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讲资源核算核算与会计国民经济核算资源核算界定资源核算起源与发展资源核算功能资源核算原则与程序资源实物核算资源价值核算资源质量指数核算资源核算制度中国资源核算问题关于绿色核算关于资源减耗一、核算与会计1、核算核实、计算—记帐与算帐对数据的核实–收与支–成本与收益–统计是基础:内部统计、社会统计对数据的计算–收与支–成本与收益–损益平衡点2、会计微观经济活动之一会与计会:数据与情况的汇集计:计算、谋略,服务于决策计有时同于稽,有稽查或监督的含义会计既是活动,也是岗位、职责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一、核算与会计3、帐户与记帐流水帐与盘点T型(工字型)帐户–T型,左为收,右为支–工型,同于T型电子帐户记帐–基础工作之一–借贷法–收支法–增减法一、核算与会计4、算帐:平衡借贷(credit-debit)收支(income-outcome)增减(increase-decrease)平衡(balancing)及平衡表(balancingsheet)赤字(deficit/minus)盈余(surplus/plus)一、核算与会计二、国民经济核算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替国民经济核算自17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以来,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建立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雏形。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等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两大核算体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国民帐户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简称SNA)–以原苏联为代表在原经互会国家普遍使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简称MPS)–随着原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这些国家先后放弃了MPS体系,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渐归一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界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指以国民经济为整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一套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以及应用它们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结果二、国民经济核算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成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容–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社会资金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外汇收支)–资产负债核算(自然资产负债?)–投入产出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其他内容–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物质产品核算:产品平衡表—如能源平衡表/粮食平衡表–资源核算–环境核算–其他核算(服务、科技等核算)二、国民经济核算4、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整体性原则—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全貌,揭示其内部要素间复杂联系,它要求要以国民经济为整体,对社会再生产进行全面核算;系统性原则—国民经济系统—关联性、层次性平衡性原则:收支、得失、进出等平衡可比性原则:纵横可比可操作性原则—需要与现实—统计、会计业务工作实际独立性原则:排除干扰、独立进行二、国民经济核算5、国民经济核算指标GNP(grossnational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产品与价格之积的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量的增长–经济发展:结构成长收入–居民收入:名义收入/可支配收入–政府财政收入:税收及其他–企业利润:企业所得与发展能力–外汇收入:顺差与逆差二、国民经济核算三、资源核算界定1、资源核算定义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自然资源,在其合理估价基础上,从实物、价值和质量方面,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况,以及将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活动2、资源核算对象一定时空内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具有时空维度的自然物品,时空变化,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和利用都变三、资源核算界定3、资源核算内容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及质量指数核算)–通常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核算须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physicalaccounting)、价值量核算(valueaccounting)两部分。实物量核算又称数量核算(quantityaccounting)。–我认为,为更全面地反映自然资源基础的真实变化,自然资源核算还应包括资源质量指数核算(qualityindexaccounting)在内。–在自然资源核算中,数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和质量指数核算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互为基础、互为补充。三、资源核算界定3、资源核算内容总量核算和个量核算–从核算对象的角度看,自然资源核算须由总量核算(overallaccounting)和个量核算(categoryaccounting)等两部分组成,即包括自然资源的分类核算,也包括自然资源的综合核算。–分类核算既可以是数量或实物量核算,也可以是价值量核算,还可以是仅仅进行质量核算;然而,综合核算则只限于价值量的核算,因为只有价值量才是可以加总的,才可以在不同类资源间进行比较。三、资源核算界定3、资源核算内容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从核算的时间看,自然资源核算不仅着眼于静态而进行资源的存量核算(stockaccounting),更应着眼于动态而进行资源的流量核算(flowaccounting),或进行连续时段的资源核算。–存量核算有助于评估某一时刻的资源总量及其与经济总量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对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存量进行比较;–流量核算则有助于认识一国或一地区随经济增长而发生的自然资源基础变化,有助于分析资源流与经济流间的动态关系三、资源核算界定3、资源核算内容纳入经济核算–从广义的角度看,自然资源核算还应包括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经济核算的过程,亦即将自然资源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结合的过程。–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是资源核算的最终目的之一,将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重大的变革–完全纳入尚难,部分纳入越来越多—卫星帐户/辅助帐户—决策参考的作用三、资源核算界定3、资源核算内容资源估价也是资源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也将自然资源的估价作为自然资源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资源估价应视为自然资源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自然资源核算应建立在可信的自然资源估价基础之上。–估价是核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Accounting+Pricing三、资源核算界定4、资源核算基础自然资源统计–资源统计内容:数量统计:增减及其流程和原因质量统计:变化及其原因价值量统计:–资源统计制度关于统计主体、客体、科目、频率、结果及其处理等的规定挑战性与基础性的矛盾缺位严重/极为薄弱/真实性问题三、资源核算界定4、资源核算基础自然资源估价–有与无–科学与非科学–公正与不公正–制度化与随意性–防止价格扭曲与不实–连续与间断–公开与不透明三、资源核算界定4、资源核算基础经济核算制度–现行GDP–对GDP核算制度的补充管理考核制度–政府政绩考核–近视与不负责–自下而上的考核与自上而下的考核三、资源核算界定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1、资源核算的背景资源核算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反思的结果。其目的是要在经济增长中计入自然资源的消耗,以此来实现资源基础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一个以森林为主要财富的国家砍伐了森林,卖掉了木材,根据现行算法,其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然而,这类国家由于耗掉了其财富来源将会变穷,其经济前景将会暗淡”(世界资源所,1990年,第362页)。“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造林与砍林对GDP都是正向贡献2、美国的资源核算1989年6月通过了资源环境核算法律,要求美国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际开发署推进资源核算。以美国联邦政府环境局及经济分析局为资源环境核算的主要政府机构,以世界资源研究所为首的非政府组织,完成了《环境与资源核算》等研究项目。从以往实物单位计量转向资源环境核算的货币化,并在地下水、森林、土地等资源的环境效益估价和水土流失等对环境损害的估价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计量资源环境对收入、资产的影响,修正了国民经济账户,如煤的燃烧,过去只计算煤采出以后作为矿物燃料的价值,但没有计算煤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环境质量,减少了环境服务,从而减少了收入和资产。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3、加拿大的资源核算始于1990年把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有形资产,包括农业土地、非农业土地、矿产、能源、渔类、森林等,通过货币计价纳入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自然资源核算步骤:–①估价—将已被发现并以当前价格和可用技术开采获利的资源作为核算对象–②折旧和耗竭。在现行核算体系中,从国民收入总额中扣去固定资产折旧即为国民净收入。对于可耗竭资源开采物所有净收益应从总收入中扣除,得到国民净收入。对于生产资源只有当人为耗费超过净自然增长的那部分才视为耗竭,在计算净收入时加以扣除。对空气等还不能进行计价的自然资源核算,则在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实验和探索。按以上述方法,拿大统计局计算了l984、1985、1986年资源开采中的净收益近似值及资源耗竭值。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4、加拿大的资源核算特点是将自然资源划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分别进行实物核算。挪威较早,在国家统计局和能源委员会领导下,对森林、土地、水资源、油气资源及环境资源进行了核算,建立了实物平衡账户,1987年完成了《挪威自然资源核算》研究报告法国1978年成立了自然资源核算委员会,以建立一个真正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1987年发表了《法国自然资源账户》,1989年又进一步探索环境核算,发表了《环境核算体系——法国的方法》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5、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核算工作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印尼、菲律宾、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特点是大多数受到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援助,以典型案例研究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展开;研究一般尚属方法性、试验性;侧重提供一些资料和数据:–墨西哥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指导下于1990进行;–哥斯达黎加与美国合作,1989年实例研究,取得若干数据;–印度尼西亚由(美国)世界资源所进行,1989完成了印尼自然资源核算报告,包括森林、土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计算了1970年~1981年间资源的储量,增加、减少;流量、存量的变化,采用净价值法计算自然资源价格,进行了资源的价值核算,并将核算的结果用于修正GNP。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6、我国资源核算发展历程我国资源核算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按进程可以分为消化起步、理论研究、初步实验和试点推进3阶段消化起步阶段:以1987年李金昌等翻译了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雷佩托(Repetto)博士的《关于自然资源核算与折旧问题》、《挪威的自然资源核算与分析》等研究报告为开端。此后,李金昌等又撰写了《实行资源核算与折旧很有必要》、《资源核算应列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等系列文章,探讨资源核算的意义与重要性,呼吁尽早开展这项工作。1988年国务院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得到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成立了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体系课题组。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6、我国资源核算发展历程理论研究阶段是在将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课题立项后,迅速组成了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核算等子课题组,进行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的方法和理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弊端及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可能性和纳入的形式、理论和方法等一系列的资源核算理论研究工作。在这一阶段构建了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资源价值与价格问题,确定了资源核算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对每一种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第1层)、自然资源综合核算(第2层)、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3层)等由低到高的3个层次,这些成果包含在1991年出版的《资源核算论》中。四、资源核算的起源与发展6、我国资源核算发展历程初步实验阶段:1991-1994年国家科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对自然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实物数量大。初步试算的价值总量约128万亿元人民币,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土地、草原、滩涂和海域,在开发中不断追加人类劳动,收益率可以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可以承载17亿人口,矿产资源价值总量为90多万亿元人民币,可
本文标题:09讲 资源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