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学原理绪论制作:杨淑云1、财富是什么?学习经济学能致富吗?2、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经济学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管理学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市场营销:弹性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司治理:企业理论委托代理中的激励理论3学习经济学的方法初级经济学以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为主,数学推导为辅。关于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梁小民在他的经济学系列教程总序中所说的话:“在当代经济学中,数学工具十分重要,但作为基础经济学,我认为不用数学工具为宜。许多美国经济学教授也有这种看法。这是因为,如果向刚刚入门的学生用数学工具介绍经济学,不仅使他们难于接受,而且,只重视了数学工具,往往会忽略经济学本身的含义。经济学不是数学,在运用数学工具时,重要的还是经济含义。一般来说,在经济学中引入数学工具,是为了更好地表述经济学原理,因为有时候数学符号比语言更能说明问题。但数学本生本身并不是目的,更不是评价经济学教师好坏的标准。而研究经济学的工具也不止数学一种,比如,作图有时也很管用。西方经济学介绍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西方经济学包括了哪些主要内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第一节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科学。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的定义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多种用途(可选择性),三者缺一都无经济学存在的必要。1、欲望欲望是指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解释,欲望可分成许多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与保障的需要,归属感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由低到高,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效用价值论:人们之所以购买商品,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给人们带来效用,换句话说:商品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它能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它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越大,它的价值越高,它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越小,它的价值越低,即效用决定价值,也就是效用价值论,微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在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是在既定的价格水平和收入约束下,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得出的。问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那世界上按需分配能实现吗?2、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的。1).稀缺性的含义:即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即不论人们如何努力,所能获取的资源总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把资源与人们的需要联系起来,对理解稀缺性至为重要.如果不存在需要,也就不会有资源多少的问题,如果资源都像空气那样充裕,是极大丰富的,也不存在稀缺性的问题。不过即使空气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供给无限的东西,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空气污染严重的场合,也会变得稀缺.其标志是新鲜空气作为商品出售.在进入太空的航天飞机内,空气的价格之高可能会令人震惊,如果有一个空气交易市场的话.2).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稀缺性是经济学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例如土地是稀缺的,资本是稀缺的,信息是稀缺的,人力资本是稀缺的,而且制度也是是稀缺的。不稀缺的东西不是经济物品,即自由物品,不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资源的稀缺性是全部经济学的假设,否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将不存在,也就无所谓人们的选择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稀缺性是动态的,有些东西过去不稀缺性,如清新的空气,现在变得稀缺了,随社会的发展,过去是稀缺的,现在或将来不再具有稀缺性,或者稀缺的程度发生变化.生产要素:在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3、选择稀缺性这个事实引起了谨慎的权衡比较各种可能的用途并加以选择的必要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又轻重缓急之分;资源是有限的,但资源又多种用途.选择的依据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好收益。即因选择而放弃了的最好机会的价值。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可以确切计算的,是选择资源不同用途决策的依据。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最大化.其对偶问题或衡量标准是机会成本最小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思考问题:农村民工进城打工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大学生放弃上大学而打工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为什么大学生不放弃上大学而打工?经济如何运行的几个选择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并不是每两年或每4年到选举场所去投票,而是消费者每天都在作购买决策。他们支付给企业收款机的货币最终构成了工资、租金和红利,这些名目再由消费者以劳工的身份收回,作为其所获得的收人。从厂商方面看,企业会受利润最大化愿望的驱使。利润,即净收益,等于总销售额和成本之间差额。根据市场信号,企业既会因为利润低而离开亏损的行业,也会受到利润的吸引而生产需求较高的物品。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好莱坞。如果一部电影获得了巨额利润——如有关恐龙或邪恶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其他制片商就会争先恐后地加以效仿。消费者统治还是生产者统治?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对付价格竞争和取得最大利润,生产者的最佳方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以便将成本降低到最低点。3)、为谁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决定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这些价格被称为要素价格。4、生产可能性边界及机会成本1).生产可能性边界:1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线。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资源用于生产一种物品就不能生产其他物品。假设:资源可以生产两种产品;资源总量固定;生产技术固定;所有资源被充分利用;生产技术已作最有效利用。生产不可能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凹向原点收益递减经济增长的因素:1由无效率区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使要素的边际产出都相等,如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我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资源、资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大炮(千门)黄油(百万磅)1095301512345ABCDEFU在该例子中,增加大炮的机会成本是放弃黄油.美国在越战中,既要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又不想削减社会的福利计划,结果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从反面说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总量的下,社会的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是一定的,增加一种产品的产出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为代价.由于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资源之间的不完全替代性,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即随一种产品的产出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h经济学家的能与不能.经济学分析常犯的典型谬误:合成谬误:局部分析成立的结论,放到整体不一定成立。例: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因果谬误:两个现象间即使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也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如:印度的人口增长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其他条件不变:经济学的许多原理结论都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得出的,如:需求定理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下降。但鱼的价格比前高多了,人们的需求反而更大呢了?需求定理不成立了吗?人们的偏好改变了,收入增加了,替代品的价格涨了.用机会成本解释分工与贸易:比较优势法则两人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场合,各人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就是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只要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决定专业生产的产品,分工合作,双方都可获利。贸易使双方获利,贸易比没有贸易有利国家间贸易:国家间的相互依存——产品市场的相互依存;劳动市场的相互依存;资本市场的相互依存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例:明星与保姆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自然禀赋;后天禀赋;优越的知识;专业化自由贸易的成本:国内工作机会减少,失业出口;不公平贸易(有利于强势一方);负债王五赵二月数栋数月数栋数建造栋数合计木屋4166622砖房8166622工作月数1212无分工和贸易(赵二都处于绝对劣势)王五生产一间砖房的机会成本是2间木房,赵二生产一间砖房的机会成本是1间木房王五赵二月数栋数月数栋数建造栋数合计木屋5.5220022砖房5.511111122工作月数1111存在分工和贸易(赵二生产砖房有相对优势)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比较优势第二节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古代许多思想家早就研究了经济问题,并提出了不少至今仍有影响的思想.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前,这些对经济问题的论述与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作为这些学科的一部分或附属.经济学本身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同时产生的。在经济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三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梅纳德·凯恩斯。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他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现代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开创了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相对立的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则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山鼻祖。本书以介绍西方经济学为中心,因此,所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分法,可分为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经济学几个时期。一、重商主义二、古典经济学三、新古典经济学四、当代经济学一、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时期:15世纪末——17世纪初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时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法国经济学家安·德·孟克列钦、让·巴蒂斯特·柯尔培等人。其代表作是托马斯·曼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他们并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由此出发,这一派基本的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即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重商主义的这些观点,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近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研究。但重商主义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真正的经济科学只有在从流通领域进人到生产领域中时才会出现。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阶段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1776年发表《国富论》大卫·李嘉图(英)1817年发表《税赋论》古典经济学是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其中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耳、约翰·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即对重商主义的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贡献是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1)他们强调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展生产。围绕这一点,他们研究了经济增长、价值、价格、收人分配等广泛的经济问题。(2)斯密从人是利己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出发论述了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运行可以把个人利己的
本文标题:1西方经济学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939 .html