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节水措施方案范例【最新4篇】
节水措施方案范例【最新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节水措施方案范例【最新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节水措施方案【第一篇】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加快推进农业用水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二)任务目标。通过优化调整结构、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品种、配套改建设施等途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到2023年,全区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节水农业体系。1.农业种养更加优化。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前提下,逐步调减高耗水农业种养面积,全区水稻、淡水养殖、莲藕面积分别调减万亩、万亩和万亩。2.农业灌排设施更加完善。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池塘建设,配套完善灌区灌排体系和水产养殖区进排水体系,推进田间工程节水改造,实施池塘节水工程。20-年启动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2023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比重提升到85%以上;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万亩,改造提升养殖池塘面积万亩。3.农业节水成效更加明显。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模式,大力应用微灌、喷灌、循环利用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节水农艺技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重点渔业企业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50%。二、重点工作(一)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根据水资源禀赋条件,优化配置水、土、种子等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推进适水种植、节水养殖、量水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逐步调减水稻、莲藕等高耗水作物面积。鼓励种植低耗水的杂粮、甘薯等耐旱耐盐碱作物,有序引导耕作条件好的稻田改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加大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积极推进名特优品种工厂化养殖。推进退藕还湿、退渔还湿,严禁耕地新开挖藕池和鱼塘。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耕地撂荒。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配合,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以下任务均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不再列出。完成时限:20-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二)加快节水工程体系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源保障条件,配套田间节水基础设施,推进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河道“一河带库”的作用,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推广池塘护坡、覆膜等防渗工艺,完善进排水处理设施,降低养殖用水损耗。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水利局、区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区发展和改革局配合。完成时限:202-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三)推进水肥一体化应用。在设施农业、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区,重点推广应用滴灌、微灌、喷灌技术。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化大田作物区,完善水源到田间管道输水管网,根据水源条件、种植作物、面积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积极引导应用高效灌溉、精准注肥、水分养分自动监测等设施和技术,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科技局、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配合。完成时限:20-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四)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大力发展低压管道灌溉,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推进传统粗放式灌溉模式向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转变。推广节水作物品种,筛选推广优质、高效、耐盐碱耐旱作物品种,推动由改良土壤适应种子向种子主动适应土壤转变。实施保护性耕作,采取深松镇压、划锄、覆盖保墒、合理施用生物抗旱剂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科技局、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水利局配合。完成时限:20-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五)推进农业循环水利用。充分利用水库、池塘等收集天然降水,依据水稻等种养对象耐盐碱能力,选择微咸水(二河水)、沟渠水进行科学生产,提高节水能力。示范推广“三池两坝”、人工湿地等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充分利用排水渠、闲置塘等,构建集生态净化渠、沉淀池、生态塘等于一体的净化系统,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积极推广种草、套养等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和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科学调控池塘水质,实现高效集约养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区科技局配合。完成时限:20-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六)强化节水示范引领。加强节水技术推广创新,完善农业节水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效益,示范带动节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现代农业园创建、农业生产托管,健全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科技局、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区水利局、区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配合。完成时限:20-年底取得明显效果;长期坚持。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发展节水农业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责任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优化调整种养结构,落实到具体地块和农户,加强技术推广,合理确定区域节水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节水农业发展。(二)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大节水农业发展投入力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要统筹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耕地轮作休耕、现代农业产业园、渔业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节水农业,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节水农业发展水平。(三)强化科技支撑。坚持产学研结合,建立政府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示范推广、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机制,加强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强化教学、科研和推广对接,加快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研发推广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四)广泛宣传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开展节水农业宣传,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节水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科技下乡、示范观摩等方式,宣传普及节水农业技术,促进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措施方案【第二篇】根据《》,全面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基本情况县水利局办公场所位于县政府大楼6层西面及5层、七层的几个房间,建筑总面积约700m2。机关内有局机关、局属1家事业单位和县纪检委派驻第八纪检组及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合署办公,统一由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负责管理,202-年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对照全省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对机关用水现状汇总如下:(一)节水技术标准1、人均用水量局机关内包括行政股室和事业单位约10个,日常用水人员约52人,主要是食堂用水、机关常住工作人员52名,办公室卫生用水和上班人员饮用水、厕所冲水等;202-年用水量为,每月平均用水约,人均用水量为22L/,未超过《省用水定额》(DB14/)国家行政机构用水标准为30-50L/的标准要求。2、用水总量目前,局机关用水由县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并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局机关的用水总量在计划范围之内。3、节水器具普及率局机关办公楼内6层用水器具有感应蹲便池6个,感应小便池4个,洗漱池4个,感应水龙头4个,节能热水器1台。经统计所有用水器具共16个,全部满足节水器具的要求。4、水计量率局办公楼内由县政府统一安装了用水计量水表,一级计量率达到100%,下一步尽快建设水监测平台。5、用水管网漏损率机关供水管网、卫生间设备和用水设施为2005年建设与购置,每个季度由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二)节水管理标准1、规章制度机关后勤管理有专人负责用水管理和设备维修。已初步制定了节水型机关目标责任制、节水管理等制度。2、管理维护由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对供水管网的维修管护,每层都有专职的管理人员。3、计量统计机关用水因是集中办公,只设置了一级计量,有用水记录和统计台账。4、宣传教育节水宣传方面,机关在用水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有节水标识,编制节水宣传材料,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节水、护水宣传活动,办公楼内张贴节水标语,普及节水知识。综上所述,局机关在加强用水管理和管网设备维修的同时加大宣传,但是现状对照省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单位建设标准的要求还有进步空间。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发挥水利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将我县范围内水利行业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树立水利行业节水标杆,以此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行为。三、建设目标(一)局属各有关股室要全面掌握所属水利行业各单位物业管理情况,分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和不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两类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二)202-年6月底前,具备独立物业管理条件的水利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202-年年底前,局所属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县水利局对照《省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积极配合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完善节水器具、计量监控等工程建设内容,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工作,进一步实化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将县水利局打造成为县直节水机关单位标杆,为县县直单位乃至本县节水机关单位建设树立典型。四、主要建设任务按照实施的具体范围,建设内容如下:一是排查输配水管网,对老化、跑冒漏滴等现象的管网进行巡检;二是食堂(与县直其它单位共用)、厕所等节水设备的巡检;三是各类筛漏和水龙头的巡检;四是宣传教育、出台完善规章制度及张贴节水标语。实施方案如下:(一)编制实施方案。按照因地适宜、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省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完善用水设施及技术,研究节水措施,挖掘节水潜力,制定本单位节水型单位建设方案。(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节水管理领导职责、管理部门、人员和岗位职责。要将节水型单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安排、组织实施,要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三)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有条件的局属单位应开展灰水收集和雨水集蓄利用建设,有纯净水设备的应安装尾水回收利用设施,空调冷凝水应进行收集利用,绿化和景观用水尽量利用非常规水。(四)加强节水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坚决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开展卫生洁具、食堂用水设施、老旧供水管网、耗水设备等节水改造。(五)强化节水宣传教育。在主要用水场所和用水器具显著位置张贴节水标识。定期发布节水信息,开展节水宣传主题活动,引导职工参与节水志愿活动,遵守节水行为规范。发挥新媒体作用,普及节水知识,营造良好节水氛围。(六)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巡护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要配备和管护用水器具,建立完善、规范的用水台账。五、实施阶段和时间计划一是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成立领导组,摸排机关区域节水现状,对照标准进行评估,理清建设内容及思路,编制切实可行的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逐项予以实施。三是运行验收阶段。项目建设内容实施完成后,首先进行运行测试,确保运行正常可投入使用,对项目建设进行
本文标题:节水措施方案范例【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56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