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讲人:许淑嫦内容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乘数论国际收支吸收论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理论发展历程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所阐述的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调节方式,是各国货币当局用以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和调节国际收支行为的理论依据。早在15-16世纪,重商主义就着重研究贸易收支问题。最早对国际收支系统进行分析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但国际贸易理论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在面对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结局时,各国的经济学家才对国际收支进行新的理论探索。相继出现了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危机开始频频爆发,货币危机理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理论背景:金本位制度。该理论揭示了金本位下的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成为西方各国制定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达到均衡。基本思想在金本位制度下,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将会引起本国黄金的净流出。黄金外流会导致国内黄金存量的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量就会下降,从而引起该国物价水平的下跌。物价下跌将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顺差带来黄金的净流入,将导致国内黄金存量的增加,国内货币供给量会相应上升,从而引起该国物价水平的上涨。物价上涨将削弱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减少出口、增加进口,该国国际收支顺差便会减少直至消除。因此,在金本位制下,无论国际收支逆差还是顺差,只要允许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内在调节机制自动发挥调节作用,那么无须政府干预,国家收支失衡的现象就可以自动得到矫正,国际收支均衡就可以自动恢复。图示评价该理论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为国际收支研究确定了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成为后来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渊源。在理论上,否定了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多出口,少进口不断积累货币财富的观点。其政策意义:为使调节过程行之有效,政府不能采取“抵消”性的货币政策,例如逆差国政府不能增加货币供给。该理论把外汇理论和一般经济理论联系在一起,为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性该理论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要真正发挥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该理论依赖于国际金本位制这一基础前提条件,要求各国必须自觉遵守金本位制下的货币纪律。2)要求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3)要求经济中不存在大量的失业,否则货币供应量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不一定会导致物价水平的相应变动。4)要求顺差国和逆差国的进出口必须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进出口数量应该能够对价格的变动做出迅速和有效的反应。5)要求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不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实行冲销政策,施加反向的影响,这就意味着逆差国必须紧缩信用而顺差国必须放松信用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均衡,而各国都将失去自行选择国内经济政策的自主权。2弹性分析法产生的背景:金本位制时期,国际收支能自动平衡,政府根本无须调节。20世纪30年代,随着金本位制走向崩溃,各国国际收支极度失衡,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但效果却不同。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英国罗宾逊和美国勒纳进一步发展而成。研究的内容: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的作用。核心:研究货币贬值、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后,进出口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要使贸易差额得到改善,需要满足何种条件。关于弹性的基本概念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εM),其公式为: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εM=(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εX),其公式为εX=(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ŋM),其公式为ŋM=(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ŋX),其公式为ŋ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假定条件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无穷大;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入等于贸易收支;假定收入、偏好等其他条件不变,只探讨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内容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动,进而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因此,汇率变动是影响国际收支因素。影响因素: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余额: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外汇汇率、X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额,M为以外币表示的出口额,B为以外币表示的经常账户差额。对外汇汇率求导:本币贬值是否能够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dB/dE的符号。XBME22211[1/(/)[1]xmdBdXdMXdEEEdEdEXdXdEMEdMdEEXEXMEXMEEX如果,则有dB/dE0,本币贬值能改善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如果,则有dB/dE0,本币贬值将使该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1xmMEX1xmMEX若该国贸易收支在本币贬值前处于均衡状态,即ME=X,则若,则有dB/dE0,贸易收支会因本币贬值而得到改善;若,则有dB/dE=0,贸易收支状况保持不变;若,则有dB/dE0,贸易收支会因本币贬值趋于恶化。2[1]xmdBXdEE1xm1xm1xm结论本币贬值是否能够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将最终取决于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大小。如果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足够大(两者之和大于1),则该国贸易收支状况会因本币贬值而得到改善。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无穷大,着重考察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适用于非充分就业的情况。若,本币贬值可以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并使总的出口收入大于进口支出,国际收支改善。若,本币贬值会使进出口数量发生变化,但进出口总金额不变,因此,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没有影响。若,本币贬值导致出口收入和进口支出都下降,但出口收入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支出,国际收支恶化。1xm1xm1xm引申的结论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梅茨勒放弃了供给无穷大的假定,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他不仅分析了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还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1)(1)0()()xmxmxmxmxxmm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不仅没有获得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入才会增加,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为J曲线效应。t0实行本币贬值,贬值并没有马上引起该国贸易收支状况的该少,从时点t0到t1贸易收支状况反而恶化,只有在经过时点t1之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步得到改善,到时点t2该国贸易收支实现平衡,并从此点以后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贸易差额B顺差逆差t0t1t2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存在着时滞效应(TimeLag),一般地长期弹性(两年以上)比短期弹性(0—6个月)要大出近一倍,短期弹性之和达不到1,而长期弹性之和经常大于1。一般地,在贬值初期,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立即上涨,进口数量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减少,而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较慢,出口数量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增加,这样,在贬值初期,出口值会小于进口值,导致经常项目收支恶化,然而经过一段时滞(半年左右),出口额开始增加而进口额开始减少,经常项目下收支开始扭转,最终会转为顺差。J曲线效应的原因认识时滞:货币贬值后,新的价格信息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掌握;决策时滞:供求双方都需要时间来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以便做出决策,定购新的商品和出口要获得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需要有一个过程;生产时滞:面对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国内生产商扩大生产和出口要获得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需要有一个过程;取代时滞:在定购新商品之前需要一段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评价弹性分析法基于当时的经济现实,从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入手,揭示了贬值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纠正了贬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成为现代国际收支研究的基础理论。弹性分析法考察了货币贬值的价格效应,强调汇率在平衡贸易、改善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直接关注政府面对严重国际收支逆差时采取的经济政策,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直到今天,在实行严格资本管制的国家,货币贬值的价格效应仍然是其改善国际收支所遵循的政策依据。缺陷这一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并不符合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弹性分析理论忽视了贬值过程中供给条件的变化,做出了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假定。“就业条件”不符现实。弹性分析侧重静态分析,忽略了汇率变化的时滞效应,事实上贬值对贸易的影响是存在J曲线效应的,这一点没有看到。3国际收支乘数论该理论分析的是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乘数论认为:进口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任何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都会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变动,进而影响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状况。假定条件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进出口的变动和收入不会改变价格水平。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假定汇率、价格、工资、利率等变量保持不变,只考虑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开放经济下的乘数效应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00001()1YCIXMCCcYYCIXMcmMMmY11YXcm若本国出口增加△X,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1/(1-c+m)称为对外贸易乘数,也是国内支出增加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1/(1-c+m)1/(1-c),开放经济下的乘数作用小于封闭经济下的乘数作用。因为,在开放经济下,尽管国内支出的增加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增加的收入并没有全部用于购买本国商品,而有一部分用于进口。由于进口替代了国内生产,形成国民收入流量的漏出,从而使开放经济下的乘数效应比封闭经济下的小。国际收支收入调节机制乘数论认为,一国出口的增加会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倍数的影响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国际收支。当一国出口增加,由于乘数的作用会导致该国国民收入成倍数的增长,而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会引起总需求的增加,包括进出口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的变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国民收入来调节国际收支。0000()()1BXMmYmXMCIXMcm(1)当一国出口增加时:出口增加可以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与此同时,由于出口增加会通过外贸乘数的作用,提高该国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间接导致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出口增加一方面会产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的间接效果。当一国出口增加时,其国际收支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但改善的程度要比出口增加的程度小。反之,当一国出口减少时,虽然其国际收支状况将会恶化,但由于出口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并导致进口的下降,所以该国国际收支的恶化程度也比出口程度的幅度小。1*1cBXMXXcm(2)当一国国内支出增加:如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增加,可通过乘数作用促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而国民收入提高又会引致该国进口增加,从而造成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的间接效果。所以,虽然国内支出的自主性增加会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趋于恶化,但恶化的程度将小于国内支出的增加额。反之,当一国国内支出减少
本文标题:12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