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3期专题10 中国的自然环境-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中国的自然环境一、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佳选项)(2022.河南省中考)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小题。1.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重要使命的是()A.四川B.湖南C.湖北D.上海2.“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北方缺水状况B.减轻南方洪涝灾害C.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D.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3.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A3.B【解析】1.湖北省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生态地位极为特殊,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坝区所在地,也是长江重要涵养水源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2.“一库净水北送”主要是从丹江口水库向北调水,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状况,故A正确。水库调水是在枯水期,并不能减轻南方洪水期的洪涝灾害,故B错误。水库调水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不是为了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故C错误。“一库净水北送”并不能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3.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而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2022.湖南省长沙市)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4.“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我国地势()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答案】14.B【解析】“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2022.吉林省白城市)读流经武汉的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回答5-6小题。5.图中长江流量()A.最大值大于50000米3/秒B.最大值小于20000米3/秒C.最小值大于40000米3/秒D.最小值小于10000米3/秒6.武汉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A.川B.鄂C.辽D.青【答案】5.D6.B【解析】5.由图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最大值大于40000米3/秒,但不会大于50000米3/秒;最小值小于10000米3/秒,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6.武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湖北省,该省区简称鄂,川是四川省的简称,辽是辽宁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故B正确、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2022.吉林省长春市)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图为“黄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7-9小题。【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7.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9.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②大量开采地下水③禁止工农业用水④节约用水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7.C8.A9.D【解析】7.凌汛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河流会有结冰期,二是河流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图中所示的黄河四个河段中,②和④河段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会有凌汛现象,①和③不会有凌汛,故选C。8.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其自然原因是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过度开垦、修路等属于人为原因,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低,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9.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包括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等;大量开采地下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地表下沉,禁止工农业用水不利于经济发展,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故①④正确,故选D。(2022.山东省菏泽市)2021年某日,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向河北、天津供水。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完成10-11小题。10.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11.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②缓解黄河流城水资源短缺局面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答案】10.A11.D【解析】10.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5月,此时锋面雨带尚未达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北方冬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需水量大,华北地区春旱最严重,需要应急供水,A正确。6~8月是河北、天津当地的雨季,降水丰富,B错误。9~11月是雨季过后,水库库容量还比较大,无须应急供水,C错误。12~2月气候寒冷,农作物已经收成,蒸发较弱,需水量不大,无须应急供水,D错误。故选A。11.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是一项造福沿线百姓的民心工程,可向河北、天津供水,置换农业用地下水,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向衡水湖、南运河、南大港、北大港等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①④正确。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的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配,没有增加黄河流城水资源,不能缓解黄河流城水资源短缺局面,②错误。不能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山东省菏泽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读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及黄河和松花江流域面积、径流量对比表,完成12-13小题。12.4月份松花江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松花江流域()A.降水量大B.积雪融化C.土壤解冻D.冰川融化13.与黄河相比,松花江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松花江主要流经湿润和半湿润地区B.松花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C.松花江冬季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D.松花江上修建的水库较少【答案】12.B13.A【解析】12.由图可以看出,4月份松花江的流量较大,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后进入河流,导致河流水量增加,B正确;4月份时降水量很少,与土壤解冻和冰川融化关系小,故ACD错误。故选B。河流流域面积(万km2)年平均径流量(亿m3)黄河75661松花江55762【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13.由图可知,与黄河相比,松花江的流域面积较小,但年平均径流量更大,主要是由于松花江流域内在湿润和半湿润区为主,降水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少;而黄河流域以半干旱和半湿润区为主,降水更少、蒸发量又大,故A正确。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较长的结冰期不是主要原因,与修建的水库较少无关,故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2022.山东省聊城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读图14-15小题。14.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东海B.水能资源仅分布在上游C.中游凌汛严重D.桃花峪至利津段形成“地上河”15.关于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搭配正确的是()A.荒漠化一一加高、加固堤坝B.黄河凌汛一一建立自然保护区C.地上河—修筑梯田D.水土流失一—退耕还林、还草【答案】14.D15.D【解析】14.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排除A;黄河中游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排除B;黄河凌汛最容易发生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排除C;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桃花峪至利津段形成“地上河”,D正确,故选D。15.治理荒漠化应该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排除A;黄河凌汛应该加固、加高堤坝,排除B;地上河的治理措施应该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除C;水土流失应该退耕还林还草,D正确,故选D。(2022.山西省太原市)今年五一假期,我国南方多雨,北方多风,并伴随不同程度的降温。东南部局地大暴雨达100~110毫米,北方多地西北风达4~6级。据此完成16-18小题。16.下列天气符号表示西北风六级的是()A.B.C.D.17.受西北风影响,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升温降雨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风降温【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18.我国东南地区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河湖密布B.夏季风影响C.植被茂密D.以平原为主【答案】16.C17.D18.B【解析】16.A天气符号表示东南风6级,A错误;B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B错误;C天气符号表示西北风6级,C正确;D天气符号表示台风,D错误。故选C。17.西北风由内陆吹来,比较干燥,一般不会形成降水,故ABC错误。西北风来自气温较低的高纬度,和北方地区温差大,多形成大风降温天气,D正确,故选D。18.我国东南地区的降水主要依靠夏季时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B正确;河湖密布、植被茂密都不是主要原因,AC错误;东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按照每小题要求,完成作答)(2022.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19.长江、黄河同为我国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代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生态问题令人担忧,国家对长江和黄河的生态保护作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长江、黄河分别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山脉)。(2)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地上河”问题也是长江和黄河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你结合长江和黄河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长江:_____________;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唐古拉山脉②.巴颜喀拉山脉(2)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3)①.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②.中游(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解析】本题以长江、黄河为材料,涉及到长江和黄河发源地、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考查学生对我国大江大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小问1详解】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其中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黄河发源于巴颜喧拉山。【小问2详解】长江上游主要是由于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黄河上游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小问3详解】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由于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治理的措施是要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裁弯取直、疏通河道,上游营造防护林等;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主要是由于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雨水携带泥沙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减慢、泥沙慢慢淤积,形成了地上河,治理的措施是要在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打坝淤地等。(2022.江
本文标题:第3期专题10 中国的自然环境-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45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