供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一)发电企业的填报方法发电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发电企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指标中,这些指标的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发电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与会计明细指标对应表成本费用调查指标发电企业生产成本一、制造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1.直接材料消耗(1)原材料(2)燃料(3)动力1+2+31.材料费2.燃料费3.购入电力费2.直接人工4.工资+工资附加费3.其他直接费用5.环境保护费+其他费用4.制造费用(3)折旧费(4)修理费(13)水电费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6+7+86.折旧7.修理费8.水费及水资源费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二)供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供电企业“生产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指标中,这些指标的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供电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与会计明细指标对应表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供电企业生产成本一、制造成本发电成本输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热力成本1.直接材料消耗(1)原材料(2)燃料(3)动力1+2+31.材料费2.燃料费3.购入电力费11.材料费11.购入电力费+输电费11.材料费1+21.材料费2.燃料费2.直接人工4.工资+福利费2.工资+福利2.工资+福利费3.工资+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5.输电费+其他费用3.委托运行维护费+其他费用3.输电费+委托运行维护费+其他费用4.其他费用4.制造费用(3)折旧费(4)修理费(13)水电费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6+7+86.折旧费7.修理费8.水费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4+54.折旧费5.修理费4+54.折旧费5.修理费5+6+75.折旧费6.修理费7.水费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对于上表的解释如果供电企业只有“发电成本”、“输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热力成本”中的一种,则将该种成本的各项费用对应填报即可。如果企业有两种以上的成本,则需将这些成本的合计数填报在“制造成本”栏,并将这些成本中的相关费用按上述对应关系相加后填报在调查表的对应指标栏中。第五部分指标解释及需要强调的几点一、指标解释二、需要强调的一、指标解释一、年末资产负债部分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年末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代替。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产成品: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合计”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年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流动负债合计: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长期负债合计: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的期末数填列。实收资本: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港澳台资本: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
本文标题:成本费用调查培训及财务状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4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