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0-7 经济学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
1第七章经济学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主讲贾志永zhyjia@126.com2“写得好是因为想得好”“好文章是好思想的证明”3回忆:第四章内容一、问题的识别与界定123二、构建理论框架与形成假设四、数据收集与分析45三、概念的操作化五、理论的解释、改进与应用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4忠告•一个工具只用于解决一个目标(丁伯根法则),保持文章的主线。•一篇论文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如果要解决所有问题,就不会有论证力度,也不会有学术性。(研究一个问题可以有几个创新点——创新标点是分层次的)•双主题的例子:区域新兴工业化目标模式及实现路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绩效评价5内容提要一、综述性论文的写作规范123二、创新性论文的写作规范四、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4三、实例分析《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6•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与变革,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论文,都已形成了相对统一和严格的写作规范。•这种规范并不是任何一个或几个经济学家所拟就的,而是按照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要求,并随着它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成的。•一般地,我们可以将经济学的研究论文分为两类。每一类是总结或介绍某一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性论文,第二类是提出并解决一个理论或现实问题的创新性论文。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类论文的写作规范。7一、综述性论文写作规范•关于综述性论文,它的写作规范相对灵活,作者可以按照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主线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串联在一起。在这条主线可以是一个简化的分析框架或模型,也可以是一个理论发展或分化的线索。一般地,综述性论文由4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该理论的起源和简要的发展史,现实的应用和理论发展的前沿等。•第二部分,主要成果总结。–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命题或定理的形式,沿着主线展开。–一般地,作者应将该命题或定理的出处加以标注,以示对原创者的尊重,通常,在综述性论文中,对于定理或命题都不加以证明,只标注出处。8•第三部分,理论前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作者在介绍当前研究前沿的同时,应当着重指出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基本假设、分析框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第四部分,参考文献。–综述性论文的参考文献尤其重要,因为它是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依据。因而作者应当尽可能详尽地列出这一领域重要的参考文献。–在主流经济学的期刊中,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和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是两本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论文期刊。它们主要为读者提供经济学的各个领域的综述性论文,这些论文一般由在该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学者撰写,因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些论文可以成为新来的学者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路线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9–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创新是经济学的生命之源。经济学的研究一般都是问题导向的•一般都始于发现或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学的问题无外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两大类。–理论问题的提出并解决•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的提出并解决往往会带来方法论上的创新并导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因而这样的经济学论文也就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例如:“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二、创新性论文的写作规范10•对原有理论框架的修正和完善–当然,导致根本性理论变革与方法论创新的论文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理论创新的论文是对原有理论框架的修正和完善,包括对原有理论结果的一般性推广,对部分限制性假设的放松,以及将其应用于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等。•例如: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近代国际贸易理论–列昂节夫之谜–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11•实际问题的发现并解决–也是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理论框架无法适用,就有可能导致理论的创新。•例如–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1970)在考察旧车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发现了不对称信息会导致效率的损失,而这一现象却无法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加以解释,当他试图用一个新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的诞生。–行为经济学:针对人们风险、偏好、决策的“悖论”,提出全新的解释12•经济学研究的第二步则是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发现或提出的问题,研究者应当提出自己的观点(Basicidea)——基本假设,并寻找一个合适的框架或模型进行论证。–进一步地,如果是一个实际问题,则应当根据所得到的基本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的政策性建议。–根据上面提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范式,我们可以将经济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规范归纳如下。–一般地,一篇标准的创新性经济学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3论文的写作框架–1、导言(Introduction)–2、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BasicFrameworkorBasicModel)–3、模型的扩展(Extension)–4、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5、结论(ConcludingRemarks)–6、对策建议–7、附录(Appendix)–8、参考文献(References)141、导言(Introduction)≠伟大意义•导言是一篇论文精华的浓缩,因而它是论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导言虽然放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但它的写作却往往放在最后。•对于作者来说,导言是陈述自己观点的喉舌,而对于读者来说,导言是他们了解一篇论文的窗口。一篇论文能否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言的质量,而审稿人则往往通过导言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作者的功底。–Laffont教授曾经说过:我每个月要审几百篇论文,对于大部分论文,阅读都不会超过4页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我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如果连导言都写不好,他能写出什么好论文。–对于年轻的学者而言,在建立他们的学术声誉之前,尤其应该注意论文导言的写作,否则的话,他们的论文就永远难见天日。15•一般来说,论文的导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经济学问题的提出大致有两种情况:–对于开创性研究,问题来自一些实际发生并不断重复的经济现象,但是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于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规律的经济事实便成为研究的起点。并进一步阐明该问题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对于继承性研究,虽然前人曾有过讨论,但是,或者由于被新的经验事实所证伪,或者由于内部的逻辑存在矛盾,需要进一步探讨,于是研究的起点是对前人的研究提出疑问,继而构建新的理论。–如果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那么作者应该进一步阐述他重新提出该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前人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当然,问题的提出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侧重实证的问题,或侧重规范分析的问题等等。16•(2)参考文献的回顾性评论–文献选择范围:•内容相关、方法相关——与论文主体内容边界一致–视角:批判性的回顾——述评•这种评论绝对不是将参考文献简单地罗列,而是一种批判性的回顾。对于作者所提出的问题,前人有没有做过相关的或相近的研究,他们的成果和主要结论可借鉴的是什么,他们的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相比之下作者所做的创新。–为假说提出打伏笔•这不仅是对前人贡献的尊重,同时也是通过比较阐述本论文创新之处的一种方法。–切忌•不要武断否定别人:……不系统、不深入•指出的局限过多:别人没解决自己也解决不了17•(3)问题的界定–界定内容:考察范围、经济主体、制度安排、信息结构等–界定方式:前提假定•设立前提假定就是对所选定问题的范围及外生变量进行抽象和限定。•包括两类•a)研究范围界定–有的时候,由于研究的手段和条件的限制,只能先排除复杂的情况,将问题限定在相对简单的范围内——。(例如:基于产品市场的政府竞争战略选择)•b)外生变量界定–如果为了解释的需要,不得不施加限制性的假设,则必须交代施加该假定的理由(合理性),它对模型应用的限制性以及对结论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给定)18•(4)假设的提出–表达方式:任何层次假设的表述都是变量和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句–假设属性:是待检验的结论+创新点–假设树作用:本文的逻辑体系最底层假设一定要到变量层次•注意:–在导言中,只提出基本假设,“假设树”在正文中再展开。19关于博士论文的写作:假设树举例20•(5)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论证过程–作者应当充分而又简明地阐述自己对于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分析框架或模型。–例如: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生产成本分析⇒交易成本分析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信息完全⇒信息不对称……–一般地,如果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是该领域的一个新框架,则作者应当阐明使用该框架的理由和它的基本假定。–无论是思想上的创新还是方法或模型上的创新,作者都应该恰如其分地表述这种创新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的意义,以及它的限制性。21•(6)论文的结构安排。–在导言的最后部分,必须简要地介绍一个论文的结构安排,包括除导言之外的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多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22导言的结构问题界定文献综述尚待研究问题假设提出实际问题背景(明确实用价值)(实际问题的(理论价值(参照点选(创新点专业术语表述)定位)择)提出)来自另一角度的简单归纳(1)问题的提出(2)参考文献的回顾性评论(3)问题的界定(4)假设的提出(5)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论证过程(6)论文的结构安排232、建立模型:避免近来一种不好的倾向•理论模型是对影响某一经济现象若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表述的逻辑体系。–影响经济现象的经济变量可能很多,理论模型就是对其中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系统表述。–理论模型的好坏主要就是看它能否抓住影响事物的关键变量并且简单明确;从数学的角度看,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就是好的。•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有三个相应的子环节:–前提假定;(前面分析侧重“范围”,下面分析侧重“质量”)–逻辑推导;–导出假说。242-1前提假定什么是一个合理的前提假定呢?•抓住本质特征:宏观个体–合理的前提假定是指:被假定的对象仍然保留了它在自然状态中的本质特征,并且这些本质特征更为明显和一般。比如关于理性人的假定。•一组假定的内洽性–任何理论的前提都是一组假定,因此各假定之间不能有逻辑矛盾。比如不能既规定某种生产是收益递减的,又同时认为它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使逻辑推导具有可操作性–假定前提必须使逻辑推导具有可操作性,最终得出明确的结论,否则再好的假定也没有意义。25•设立前提假定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明确的假定条件排斥了无谓的概念之争。–因为假定前提已经包含了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即对研究对象的限定。定义是前提假定的一种,因为它是对事物的内含和外延的限定。–于是,如果不同意理论中的某些观点和结论,可以去寻找所由推导和产生这些观点的逻辑矛盾,或者修改某些假设使之更符合现实,而不必过分纠缠于概念本身。(例如:产权、公平、效率……)•其次,重视前提假定可以避免对理论的曲解。–经济学中的某些定理或命题由于产生于独特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假定是隐含的。–于是当我们不加分析地一股脑地全盘拿来时,如果某些隐含条件在中国不存在,理论的应用就会受挫。26•2-2逻辑推导–建立模型的第二个子环节是逻辑推导。这是利用演绎逻辑从设立的前提假定中推导出所需结论的过程。–这是对“假设树”各层次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论证过程–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必须加以证明,这是任何一门科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科学的结论可以信赖的根本。–证明的过程就是作者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从假定或前提中得到基本结论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证明至少保证了建立在模型假设之上的结论是逻辑上可信的。27–逻辑推导有多种表述方法•(a)一种是语言逻辑,即利用文字语言进行逻辑展开,很多经济思想家的著作一开始都是用文字写成的,比如凯恩斯的《通论》。当然,以文字语言表述的推导往往不够严格,并且容易产生歧义。•(b)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比日常语言要严格得多且更加直观,而且比数学公式的表达简单清
本文标题:0-7 经济学论文写作规范与发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6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