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7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学)
1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3简单凯恩斯模型又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不变的条件下,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独立地研究产品市场,实质上属于总需求分析。因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由利率联系起来的。4IS-LM模型又称“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它研究了在利率可变,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重点分析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属于总需求分析。5AD-AS模型又称“完全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可变的条件下,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引入了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重点分析了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对总供给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还进行了总供给分析。6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1.总需求:总需求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按一定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AD=C+I+G+(X-M),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domesticdemand72.总需求量与单个商品的需求量的区别总需求量是指总支出,而单个商品的需求量是指具体商品的数量;总需求量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单个商品的需求量受相对价格的影响;二者都受价格的影响,但对总需求量的解释必须从利率入手,对单个商品的需求量的解释是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开始的。83.总需求函数: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对应关系。函数表达式:Y=AD=f(P)函数关系: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正?向变动9PYAD?10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三种不同效应)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即投资需求水平降低,从而收入减少。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货币需求→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i↓→y↓∴i与P负相关11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当价格水平的上升时,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并且名义价格的上升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即有效的消费需求减少。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P↑→名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yd↓→c↓→y↓∴c与P负相关12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便宜→出口↓,进口↑∴x-m与P负相关13∵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即AD=c+i+g+(x-m),且c、i、x-m均与P负相关∴AD与P负相关。即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负数,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14PYAD151代数法2借助IS-LM图形三、总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总产出-总支出法171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或LM曲线的方程:或ydder1)()(rLyLPM21PMhhkyr1)()(riys18ydhhhkdPMdhddhehhydhkydhkyPMhdePMhhkyydde)1(111119PhhkdMdhhkdehhyyhhkdPMdehh1)(120方程式联立,消去r。则所求得的y的解式一般包括P这一变量,即:该解式表示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PhhkdMdhhkdehhy1211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s(y)=-1000+0.5yi(r)=2500-240r1000/P=0.5y-260rIS:s(y)=i(r)LM:M/P=L1(y)+L2(r)y=3640+960/P222用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rr1r2ISADPYY1Y2Y1Y2YP1P2D1LM(P1)E1E2LM(P2)D2P1?P2P1P2232用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rr1r2ISADPYY1Y2Y1Y2YP1P2D1LM(P1)E1E2LM(P2)D224四、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5财政政策(IS移动)导致AD移动过程:g↑、t↓→IS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反是。结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右移。反之亦反是。引申:i、g、x使IS右移,y增加,称为“注入”;相反,s、t、m使IS左移,y减少,称为“漏出”。rAD1r1r0IS0AD0PYY0Y1P0E0E1IS1E0E1P1P126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前提:P不变,M变动过程:M↑→LM右移→y↑,若P不变→AD右移。反之亦然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上升;反之亦反是。y’y0P0PADAD’y’y0EE’r0r1yrISLM’OyEE’OP1P127结论: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产出水平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28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市场),(KNfy29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1.宏观生产函数的概念: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公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KNfy302.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为常数。宏观生产函数为:),(KNfyy0y*ONN*N0),(KNfyy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曲线越来越平坦323.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可以改变。宏观生产函数为:其中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的变化没有被明确表示出来,y*为各期的充分就业时的产量。y*也被称为潜在产量。自然失业率时的产量*)*,(*KNfy331.劳动需求函数(微观/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2.劳动供给函数3.劳动市场均衡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价格接受者,大量买者和卖者34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N0,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此时,利润最大。企业就业低于N0时,劳动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工资,因而存在着增加利润的机会。反之,利润会减少。劳动的边际产品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1.劳动需求函数: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工资总额WN利润),(KNPfNN0yO)(PWNNdd35)(PWNNddPW0)(PW1)(PWN0N1N表示劳动需求量W/P为实际工资与W/P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劳动的需求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PWNNdddNdN1.劳动需求函数: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362.劳动供给函数为劳动供给总量。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PWNNsssN)(PWNNSS1)(PW0)(PWN0N1NO)(PW373.劳动市场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是:劳动市场的均衡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另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PWNNSS0)(PW2)(PW0)(PWENN0N2N1)(PW)()(PWNPWNsd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38注意:劳动市场在经济的总供给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资本存量K是由以往的投资决策所决定的,将就业水平N和既定的资本存量代入到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就立刻得出产量水平。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或潜在产量。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状态下仍然存在摩擦失业、自愿失业等。39第三节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是指不变生产要素的资本存量可以改变的情况短期是指出了可变的生产要素以外其他的因素均保持不变在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长期是指不变生产要素的资本存量可改变外,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情况;短期主要是指合同期,即指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40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划分41OyyfP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假设:工资富有弹性,长期总供给曲线: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由于工资富有弹性,就业量总是处于充分就业就业量,从而总供给处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充分就业42垂直AS曲线的解释:产量或国民收入业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整,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43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经济含义: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也就是说,在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为潜在产出水平。政策含义: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也就是说,在长期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44政策含义:增加总需求并不能改变产量,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PP1P0OE1E0AD1AD0yfy45假设:工资刚性,短期总供给曲线:水平线。产量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生变化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yyfOP0PE046水平AS曲线的解释: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均具有刚性,也就是说,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凯恩斯研究的是事物的短期情况,即使不动用刚性工资的假设,由于时间很短,W和P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47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含义经济含义:短期中,在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48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yyfy1OP0PE0E1AD1AD049一、常规总供给曲线在通常的或者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50yPCCByfBAA二、线性总供给曲线AA、BB、CC分别代表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CC线越是接近于BB线,W和P被假设的调节速度越慢;一直到CC和BB重合的凯恩斯极端,二者则完全不能调节。CC线越是接近AA线,W和P被假设的调节速度越快;一直到CC和AA重合的古典极端。51三、非线性总供给曲线yPyfCCBBAAE左下方的C点代表较为严重的萧条状态,当产量或国民收入增加时,P会稍有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会很快,从而CC的斜率相对平缓;C点沿CC向右方进行,产量和国民收入逐渐上升,随着经济的好转,P的上升速度越来越快,从而CC的斜率日益陡峭,一直到代表
本文标题:17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